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鲁迅原名_鲁迅的笔名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鲁迅原名周树人,后来...”,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笔名行世的文学家不少,像巴金、茅盾、老舍等,而“鲁迅”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据统计,鲁迅先生一生使用的笔名近120个。最长的一个是1928年使用的“旅沪-记者”5个字,最短的是1918年使用“俟”“迅”及1935年使用的“洛”“旁”等只一个字。粗略地分析一下,鲁迅的笔名,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表明理想、志趣的。比如“树人”“自树”“索子”“索士”“令飞”“迅行”“孺子”等。“树人”是鲁迅十八岁进南京水师学堂时由他本家叔祖取的。鲁迅由于祖父科场案,家庭由士大夫的小康落到了困顿的境况,加之在他十六岁时父亲病故,家境困难更是雪上加霜。为了谋生和发展,也为了更免遭别人白眼,所以鲁迅毅然进了江南水师学堂。当时人认为这实际上是“当兵”,非以科举入仕的“正途”,而这在整个家庭是无可奈何之举。所以,入学时,他的叔祖认为“至少不宜拿出家谱上的本名来,因此就给他改了名字,因为典故是出于‘百年树人’的话,所以豫才的号仍旧可以使用,不曾再改。”(周作人《鲁迅的青年时代·名字与别号》)这便是“树人”的来历。 人教社所编九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选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其中“鲁迅”的注释说:“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周树人”并非鲁迅原名,而是鲁迅十八岁以后的名字,十八岁以前他还有一个名字,那才是他的“原名”。鲁迅原名周樟寿,是他祖父(名福清,字介孚)给取的。鲁迅出生在旧历八月初三日(1981年9月25日,他的祖父当时正在做“京官”。因为旧时有这样的风俗或说习惯,即给出生的小孩取名,多采用接报时有关的景物或人、事。据周作人回忆说,他祖父接到家报时,适值一位张姓翰林来访,翰林虽穷但地位尊贵,为图吉利,就以姓为名,给鲁迅取名“阿张”。随后又找同音字替代取了学名,就是“樟寿”,号曰“豫山”。后来鲁迅上学堂去,同学们喊他“雨伞”(吴语“雨伞”和“豫山”音同,旧时同学同辈间依礼只能互称字号,不可直呼其名。笔者注),他不高兴,又请祖父改名,于是去掉“山”,添上“才”,改为“豫才”。所以,语文课本上的注释应作改。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