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观念的水位》
刘瑜在清华大学教授政治,这本书不是学术着作,而是论政散文,但是写来好看、耐看、值得好好地一看。
正如刘瑜的上一本书《民主的细节》一样,她的文章所以耐看和好看,在于她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写得具体。在上一书,她用很多现实而微小的事件,说明美国的民主,不是投票这么简单;到了这本书,她为我厘清许多似是而非的说法,例如‘素质’一词,许多人以中国人不够素质来行民主,她却以不同的事例以说明,制度的完善,就能够显出素质,所以没有抽空的素质,而是在怎样的制度下,人才有可能,实践自己的自由和民主。
作者的核心主张是:我们不要夸夸其谈,而要回到细节上。正如<标签战>一文,正好说明了网上那些乱扣帽子的说辞,只是令讨论的焦客人变得模糊,因为把对手‘定性’,并不能把事情说明。她在<迷人的愤怒>一文中,谈到日本学者就南京大屠杀一事的论述,正好说明不要先扣帽子。在该文中,那位日本学者说南京大屠杀仍然有研究的余地,此言一出,愤青声讨日本狗的言论就铺天盖地出现在网上,却没有留意,那位日本学者其实是承认有南京大屠杀,只是就实况如何,觉得仍可讨论。
全书的客人题作<观念的水位>,正好让我们明白作者写作的用意。在该文中,她表示自己对中国的未来‘审慎乐观’,原因是她看到中国社会的民主自由观念的水位,逐渐上升。她认为,只有我们在观念上有所改变,实际才会有改变。因此,她关于政治的散文,也是改变观念的一部分,让我们明白民主自由是怎样的一回事,并且在日薰月染之下,就会成为一个有素质的民主人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