欢迎您访问我爱IT技术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知识经验是:【新的飞跃?迅驰四与802.11n产品兼容性测试】,下面是详细的讲解!
新的飞跃?迅驰四与802.11n产品兼容性测试
|
2007年5月9日,今天英特尔在全球正式发布其第四代迅驰平台--Santa Rosa。其四大关注点是IDA技术、处理器、芯片组以及无线网卡。对于网络界来说,支持最新802.11n协议的无线网卡出现在迅驰四上,当然是一个大热点。而且我们更关注的是,该网卡与目前市场上的802.11n草案级产品到底能不能兼容?能达到多快的速度?相信现在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因此,pconline网络设备召集了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802.11n产品来和英特尔最新的无线网卡--4965AGN作一个兼容性测试。本次测试共有三种芯片方案,六个品牌,八个产品参加,争取以最完整的阵容为大家解答种种疑问。 Intel 4965AGN--代号Kedron! 作为迅驰的三大组件之一,无线网卡一直以来并不是太受国内网友的关注,一方面Intel还算不上无线技术的核心厂商,二来无线网络在国内远没有像国外那么普及。但是在民用市场,凭借着迅驰的威力,Intel还是占据了无线网络的半壁江山,尤其是在笔记本电脑中,几乎清一色都是采用Intel的无线网卡。而在迅驰四代,也就是Santa Rosa的身上,无线局域网的3945ABG被升级为最新的4965AG/4965AGN,更增加了针对广域网的1965HSD无线网卡作为可选项,供有需要的厂商选择。
先,我们来看看无线局域网方面,相比3945ABG的单一选择方案,Santa Rosa改用4965AGN和4965AG上下搭配,厂商任选其中一种无线网卡,今后都可以贴上迅驰的Logo。就目前了解到的情况,4965AGN和4965AG均放弃了对802.11b的支持,其中4965AG仅支持802.11a和802.11g,而4965AGN又增加了对802.11n的支持。 Wireless-N技术可以使得多人同时接入无线网络,欣赏带宽资源占用较多的应用音与视文件。这项技术同时能够减少家庭中的“盲点”,提升电池使用寿命,并可与现有802.11 a/b/g接入点相兼容。
英特尔wimax/wi-fi产品经理苏宝纯向pconline透露,作为Wireless-N网络的核心802.11n Wi-Fi标准,它已经成为英特尔下一代迅驰移动平台的基本要求。也就是,如果一款笔记本的芯片组中不含有支持802.11n Wi-Fi标准的组件,那么这款笔记本便不拥有贴有迅驰认证标志的资格。英特尔在移动领域中强大的影响力,让802.11n有望成为继802.11 a/b/g后新一代移动传输标准。 |
|
无线新标准802.11n--理论速率600Mbps! 新兴的 802.11n 标准具有高达 600 Mbps 的速率,是下一代的无线网络技术,可提供支持对带宽最为敏感的应用所需的速率、范围和可靠性。802.11n 结合了多种技术,其中包括 Spatial Multiplexing MIMO (Multi-In, Multi-Out) (空间多路复用多入多出)、20和 40MHz 信和双带 (2.4 GHz 和5 GHz),以便形成很高的速率,同时又能与以前的 IEEE 802.11b/g 设备通信。 什么是MIMO? 所谓的MIMO,就字面上看到的意思,是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的缩写,大部分您所看到的说法,都是指无线网络讯号通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收发,所以可以增加资料传输率。然而比较正确的解释,应该是说,网络资料通过多重切割之后,经过多重天线进行同步传送,由于无线讯号在传送的过程当中,为了避免发生干扰起见,会走不同的反射或穿透路径,因此到达接收端的时间会不一致。为了避免资料不一致而无法重新组合,因此接收端会同时具备多重天线接收,然后利用DSP重新计算的方式,根据时间差的因素,将分开的资料重新作组合,然后传送出正确且快速的资料流。 什么是OFDM?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分复用技术。是一种无线环境下的高速传输技术。无线信的率响应曲线大多是非平坦的,而OFDM技术的主要思想就是在域内将给定信分成许多正交子信,在每个子信上使用一个子载波进行调制,并且各子载波并行传输。这样,尽管总的信是非平坦的,具有率选择性,但是每个子信是相对平坦的,在每个子信上进行的是窄带传输,信号带宽小于信的相应带宽,因此就可以大大消除信号波形间的干扰。由于在OFDM系统中各个子信的载波相互正交,于是它们的谱是相互重叠的,这样不但减小了子载波间的相互干扰,同时又提高了谱利用率。 目前802.11n的情况确实比较复杂,以最先推出,现在市场上开始销售的1.0草案版本来讲,Atheros、BCM、Marvell都推出了各自的芯片,但都不互相兼容,而且成本、价格均较高,买的人不多。另一方面,各厂商在1.0草案上还是不断地推出新产品,像提高有线端口速度为千兆等,反映出大家信心还是不错的。
