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十八大会议内容_下列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简练)中共一大至十八大,还...[历史]”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十八大会议内容_下列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简练)中共一大至十八大,还...[历史]”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十八大会议内容_下列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简练)中共一大至十八大,还...[历史]”的相关信息:
下列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简练)中共一大至十八大,还...
科目:历史 关键词:十八大会议内容中共一大至十八大召开的时间:
一大 1921.07.23-31 上海 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二大 1922.07.16-23 上海制订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 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还通过了中共共产党章程
三大1923.06.12-20 广州
大会选举出了新的重要执行委员会.大会最后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段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中共四大 1925.01.11-22 上海 指出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性
中共五大 1927.04.27-05.09武汉 批判了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及在对待农民问题上的错误.深刻认识到其右倾投降主义的危害
中共六大 1928.06.18-27 莫斯科
中国社会的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阶段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制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但是,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
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 足, 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 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中共七大 1945.04.23-6.11 延安
总结了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第一次明确规定以毛泽东思想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指针.
中共八大 1956.09.15-27 北京 指明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的 矛盾,
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 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实现
国家工业化,满足人们经济文化需要
中共九大 1969.04.01-21 北京 大会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高潮中进行的,自始至终为“左”倾思 潮和个人祟拜的狂热气氛所笼罩
中共十大 1973.08.04-28 北京 大会揭发和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反革命罪行,但仍肯定党的九大路线,
使“文化大革命”的全局性的“左”倾错误得以延续下去 江青反革命势力又得到了加强.
中共十一大 1977.08.12-18 北京 大会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宣布“文化大革命”结束,
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 是新时期党的根本任务,但未能从党的指导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
中共十二大 1982.09.01-11邓小平在开幕式中第一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殊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三大 1987.10.25-11.01 北京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规定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提出了加快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的任务和政治体制改革目标
中共十四大 1992.10.12-18 北京大会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新的总结.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中共十五大 1997.09.12-18 北京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次大会的灵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中共十六大 2002.11.08-14 北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会精髓: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中共十七大 2007.10.15-21 北京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继续解放思想, 坚持改革开放,
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中共十八大 2012.11.08 北京 党的十八大是我党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 加快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深远意 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七届二中全会的时间 主要内容:1949年3月5日到13日,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全会提出了促进革命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和组织这个胜利的各项方针;阐明了在全国取得胜利后,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提出了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历届党代会 人大会议 政协会议的具体时间和主要内容?
历届党代会资料: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index.html
历届人代会、政协会资料:http://www.people.com.cn/item/lianghui/zlhb/zlhb.htm
问题2:中共历次重要会议.(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代表人物、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历史科目]
中共历次重要会议
一、会议名称;召开时间;地点;主要内容
1、中共一大;921.7.23;上海→加兴南湖 ;①决定成立中国共产党②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③选出三人组成的中央局,陈独秀为总书记.
2、中共二大 1922年7月;上海;制定党的革命纲领①最低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②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指引中国革命的伟大旗帜.
3、中共三大 ;1923年6月;广州;论了同国民党合作的问题.①决定同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可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②共产党员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4、中共八七会议 1927年8月7日;汉口;①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②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③选举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临时中央政治局④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
5、遵义会议;1935年1月;贵州遵义 ①全力纠正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②改组中央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闻天负总责.撤销“左”倾路线领导人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6、中共七大;1945年4月—6月;延安 ①毛泽东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②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③通过了修改后的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④选出了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北京 ①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恢复和发扬了……)②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工作重心转移)③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健全……加强……邓小平成为……)④提出了改革开放,“先富”“共同”等思想
8、中共十三大;1987年10月;北京 ①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②制定党的基本路线③具体规划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9、中共十四大;1992年10月;北京;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
①抓住机遇,加快发展.②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确定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0、中共十五大;1997年9月;北京;①大会主题: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全面推向21世纪.②展望了21世纪中国发展的目标.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且写入党章.④选举产生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⑤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二、中共历次重要会议相关内容比较:
1、“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
相同点:都在革命的危急关头,纠正错误,确定正确路线方针,调整中央领导机构.
不同点:(1)八七会议是纠正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遵义会议是纠正“左”倾冒险主义错误;(2)八七会议主要是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遵义会议是红军面临全军覆灭危险的紧急关头.
2、遵义会议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两次会议都具有历史转折的意义:
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束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全面恢复且进一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
3、中共七大和中共十五大
(1)明确旗帜问题和领导核心问题.
A、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B、七大选举产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十五大选举产生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央领导机构.
(2)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都具有指导意义.
A、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B、十五大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继承邓小平遗志,坚定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是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
4、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十五大
A、中人十三大提出了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中共十五大强调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明确提出这个阶段党的基本纲领.
依据基本路线,制定基本纲领,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1) 邓小平理论逐步形成,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
围绕资源配置问题,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市场经济是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十四大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
(4)十四大提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胜,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施科技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与提高劳动素质轨道上来.——十五大展望21世纪经济发展目标,并提出了实现目标的方针、政策、措施.
问题3:中共历届大会的时间,地点,主要内容等.如十七大.
一大 1921年 上 海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大 1922年 上 海 1、 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⑴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⑵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2、 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意义.
3、 瞿秋白在其中最早提出“统一战线”的概念
4、 中共二大之后,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而斗争的新征途.
