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必修二教案_高中生物必修2教学计划[生物]”,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1)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生化等各方面的特征.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在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的杂交实验中,杂种一代(F1)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是隐性性状.
(4)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5)杂交——具有不同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的交配或传粉
(6)自交——具有相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或传粉(自花传粉是其中的一种)
(7)测交——用隐性性状(纯合体)的个体与未知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或传粉,来测定该未知个体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基因型)的一种杂交方式.
(8)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9)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10)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非等位基因——包括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及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的基因.
(11)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二、孟德尔实验成功的原因:
(1)正确选用实验材料:一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植物(闭花授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二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由一对相对性状到多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3)分析方法: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
(4)实验程序:假说-演绎法
观察分析——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2、 精子的形成: 3、卵细胞的形成
1个精原细胞(2n) 1个卵原细胞(2n)
↓间期:染色体复制 ↓间期:染色体复制
1个初级精母细胞(2n) 1个初级卵母细胞(2n)
↓前期:联会、四分体、交叉互换(2n) ↓前期:联会、四分体…(2n)
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2n) 中期:(2n)
后期: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裂 末期:细胞质不均等分裂(2n)
2个次级精母细胞(n) 1个次级卵母细胞+1个极体(n)
↓前期:(n) ↓前期:(n)
中期:(n) 中期:(n)四、细胞分裂相的鉴别:
1、细胞质是否均等分裂:不均等分裂——减数分裂卵细胞的形成
均等分裂——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精子的形成
2、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减数第二分裂(次级精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
若为偶数——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3、 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联会、四分体现象——减数第一分裂前期(四分体时期)
有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减数第一分裂
无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减数第一分裂后期
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一侧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分裂后期
一侧无同源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第三节、伴性遗传
概念:伴性遗传——此类性状的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类型:X染色体显性遗传: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
X染色体隐性遗传:人类红绿色盲、血友病
Y染色体遗传:人类毛耳现象
一、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Xa 正常基因:XA
2、患者:男性XaY 女性XaXa
正常:男性XAY 女性 XAXA XAXa(携带者)
3、遗传特点:
(1)人群中发病人数男性大于女性
(2)隔代遗传现象(一)先判断显性、隐性遗传:
父母无病,子女有病——隐性遗传(无中生有)
隔代遗传现象——隐性遗传
父母有病,子女无病——显性遗传(有中生无)第一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点:1、怎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艾弗里实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第二节 DNA 分子的结构
知识点: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1、DNA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T;G=C;
(A+G)/(T+C)=1 ;(A+C)=(T+G)
一条链中A+T与另一条链中的T+A相等,一条链中的C+G等于另一条链中的G+C
如果一条链中的(A+T)/(C+G)=a,那么另一条链中其比例也是a DNA复制的过程(DNA复制的概念、条件、特点、结果和意义)
DNA分子复制过程是个边解旋边复制.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既D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但是,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流向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DNA或RNA.近些年还发现有遗传信息从RNA到RN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物质代谢,进而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A(即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流向DNA(即逆转录),也在疯牛病毒中还发现蛋白质本身的大量增加(蛋白质的自我控制复制)
DNA复制的条件要相关的酶、原料、能量和模板.
其特点是(非连续性的)半保留复制.
其意义是:保证了亲子两代之间性状相象.
如果一条链中的(A+C)/(G+T)=b,那么另一条链上的比值为1/b
另外还有两个非互补碱基之和占DNA碱基总数的50%
2、DNA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过程: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连续遗传、世代遗传——显性遗传
(二)再判断常、性染色体遗传:
1、父母无病,女儿有病——常、隐性遗传
2、已知隐性遗传,母病儿子正常——常、隐性遗传
3、已知显性遗传,父病女儿正常——常、显性遗传
(3)交叉遗传现象:男性→女性→男性
后期: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组染色体(2n) 后期:(2n)
末期:细胞质均等分离(n) 末期:(n)
4个精细胞:(n) 1个卵细胞:(n)+3个极体(n)
↓变形
4个精子(n)
在给你一个文档http://wenku.baidu.com/view/00c44d165f0e7cd1842536d3.html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高中生物必修1教学计划,[政治科目]
拜托,你是老师的话,应该有上一辈的前辈带你的吧.就像偶原来的生物老师有代两个年轻的新老师一样.