|
|
独家!拆解4965AGN 虽然新闻上已经出现不少关于4965AGN的报导,但实物拆解还没有人进行过。现在,就让小绵羊掀开它的神秘面纱:
最后拆开金属屏蔽盖看看,可以看到芯片型号是PC82535MDE,产地为台湾,而基带控制芯片型号为JC82535MDE,产地则为韩国。在射模块方面就只有一个代码了,并不能看出个究竟。 |
|
参测产品介绍: 本次参加兼容性测试的产品有:D-Link DIR-635、D-Link DIR-655、Buffalo WZR-G300N、Linksys WRT300N、Netgear WNR854T、Netgear WNR834B、Belkin N1、SMC SMCWBR14-N。这些产品都是基于802.11n草案1.0版本的,在测试前,已将其各自固件版本升级为最新,因为据小绵羊获得消息,在硬件不变的情况下,可通过升级固件而达到协议草案的升级从而实现兼容。
|
|
测试平台、环境介绍: 本次兼容性测试,采用最新的迅驰四(Santa Rosa)平台,无线端当然是Intel 4965AGN,为更加准确,有线端采用千兆的Marvell Yukon 88E8055,因为有一部分产品有线端是千兆接口。测试环境在PConline评测室仓库,周围大量的机箱等物品有效阻挡了绝大部分外面的无线信号,从而将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降至较低。 路由器设置:打开无线,工作于802.11n模式,关闭防火墙。 迅驰四平台无线设置:使用默认设置,自动识别802.11n或802.11g。 Chariot 5.4 |
|
Marvell Topdog芯片组产品测试: 先我们进行的是Marvell Topdog芯片组产品的测试,目前市场上采用Topdog芯片组的产品并不多,主要有网件的WNR854T和WNR834M。
先来看一下与Kedron(4965AGN)的连接速度,本次测试都先将确认无线路由与Kedron的连接速度,因为经过验证,如果连接速度只能达到54M,也就是与Kedron在802.11n上不兼容,速度只能达到标准的802.11g,已经没必要再进行测试了,如果兼容,再用Chariot进行吞吐量测试。以下所有产品都将按此流程进行。
Topdog是幸运的,只有一款产品参加测试,但已经是兼容的了,虽然并没有达到300Mbps,但144Mbps也不是很低,下面我们来看下吞吐量测试成绩:
最高达到56.660Mbps,不高也不低,还是让我们继续看一下其它芯片组产品的表现: |
|
Athoers 芯片组产品测试: Athoers的802.11n芯片组,其现成产品应该是市场上最多的了,Belkin、D-Link、SMC都有采用。芯片型号也比较清楚,就是2006年2月发布的AR5008系列。5008代产品的改进主要是实现了对802.11n draft 1.0的支持,最大速率可达300Mbps。Atheros创新的XSPAN引进讯号持续技术(Signal-Sustain Technology,SST)大幅加强讯号可靠性与覆盖范围内的数据传输量,全面释放MIMO的潜力。 该芯片组主要有AR5008-3NX与AR5008AP-3NX,AR5008-3NG与AR5008AP-3NG产品。其网卡与路由结合,使得无线网速得到了质的飞跃。 其中3NX系列是a/b/g/n卡,3NG系列是b/g/n卡,芯片都是由AR5416/5418与三发射器AR2133/AR5133 3x3 MIMO Radio组成。这个3X3技术似乎是将三组完整的射发射链与接收链整合至单一芯片,功耗更低,更牛X。注:多入多出(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该技术能在不增加带宽的情况下成倍地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谱利用率,是802.11n必须采用的关键技术。 第一个测试的Athoers芯片产品是Belkin的N1,令人失望的是,连接速度显示只有54M,也就是不兼容了。
第二个测试的是D-Link的DIR-635,很遗憾,也是只有54M。难Athoers的芯片组和Kedron不兼容?
