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的灵魂》
这书的作者是一位陪太太到挪威工作的台湾记者。会买来看是翻到书中谈挪威历史的地方,感到是认识挪威的一个机会,但是想不到,带来的感受会这么多,这么深,是一本很值得一看的书。
这本书,为我个人来说,有客人解开了一个迷思:人为什么爱国?如果国家富强是爱国原因,这是趋炎附势吧?但是,世界上不少小国,从来没什么值得夸耀的地方,爱的又是什么?如果就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情,这不应叫爱国,这可能是爱乡、爱地,不是国。
原来,挪威有五百年被‘外国人’统治的历史,就是邻国丹麦和瑞典。特别是瑞典,原来在1905年挪威立国前的一百年,瑞典和挪威的关系,类似今天英格兰和爱尔兰的关系。到了1905年,挪威人公投,最后决定退出与瑞典的联盟,自立一国。当时的挪威,还没有发现石油,也没有北约成员的身份,人民冒着被瑞典攻打的危险,仍然要建国,当中必然有其更信念。
全书可说都是围绕这个挪威的信念而写,书名‘小国的灵魂’,正是要探讨,挪威的国魂。但是,身为记者的作者,没有从抽象的角度入手,他谈到自己探访游历过的挪威城市,述说其中的历史与个人的见闻,由此带出挪威人所捍卫的信念。
书中有很多细节相当有趣味,大家可以慢慢看,而在细节中,作者指出挪威人的最核心价值,就是人权。相信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基本权利,并且尽可能地公平地对待每个人,这就是挪威人所以成为挪威的核心。因此,当不少人都揶揄或质疑挪威监狱的豪华,作者更要指出,这只是挪威人对于自己的信念的贯彻,并且相信这才是真正改变他人的方法。在挪威,坐牢表现好,还可以攞假回家,而且从未试过有人一去不归。
作者几乎在每一章的结尾处,都会以挪威鉴台湾,提到与台湾相类近的处境中,为何台湾不能做到挪威这样,有一个贯彻如一的信念呢?我自己觉得,这种刻意的类比有时反而削弱了本来述说的内容,因为挪威的情况,其实不囿于台湾,而是可以让更多的社会加以借鉴。
特别震憾的是作者所经历的一场罢工。原来在挪威,每年四、五月就是罢工的日子,因为这段时间,劳资双方就会商讨加薪幅度,谈不拢时,工人就会罢工。作者经历的那一次,是近年最严重的一趟,没有人收拾垃圾,学校全面停课,甚至监狱也因为人手不足,让部分犯人可以提早释放。如果用香港政府和商家的说法,这些工人应该全部坐牢,甚至以叛国罪处决了。挪威的结果,却是商家与政府投降,由3.75%的加薪率,提升到4.5%,事情才平息。作者观察到挪威的社会,大家对生活不便有抱怨,却没有人会指责工人不应该为自己争取权益,甚至总理夫人也加入罢工,不见得是什么大事。
这样的情况,香港人情何以堪?
我想,一个国家所以可爱,首先是它愿意爱每一个人,而不是因为要爱自己的人牺牲。如果我们能有这种公平对待每一个人的心,并且汇合起来,打造我们的社会,这个国家,才是可爱的国家。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