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第一次国共合作_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在哪一年第一次国共合作是为了打倒...[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实现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问题2: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为了总结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会上毛泽东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有枪杆子里面取得的."1.想一想,毛泽东为什么会这样[历史科目]
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1)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中国革命不可能通过合法斗争来战胜敌人.(2)中国的反动统治者非常残暴,拥有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的援助,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对武装革命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是在党的八七会议上.在这次会议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能搞单纯的军事斗争,革命的武装必须与广大的民众相结合;要使武装成为革命的武装,民众成为武装的民众.
3.长期的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路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结合起来;其它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问题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是什么?
1924年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问题4: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历史科目]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变成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的革命联盟.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以后,革命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问题5:第一次国共合作意义希望能够详细一些.
第一次国共合作,即在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同中国国民党首次建立的合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集中力量领导工人运动,掀起了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从1922年1月至1923年2月,全国罢工达180多次,其中主要的有香港海员大罢工和京汉铁路大罢工.香港海员大罢工取得了胜利,但京汉铁路大罢工却遭到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造成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我党从“二七”血案中进一步认识到,没有强有力的同盟者,要战胜强大的敌人是不可能的.
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派的主要代表.共产党要建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统一战线,首先要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实行合作.关于建立统一战线的方式,1922年7月党的二大提出的设想原本是实行“党外合作”,但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却倡议实行“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青年团员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成为各革命阶级的联盟.这个倡议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赞同.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了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大会通过了共产党人起草的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宣言,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从而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大会选举出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共产党员李大钊、谭平山、毛泽东、林祖涵、瞿秋白等10人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候补执行委员,约占委员总数的1/4.会后,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担任重要职务的共产党员有:组织部长谭平山,农民部长林祖涵,宣传部代理部长毛泽东等.随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改组或建立了各级国民党党部.这样,国民党就由资产阶级的政党开始转变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联盟,成了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组织.国民党的“一大”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但是到了大革命后期,1927年7月,由于蒋介石和汪精卫控制的国民党右派不顾以宋庆龄为代表的国民党左派的坚决反对,宣布与共产党决裂,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公开叛变革命,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