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
这是一本描述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等级的书,在此时此刻,很值得我们一读,因为它为中产阶级下了一个定义。
有关中产阶级的性格,书中有这样的描述:‘这些人由于异常害怕失掉工作而在生活中变得非常被动,他们仅仅将自己当作一个无限庞大的结构中的一个部件,进而磨灭了自己的人生,他们是可以随意替换的部件。’
所以,司长话自己是中产阶级,可能是因为看了这本书。
书中也谈到生活品味的问题,‘中产阶级总是为自己的品味,以及这些品味究竟对自己有没有好处忧心忡忡,??因此总是将己与想象中的金钱、权力和品味的拥有者联系起来,用来克制自己向下沉的自然倾向。’
按照这本书对美国人阶级的划分,你不能说司长的话完全是错的。因为在书中,美国最顶尖的一个级别,是‘看不见的顶层’。这一级别的人,未必比下一个阶级‘上层’更为有钱,但是他们是整个国家的最高层,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客人,就是他们刻意远离群众,不想被群众看见。也就是指各个豪门世家了。所谓‘上层’,才是我们一般人认识到的大富豪,如毕菲特等。
当然,这与作者的取向有关。作者要描述的,不仅是由金钱来决定的阶级,而是要指出某一个阶级的人,过怎样的生活。所以,这是一本可读而不应顺读的书,因为各个部分太琐碎了。作者分门别类,写出不同阶级在‘外貌’、‘住房’、‘消闲生活’、‘精神生活’以及‘谈吐’的分别。每一项都很仔细的描述。读者其实可以按图索骥,看看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最后想提很无奈的一客人:作者把社会里的人分为九等,但是属于‘贫民’、‘赤贫’以至‘看不见的底层’等穷人的级别,已经占了五等。从机率来看,做穷人是很容易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