|
|
别急,再试下比较新的D-Link DIR-655,这下终于没有让我们失望了,DIR-655的连接速度与WNR854T一样,都是144Mbps。
继续进行吞吐量测试:
最高57.878Mbps的速度,不过双向互传只有12.868Mbps?由于时间有限,小绵羊并没有重复进行测试,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短时间内受到较大的信号干扰导致的。 |
|
下面测试最后一个Athoers芯片组产品:SMC的SMCWBR14-N,与DIR-655一样,其连接速度也是达到了144Mbps。
吞吐量测试:
SMC虽然与Kedron实现了基本兼容,不过速度并不高,最高只有43.509Mbps。 第一个芯片组Marvell Topdog因为只有一款产品测试,所以不能够进行多少对比,但第二个的Athoers芯片组有四款产品测试,而且结果是两款兼容,两款不兼容,值得我们思考一下:这四款产品采用的都是Athoers的AR5008系列,甚至型号都是一样的AR5416-AC1E等。那么,为什么会有的兼容,有的却不兼容呢?我们可以注意到,后面两款兼容的产品,都是比较晚发布的产品。这样就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芯片方案本身进行了修改,另一种则是新的固件针对兼容性作了有效修改(因为前面两款不兼容的产品都没有近期的固件升级)。这样就为我们留下了一个疑问。
|
|
Broadcom 芯片组产品测试: 先抛开先前的问题,我们来完成最后一种芯片组的测试:Broadcom。 本次参加测试的三款采用Broadcom芯片的产品,都是第一代的,也就是最早发布的草案级产品,分别是Buffalo的WZR-G300N、Netgear的WNR834B和Linksys的WRT300N。 先是Buffalo的WZR-G300N。很遗憾,又是显示只有54M的连接速度:
接下来是Netgear的WNR834B,还是一样,只有54M:
|
|
最后一个是Linksys的WRT300N,这次比较意外,它显示的既不是54M,也不是300M,更不是144M,而是130M。不管怎样,能够基本上实现兼容,还是令人欣慰的!
看一下吞吐量测试结果:
WRT300N的这个结果比较出乎意料,最高达到72.990Mbps,双向互传也有71.787Mbps。这可能可以解答刚才第一个疑问,WRT300N与另两款采用Broadcom芯片的产品一样,发布时间WRT300N甚至还要更早一些,三款产品用的也是同一型号芯片。而最大的区别在于,WRT300N在网上提供了2007年2月27号发布的固件版本v1.03.6,小绵羊在测试时,正是先将其升级到该固件版本。同样,在测试后的进一步查看发现,WRT300N在路由器里面已经将其802.111n模式下的最大传输速度限制到130Mbps,难正是为了和Kedron兼容?不管怎样,通过这第三个测试,可以证明与迅驰四的兼容,确实是能够通过升级固件版本来实现的。Athoers的芯片组产品,十有八九也是利用这个途径。
|
|
总结: 2007年1月29日,小绵羊曾发表过一篇“弹棉花第四期:用什么来点燃802.11n的激情?”,其中提出三个802.11n普及的前提:解决兼容、实现互通;降低成本,实现量产;提高性能,实现高与广。迅驰四绝对是一块最好的试金石,因为它是下一代个人无线网络的最有力推动者,从这次测试结果来看,才刚刚实现了第一个前提“解决兼容、实现互通”的一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也让我们看到了良好的前景:第一,兼容性是能够解决的;第二,兼容性的解决不一定需要增加硬件成本;第三,对于已经购买第一代产品的消费者,升级并不困难。而且,这次只是基于1.0草案产品的兼容性测试,相信基于1.1草案产品与迅驰四的兼容性会更好,速度会更快。我们更期待着802.11n正式标准的推出…… 2915、3945让我们感受从802.11b变成802.11g,11M飞跃到54M的酣畅淋漓,我们也有理由相信,4965AGN将带给我们从802.11g变成802.11n,54M化身300M的无所不能。 附: 典型3945ABG方案与三芯片方案最好表现对比:
|
关于新的飞跃?迅驰四与802.11n产品兼容性测试的用户互动如下:
相关问题:酷睿 奔腾双核的T2310,T2330,是迅驰四CPU吗?
答:现在我们选购笔记本时,无论是宣传彩页还是网上的报道,很多笔记本处理器参数的项目中都会出现“奔腾双核”的影子,作为英特尔针对主流市场量身定做的核心力量,这种规格略有缩水的处理器到底值不值得我们选择呢? “缩水”这个词富有贬义色彩,因此... >>详细
相关问题:笔记本迅驰3和4区别?
答:迅驰3:intel 945芯片组,802.11ABG无线网络模块,intel 酷睿1酷睿2(modern FSB667的型号)处理器! 迅驰4:intel 965芯片组,802.11ABGN无线网络模块,intel 酷睿2(modern+ FSB800的型号)处理器,选装迅盘模块! 4代有优势,新的处理器有IDA... >>详细
相关问题:迅驰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是最新推出的?为什么有...
答:英文缩写: Centrino 中文译名: 英特尔迅驰移动计算技术 英特尔公司为笔记本电脑专门设计开发的一种芯片组的名称,我国计算机界常称之为“迅驰”。“迅驰”是一种计算功能强、电池寿命长,具有移动性、无线连接上网等功能的CPU、芯片组、无线网卡结合... >>详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