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橘子经济学》
没正式修读过经济学,对于经济学的概念亦皮毛得只有supply and demand和opportunity cost(这结果很多次成为我‘花钱’的藉口)。而且说实在,虽然有朋友很喜欢经济学,认为这是一门很有趣味的学问,而我也觉得经济学一定是紧贴社会生活的‘工具’。但觉只有他们才能从中找到乐趣,我只感到沉闷。故曾尝试去自修了解,最后也因为那些硬梆梆的经济理论而放弃了。
但看到此书的介绍,却又再次引起兴趣:‘经济学拥有获得答案的绝佳工具,但严重缺乏有趣的问题。’
作者提出的问题看似荒诞,牵扯讨论的对象也看似没有关连(譬如被宣传为发大财的贩毒集团跟连锁快餐店的运作模式其实很相似)。但那些却正是跟生活息息相关,外表看似‘苹果’而实际是‘橘子’的现象。他利用经济学工具来拆解很多表面看似合理却被歪曲了的事情,从而找到答案/诱因。
作者提出一些基本理念:
- 诱因是现代生活的基石。
- 传统看法往往是错误的。
- 重大的影响往往源自久远甚或微不足道的原因。
- 专家-从犯罪学者到房地产仲介人员-利用信息优势为谋取自己利益。
很同意‘传统看法往往是错误的’和‘专家利用信息优势为谋取自己利益’,这可能就是活在这消费社会的代价吧。一些生活模式的形成,有多少受到商品顶销所影响?所谓传统观念的形成,当初也可能是掌握信息优势的一方为着一己方便和目的去广加宣传,又符合大众期望的一些概念继而流传下来。政治人物更深明宣传之道,不断消费着那些观念以达到一己目的。这些其实我们都已司空见惯。
虽然我没什么分析头脑,也不管作者是否在自圆其说,但看他这样宏观而细微地利用数据分析各种现象和寻找各项问题的诱因,确实是颇有趣味而且大开眼界。只是,此书只属美国本土经济的分析。香港有没有这样深入分析社会现象而又写得有趣的经济学书籍呢?我涉猎这类书籍的机会较少,若有,请读友们介绍介绍。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