三大 1923年 广 州 1、 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同时保持共产党在组织上、政治上的独立性.
2、 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基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四大 1925年 上 海 1、 大会的中心议题是:如何加强党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以及在宣传工作、组织工作和群众工作方面如何迎接大革命的高潮.
2、 四大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
3、 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4、 大会明确将资产阶级分为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五大 1927年 武 汉 1、 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会议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案,纠正陈独秀的机会主义错误,并决定党的重大方针政策;
2、 五大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六大 1928年 莫斯科 1、 大会肯定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的社会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确定:⑴革命的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⑵革命的中心任务:工农民主专政的实现和反帝反封建;⑶革命的力量:工农阶级;⑷革命的前途:社会主义;⑸革命的形势:两个高潮之间,新的高潮即将到来.
2、 批评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和王明的左倾盲动主义,提出加强当的无产阶级基础.
3、 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七大 1945年 延 安 1、 大会对毛泽东思想作了科学的概括和阐述,从而使其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被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
2、 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
八大 1956年 北 京 1、 大会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2、 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确立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上来.任务: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
3、 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会议主要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⑴提出了国内主要矛盾的新结论,作出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的重大战略决策;⑵坚持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⑶强调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性;⑷着重提出了执政党的建设问题,重申了党反对个人突出,反对对个人歌功颂德的方针.
4、 陈云提出改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的方法:以国家集体经营为主体,以个人经营为补充;以计划生产为主体,以在国家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九大 1969年 北 京 1、 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林彪代表党中央作的政治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其中党章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
2、 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十大 1973年 北 京 十大的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十一大 1977年 北 京 1、 大会总结了同“四人帮”的斗争,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务.
2、 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十二大 1982年 北 京 1、 明确规定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制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战略步骤,提出建设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高度精神文明,制定了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的根本方针,强调要把党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强领导核心.
2、 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做了重要补充: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3、 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十三大 1987年 北 京 1、 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2、 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十四大 1992年 北 京 1、 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
2、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提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4、 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十五大 1997年 北 京 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报告.
1、 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2、 大会指出:⑴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进一步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⑵进一步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⑶就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做全面部署;⑷确立跨世纪发展宏图;⑸明确回答了邓小平逝世后中国怎样继续前进这个重大问题.
十六大 2002年 北 京 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1、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3、 十六大报告一个鲜明的亮点和特色,就是联系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系统地深刻地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
5、 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个重要论断,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揭示了发展与执政、兴国与执政的内在关系,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发展为己任,以兴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取向.同时也表明,在党面临的一系列任务中,发展始终是第一位的任务,根本任务、中心任务.党和国家其他任务都要围绕这个“第一要务”来进行.
6、 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
问题4:关于国家几种会议的时间、主要内容、区别比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一中全会,二中全会………………总共到几中全会啊?还有每年的人民代表大会,政府报告会议………………等等还有哪些啊
党代会,人大,政协
具体见这个网站,这上边都有
新华网资料
问题5:八七会议的举行时间,主要内容,.[历史科目]
八七会议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在关系党和革命事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
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纠正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党在新时期的斗争方针和任务,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为鄱阳街139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因出席的中央委员不到半数,既不是中央全会,也不是中央政治局会议,故称为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由于时局紧张,交通不便,只有在武汉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央监察委员,共青团中央委员和湖南、湖北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参加会议的中央委员有:李维汉、瞿秋白、张太雷、邓中夏、任弼时、苏兆征、顾顺章、罗亦农、陈乔年、蔡和森,候补中央委员有:李震瀛、陆沉、毛泽东,中央监察委员有:杨匏安、王荷波,共青团代表有:李子芬、杨善南、陆定一,湖南省委代表彭公达,湖北省委代表郑超麟,中央军委代表王一飞,中央秘书邓小平等22人.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及另外两位俄国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由于白色恐怖,形势紧迫,会议仅开了一天.会议共有3项议程:1.共产国际代表作报告;2.中央常委代表瞿秋白作报告;3.改选临时中央政治局.
首先,由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作了关于《党的过去错误及新的路线》的报告和结论.然后,他就《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草案的主要内容作了发言.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罗亦农、任弼时等先后发言,尖锐地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毛泽东在发言中批评了陈独秀在农民、军事等问题上的错误,强调军事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毛泽东说:“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明确指出枪杆子取政权,第一次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接着,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就党的任务和工作方向问题作了报告.会议通过了《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最近农民斗争议决案》、《最近职工运动议决案》、《党的组织问题议决案》等.
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坚决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撤销了他的总书记职务.会议确定以土地革命和以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为党在新时期的总方针,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时的最主要任务.
会议选举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政治局委员为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湃、任弼时;候补委员为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会后,临时中央政治局选举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为政治局常委.由瞿秋白主持中央工作.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长江局,决定王荷波任北方局书记,蔡和森为秘书;张太雷赴南方局,任广东省委书记;罗亦农赴长江局工作;毛泽东去湖南在湘赣边区领导秋收起义.
总之,八七会议在我党历史上是一个转折点.它给正处在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这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但是,八七会议在反对右倾错误的时候,没有注意防止“左”的思想的出现,使“左”倾情绪在党内滋长起来,给后来的中国革命造成很大的危害.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