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友站供稿)
‘Big Data’是近来很常出现的一个术语,也是我一直会好奇想多了解的原因。其一原因是我本身工作就常需要捞大量数据出来做交叉解读,其二是我认为这是综合了人类心理学、产业趋势、商业模式的一门大学问。而且发展才只是刚开始!
Big Data近来最引人注目的事,就是美国总统欧巴马如何靠海量的数据分析募得比对手多很多的竞选资金。要知道一场选举有多少银弹就有多少选票,而欧巴马的竞选团队就从调查数据中发现,某州某区的人对某些募款发起人会特别的‘热心’。这些人可能是政商人士,或是电影明星,但重要的是如果把电影明星找去对政商比较有兴趣的人募款,那么募款的效率一定是大打折扣。所以欧巴马团队就靠这样的数据分析,在与对手同样有限的时间内募到比对手可观许多的银弹,实足达到‘找对人,做对事’。
海量数据的另一典范就是你我现在不可缺少的Google。每日每小时每秒全世界都有上万人在使用Google的搜索数据,而这些查询数据就会被Google存成数据库,其中这大笔数据可贵的是这些搜索是人们‘主动’依据‘自身需求’而查询,而当一段时间内同样的数据被大量多人搜索时,可想而知这件事就一定是‘热门’的事,在商人眼中热门两字就等于Money。我身边就有一些朋友靠着分析Google的数据而每个月赚进上千元的美金,最多的还有上万美元。所以你知道我为何对这领域那么有兴趣了吧!(笑~)
当然,我朋友这些数据不是Google主动提供,如果是的话那他们应该不是只赚进千元、万元,而是真正的千万元。他们是从公开的海量数据中去找出搜索趋势的轨迹,然后预先查觉目前的人类‘热门行为’可能是什么。而这也就是Big Data的重要应用:如何从死的数据中,找到可活用且具有能解读未来的数据。
以国外的卖场Target为例就是一个运用大数据非常成功的公司。Target公司是类似台湾爱买、大买家这样的卖场,而公司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性的成果就如同公司名称,非常的准确(Target)。他们能够从客户的消费历史(存在会员卡中),去预先查觉客户在下个星期或下个月可能要采卖的物品是什么,然后凑巧的先寄送相关广告DM到你家的信箱。或许现在这样的作法对卖场来说已经是司空见惯(不过在台湾还不普遍,因为印刷成本跟经营策略),不过Target可是最先开始做的几家公司,而且目前为止仍是运用会员大数据中的佼佼者。
由此可知,虽然我们无法如电影主角一样真的有预测未来的超能力,不过因为科技愈来愈发达,人类也就愈来愈能通过科学的方法掌握趋势、预测未来。这些都是从心理学、人类行为学慢慢发展而来,只是因为现今处理数据的能力愈来愈强大(拜电脑工业的增长),所以过去无法找出的人类行为踪迹现在也就一一被破解。我认为能够分析大数据的人会在将来职场愈来愈吃香。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