问题2:高中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政治科目]
郧西县三中2010—2011学年上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教学计划
彭焕录
为了提高本学期高一生物课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成绩,特制定本计划.
一、 低起点,缓坡度,逐步提高学生的成绩.
今年高一新生基础差,层次不一,因此高一教学要降低重心,避免高一新生因压力过大而厌学的情况发生.
二、 从现实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避免纯理论的说教.
三、 加强高一新生的思想教育.高一新生思想差异很大,生物课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理想教育,对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要配合班主任予以纠正,避免只教书不育人的行为.
四、 加强教师同步教学,步调一致,团结合作,充分发挥集体智慧.
五、 加强教研活动,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本学期实行每周听课1~2节,实行循环听课制,随听随评,取长补短,以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六、 教学进度表如下:
周次 日 期 计划进度 实际完成进度 备注
一 9.1~9.5 绪论
二 9.6~9.12 1~1
三 9.13~9.19 1~2
四 9.20~9.26 2~1.2
五 9.27~10.3 月考
六 10.4~10.10 2~3.4
七 10.11~10.17 2.5+测试
八 10.18~10.24 3~1.2
九 10.25~10.31 3~3+测试
十 11.1~11.7 月考
十一 11.8~11.14 4~1.2
十二 11.15~11.21 4~3+5~1
十三 11.22~11.28 5~2.3
十四 11.29~12.5 5~4+测试
十五 12.6~12.12 月考
十六 12.3~12.19 6~1.2
十七 12.20~12.26 6~3.4
十八 12.27~1.2 复习
十九 1.3~1.9 复习
二十 1.10~1.16 期末考试
二十一 1.17~1.23
二十二
二010年9月一日
问题3: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将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生物科目]
设控制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纯合的蓝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纯合的鲜红色品种基因型为aabb,杂交后产生的F1基因型为AaBb.F1蓝色与纯合鲜红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蓝色(AaBb、Aabb、aaBb):鲜红色(aabb)=3:1.因此,F1蓝色植株自花授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蓝色(1AABB、2AaBB、2AABb、4AaBb、1AAbb、2Aabb、1aaBB、2aaBb):鲜红色(aabb)=15:1.
故选:D.
问题4:A.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数一般是相同的B.同一个生物体在不同时刻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染色体组成一般是不同的
人体23对染色体 也就是说配子不管精子还是卵细胞应该都是23条 除非发生变异外
人是二倍体动物有两个染色体组,一个染色体组包括23条染色体
你想想不同时刻要从每一对染色体拿出一条染色体凑成一个染色体组23条 每次都相同的概率几乎为0
问题5:1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34.(8分)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进行遗传病情况调查时,发现一位男生患有两种遗传病,进一步调查后画出其家族的遗传病系谱图如下(设甲病的显性[生物科目]
首先看甲病:
(1)I1和I2可以生出带病的男和女也可以生出不带病的男和女,说明此病与性染色体无关,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且为显性(而且通常题目的甲病都是常染色体),I1染病,为Aa,I2为aa.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征就是连续遗传.
所以II7为Aa,且II7和II8产生的后代包括带病和不带病,说明II8是Aa,两个Aa结合产生后代带病的概率为四分之三.
再看乙病:
(3)根据假设,乙病传男不传女,说明是X染色体遗传病,I1和I2的后代都不带病,则乙病是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征就是隔代遗传.
III13不带甲病和乙病,为aaXBY.
最后一个真的不知道怎么算,因为我算到是16/24
因为II3不是携带者,则III9是aaXBXb,III12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是AaXBY,有三分之一可能是AAXBY,只有AaXBY和aaXBXb才能产生正常后代,2/3 * 1/2 * 3/4=8/24,所以患病的可能是1-8/24=16/24
最后一题你再问问你老师吧
而且解答这个题好费时间啊,你好人就给我多些悬赏吧~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