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束的场所》
一九九五年,东京地下铁发生的沙林毒气事件,让很多无辜的人丧失性命和受伤,也让很多家庭痛失至亲。村上春树先后顶出了两本访谈纪录,第一本是《地下铁事件》,他选择避开已被媒体渲染的角度去看待这事件,尽量贴近被害者莫名其妙被袭击的立场下去呈现他们遗族的观客人。
喜欢他说,追求的不是一个明确的观客人,而是‘许多’明确的观客人。很多时,人们都没有刻意以偏概全,只是面对如此严重袭击事件,社会大气候总是严重地一面倒。就是受害的一方也显得很‘平面’似的。当然,这不是替犯案者说话,他们显然是让人深恶痛绝的。
可是那事件,在谴责‘邪恶’的奥姆真理教的同时,到底揭示甚么社会问题呢?在村上而言,似乎没有人关注。基于他一直深深感受到‘结果会引起那样严重的事件,却完全没有去解决那引起事件的根本问题’的危机感,所以才有这本《约束的场所》诞生。
书里访问的八位教徒或前教徒,他们加入教会的原因各异,有的还忠于教会,有的保持批判态度。奇怪的是,他们多属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可以跻身所谓的精英行列,有自己一套原则和理论,但都不约而同加入奥姆真理教,脱离现世而出家修行。为和这社会容不下他们?或者说他们为什么不能待在这社会里呢?
这些都值得深思,每个已发展社会都该有些根深蒂固的问题。发生这些恐怖袭击事件固然让人胆战心惊,但诚如村上所言,背后所揭示的根本问题,才最让人忧虑。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