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京都协议_环境科学导论做到一体简答题:为什么《京都协议》规定...[物理]”,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发达国家是通过污染环境发展成发达国家的,污染是可以积累的,过去的污染也是造成目前地球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他们应该为过去的污染买单,而且目前发达国家拥有更多的钱和更先进的技术,他们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为什么大气环境保护需要全球共同行动为什么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义务?
因为环境的影响是全球性的,比如温室效应,全世界都受到了影响,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所有的沿海国家都面临沿海城市被淹没的危险.所有的国家都在排放气体,就像写作业一样,如果老师让你写双倍的作业,而别的所有的同学都不写作业,你服气么?所以大家要定个规则,要交大家一起交,这就是需要全球共同行动的原因.至于为什么发达国家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就像老师对成绩好的同学特殊对待一样.从道理上来讲,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温室气体都是发达国家排放的,自然要为过去的行为买单,比如说,我们一起订了十瓶可乐,但是我趁你睡觉的时候偷偷喝了6瓶,最后的四瓶我们两个各自瓜分了,但是在付账的时候,我要求对半付钱,你愿意么?
问题2:京都协议书
《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1997年12月条约在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 ,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引人注目的是美国没有签署该条约. 条约规定,它在“不少于55个参与国签署该条约并且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附件I中规定国家在1990年总排放量的55%后的第90天”开始生效,这两个条件中,“55个国家”在2002年5月23日当冰岛通过后首先达到,2004年12月18日俄罗斯通过了该条约后达到了“55%”的条件,条约在90天后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 1997.12.9的日本京都 联合国气候大会会场
制生效. 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
目标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 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 《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减排方式
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了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一、两个发达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二、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三、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四、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
问题3:《京都协议书》是1997年38个主要发达国家联合签署的,其主题是:
京都议定书》(英文:Kyoto Protocol,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UNFCCC)的补充条款.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的.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
《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是为了人类免受气候变暖的威胁.发达国家从2005年开始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而发展中国家则从2012年开始承担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需要在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的至少55个国家批准,才能成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中国于1998年5月签署并于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欧盟及其成员国于2002年5月31日正式批准了《京都议定书》.2004年11月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使其正式成为俄罗斯的法律文本.截至2005年8月13日,全球已有14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批准国家的人口数量占全世界总人口的80%
问题4:在节能减排方面,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还是发展中国家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一点儿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我认为应该是发达国家.节能减排是和产业链息息相关的.在世界经济循环中,处于产业链前端的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责任.
举个例子,不一定恰当,如有不同见解,只当一笑.比如建筑行业,投资方(开发商)、设计商、造价咨询公司等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属于资金、技术、知识密集型,利润高、污染少、能耗低,类似高富帅阶层,是老板和白领级别的,这些人把产业链的整体利润赚走8、90%甚至更多,放在世界经济循环体中,就像美国、西欧等发达国家的一些主流产业;而设备制造商、施工单位以及农民工等依次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属于物资资源、劳动力、污染密集型,利润低、高污染、高能耗,类似矮矬穷阶层,是扛活的,只能混个温饱,放在世界经济循环体中,就像中国、非洲等不发达国家的一些主流产业.建筑行业要节能减排,只能是开发商、设计商等出钱、出理念,施工单位等出力,来共同完成.如果你让施工单位和农民工来出钱,他们自己吃饭都费劲,那可能吗?
问题5:简答题:中国和发达国家有哪些差距?
是脑筋急转弯?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