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杨氏模量思考题_关于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后期数据处理问题在光杠...[物理]”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杨氏模量思考题_关于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后期数据处理问题在光杠...[物理]”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杨氏模量思考题_关于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后期数据处理问题在光杠...[物理]”的相关信息:
关于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的后期数据处理问题在光杠...
科目:物理 关键词:杨氏模量思考题那是你用的望远镜上的标尺开始的位置问题,我上周做的这个实验,得到的读数也越来越小,老师说数据没有问题.我处理的时候用的绝对值
其他回答
把标尺倒过来装,或者逐差的时候取差而不是变化量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怎样提高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实验中光杠杆测量微小长度变化的灵敏度[物理科目]
增大标尺到光杠杆的距离.
问题2:静态拉伸法测量钢丝的杨氏模量思考题,(1)为什么要先加砝码将钢丝拉直?(2)材料相同,但粗细,长度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是否不同?(3)作图法和逐差法处理实验数据各有什么特点?(4)[物理科目]
1 防止因钢丝形变而造成测量误差.
2 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抗形变能力的强度量,只与材料、结构有关,与材料几何形状无关,故材料相同,但粗细,长度不同的两根金属丝它们的杨氏模量相同.
3 逐差法可以充分利用实验数据,避免了数据处理上引入的误差,做图法相对而言精确度不够,但较为直观简便.
4 1/4
5 应选取钢丝不同位置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使用不同仪器测量不同长度的目的是控制间接变量(杨氏模量)的测量不确定度在许可的范围内,其不确定度有五个独立的直接测量两不确定度传递而出,因此根据各量的大小和测量特点应选用不同一次进行不同精度的测量以控制总不确定度度的范围.
问题3:我在做物理实验,用拉伸法测量杨氏模量,关于数据处理方面有一项看不懂,右边那个s i+3还有相差两千克是什么意思呢?我知道我们每次加减砝码都是0.32kg,哪来的2kg啊?[语文科目]
没看到2kg写在哪.但杨氏模量实验中,金属丝下面一开始就挂有2kg的砝码,是为了把金属丝拉直.否则,若金属丝是弯的,加砝码时弯曲变直,这种变化使杨氏模量出现很大误差.
问题4:拉伸法测量金属杨氏模量数据处理过程中L+得他L中得他L怎么求啊,[物理科目]
ΔL=L-Lo
L——伸长后的长度;
Lo——原来的长度.
L=Lo+ΔL,至于问题中何来的L+ΔL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5:大学拉伸法光杠杆测量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实验给的钢丝的杨氏弹性模量参考值是1.85*10的11次方 我实验最后算出的结果是1.34*10的11次方 试验误差算出来是38% 为什么误差这么大 是我实验错误[物理科目]
本来实验误差就比较大,而且这样的东西应该数量级差不多就行.还有报告中多分析一下误差来源就好.你是科大的么?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