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师说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土方工程量计算软件_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软件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软件有几种?...”,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商业作图软件都可以计算,这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例:南方CASS,清华三维等等包括一些个人软件,用于绘图、设计等等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步骤计算步骤是什么?知道土壤类别和地下水位有什么用呢?是不是按每一个得工程内容来算?那哪个该算哪个不该算呢?能不能说详细点?举例说明下萨
土石方工程
(一)分人工土石方和机械土石方.
1.土石方工程——①熟悉定额项目,包括平整场地、挖土、回填土及运土及分项工程;②了解土壤、岩石类别,土壤的湿度和地下水位的标高.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确定土壤类别.分别计算干土和湿土的工程量;③了解挖填运土、排水的施工方法;④确定挖填土的起点标高;⑤其他有关资料.
2.人工平整场地——室内场地土方地坪标高±300以内就地填挖找平(土层厚度不超过300mm).
3.人工挖土方——根据土壤类别,施工方法等分别按:
①挖地槽(沟)——槽底宽度在3m内,槽长大于槽宽3倍的挖土量.
不放坡不支档土板、放坡且留工作面、支挡土板且留工作面、由垫层上表面放坡.
②挖地坑——坑长小于坑宽3倍,坑底面积在20m2以内(不包括加宽工作面).
矩形不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长、宽、深.
矩形放坡的——土方量=坑底长、宽、深加工作面宽度,放坡系数和地坑四个角的一个角锥体积.
园形不放坡地坑
园形放坡地坑
③挖土方——槽底宽度在3m以上,或坑底面积在20 m2以上,或平整场地土层厚度在30cm以上,均为挖土方.
④人工挖孔桩——土方量按桩断面积乘以设计桩孔中心线深度计算.
4.人工回填土
①基槽、基坑回填土——基槽(坑)=基槽(坑)-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回填土m3挖土m3建(构)筑物埋置部分m3.
②室内回填土——室内回填(±m3)=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m3)
③运土方——定额中人工运土按200m运距,双轮车运土按500m运距编制.
运土工程量=挖土总体积—回填土总体积.
若式中计算值为正值表示余土外运,为负值时表示取土回填.
(二)机械挖土方
1.根据土方施工机械种类、土壤类别、运输距离的不同分别以m3计算.
☆推土机运距按挖方区重心至填方区重心的直线距离计算.
☆铲运机按挖、卸重心区加转向距离45m计算.
☆自卸汽车按挖、填重心区最短距离计算,考虑坡度系数.
2.在执行机械土方量定额时,应注意几点:
①推、铲的土层厚度平均小于300mm时,推台班用量乘以系数1.25铲,乘以1.17.
②挖掘机在垫板作业,定额人工、机械乘以系数1.25,铺垫板工、料、辅台班应按实.
③推、铲未经压实的堆积土时,按定额项目乘以系数0.73计算.
④采用机械挖掘土时,死角需人工开挖,因此其中10%的土方量按人工挖土、人工乘以系数2
问题2:土石方工程方量计算?一个类似梯形基槽 上宽15.3米 下宽3米 高7.6米长26米 求挖方量 本人计算公式为(s1+s2+根号s1*s2)*3/h 约等1680 S1是上低面积S2是下底面积可是我在书上看的是(S1+4S0+S2)*H/6S1是[数学科目]
你那个貌似是挖基坑的公式吧.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
(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处不予扣除.
你这个上宽和下宽/2 其实就=括号里的内容
所以V=[(15.3+3)/2 ] * 7.6*26=1808.04m3
问题3:土石方工程量计算能不能帮我算下:机械挖一.二类土,底宽1.2CM,沟深1.5CM(要求防坡为1:0.33)能不能写下计算步骤!谢谢!不好意思啊!补充上面的问题:底宽1.2M,沟深1.5M,沟长为74.5M(要求放坡1:0.33),履
1.2cm?1.5cm?
12mm宽、15mm深,埋电话线啊?还放坡……汗……
1/0.33=15mm/x x=4.95mm
算梯形吧~,(12+12+4.95+4.95)×15÷2=254.25(平方毫米)=0.25425(平方米)
土方=0.25425×74.5=18.941625(立方米)
很想知道你用什么机械挖……
问题4:道路挖填土石方工程量计算我现学做工程预算,现进行道路挖填土石方计算,用的是断面平均法,就是将相邻桩号的道路横断面积取平均值,再乘以间距,即可得出此段道路的挖填方量.但是对于相
我在书上查了一下公式,土石方计算可以是用平均断面法,但其精确度较差,只有当A1、A2(A1、A2分别代表相邻两断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积)相差不大时才较准确.当A1、A2相差较大时,则按棱台体公式计算更为接近,其公式如下:
V=(1/3)乘以(A1+A2)乘以L乘以[1+(根号m)除以(1+m)]
L是相邻两断面的桩距,其中m=A1除以A2,(取A2>A1).
该情况该按上式计算,得挖方量为187.8,(你所说的挖方量154.6可能是计算人员为简便把上述公式简化成了:V=(1/3)乘以(A1+A2)乘以L 得到结果为154.6 或者计算人员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觉得可这样简化 )
填方量也是按公式
V=(1/3)乘以(A1+A2)乘以L乘以[1+(根号m)除以(1+m)]
计算,得结果为481.9
其实,LZ提到的断面平均法只适宜于A1、A2相差不大的情况,
而公式:
V=(1/3)乘以(A1+A2)乘以L乘以[1+(根号m)除以(1+m)]
则适宜于A1、A2相差较大的情况
你所说的情况,属于断面面积相差较大的情况,该使用棱台体公式计算(即计算数据正确),而不是断面平均法
终于搞定了,公式不好输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