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茉莉花 行动_...格外加100点财富最好是《茉莉的假期》、《虚狐》...[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建议你可以写读后感,并且表达出自己对书籍的喜爱,这种读书征文非常好写.
其他回答
《哈姆雷特》读后感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代表作品,这个创作于1600~1601年的剧本整整被推崇了几个世纪。就是现在,我们依然可以感觉到它的震撼人心。而这震撼不只来源于情节,也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学手法,更重要的是它所体现出来的问题。
它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同时,它还提出了一个关于命运的问题:命运这种东西是怎样...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2010年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读后感(长一点)![语文科目]
一山一文人,一居一智士
-----读山居笔记有感
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封面时,我心中暗自想著:「应该是文人又一篇隐居生活的作品.」但是经过细读之后,不仅推翻原先的刻板印象,更藉此书了解余秋雨这位大陆作家,他有满腔文化热忱,而且对广大社会及中国历史有深切认识.不过,我认为他最值得学习的长处有几项,首先是对各项史料有敏锐的分析能力,不单只有将相关文献统整,而是进一步将其思想层面作精辟的探讨.第二部分是他也常将纯粹的思议佐以实际的考察,就像他在此书谈到故鄕余姚,就将自己亲身的经历拿来对照验证;另外追溯过去山西鼎盛的商业事迹,不单作足了功课,更亲自前往.最后是成为好作家不可或缺的人文魅力,那种氛围是由字里行间一丝一丝地飘岀,似乎有著现代的理性,又掺杂了传统的感性,一种骨子里有著中国文学的传承,却著了西方学术衣裳的惊艳.
我们在历史课本所学的知识,哪怕只是一般的改制,抑或沿袭已久的旧规,只要仔细地检视,就不难发现它对中国的影响,这正是山居笔记真正带给读者的文化礼物.举例来说,光绪二十三年废除科举是课本所学,而书中呈现的是科举考试导致的种种丑态,考生有伺机心态,考场与官场混杂纠缠,往往考官偏向政治那面,则人才选拔成了附属品;此外,原意极佳的取才模式,因社会环境曲解与停滞不前的僵化,八股取士成了清代教育的「经典」,内容空洞无物,导致国家政策过时落伍.科举就像双不合脚的鞋,中国这位寻寻觅觅的老人,尽管鞋子带给他压迫的束缚感,但在这颠簸的路上,又不得不穿上,怀著这种矛盾心情,度过了一千三百多个风雨飘摇的冬天.然而,西方新式教育忽然伫立他之前.
我对「苏东坡突围」这个篇章有一些想法.原先只知道苏轼有被贬谪的经历,但一些名家像是柳宗元,欧阳修都有相同的历练,所以视之为官场的失意.没想到这残酷的事实背后,充满了暗潮汹涌的政治角力与悲情.一位傲视群伦的大文豪,不仅辞赋广受称道,民胞物与的胸怀,更展现名留青史的气魄;不料羡嫉的小人,以曲解文辞的手段,团团围住拙於「批斗」的苏轼.不过,真正令人肃然起敬的是他勇於面对自己,即使心中满是受人冤枉的委屈,朋友的一一背弃,在偏僻的黄州检视过去的自己:是否太过倚恃过人的文采 锋芒一定要毕露吗 前半生的错误,升华了心灵的境界,更造就念奴娇与前后赤壁赋脱胎换骨的成熟,有著凛然脱俗的神韵.余秋雨用身为文化人的同感,体现了长久以来,中国文人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不要认为山居笔记中,只对准了中国文化中较不愿张扬的部分.其实书中对岳麓书院的赞扬,展露了传统社会精华的美好.大家对岳麓书院的认识多集中在朱熹身上;当然,这位文化大师为书院带来无比光辉.但要让它在一千多的年岁中,源源不绝地蕴育出当代的高阶人才,则不单只有完备的体制,更要有对时代的责任感与抱负.回顾清末的曾国藩,左宗棠,魏源对国家的影响力,就说它是天下英才的荟萃之地也不为过.官办民营的书院,提倡自由的学术风气,提供名士挥洒才气的处所,这乃是它成功的关键.余秋雨在一次与岳麓书院的邂逅中,找到他文学的原郷,似乎比他出生的家乡更具意义.一种心中的立足点,强化了他往后到各地文化旅行的意志.也许他生命的主干就是文化,而岳麓书院的那份文化传承赋予了他使命.山居笔记正是用淡雅的方式,慢慢陈述多年来的思想结晶;就像一位步履在博大文化下的智者,不吝惜分享他认为值得省思的环节.
读后感
近些日子突然莫名其妙地觉得心浮气躁,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一种无所事事的状态中度过的.百无聊赖之际便随手翻阅了书桌上一本余秋雨的《山居笔记》,姑且不说是想从书中寻找些许心灵上的慰藉,但至少可以当作是来消遣无聊的一种方式吧!
以前自己也曾对书有着一种别样的眷恋,可一段时间来在柴米油盐的相伴下,看书,多半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般的一览而过,久而久之便留下了近乎囫囵吞枣式的劣根性---枣自然是被吞下肚了,口中却依旧索然无味.因此,每次要写诸如读后感之类的文字时,便难免有些捉襟见肘的窘迫感.
但这次看完《山居笔记》之后,倒是自认为感觉有些奇怪,因为我竟然从那些挥洒自如的文字中嗅到了些许的味道.确切地说应该是透过字里行间,我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上的碰撞,或许这就是通常说的所谓心灵上的共鸣吧!
应该说全书没有诗歌那样唯美华丽的辞藻,也少了杂文那般犀利精辟的笔锋,但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摈弃了浮华的随性,给了人一种心灵深处的亲切感---自然流露出来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最深刻的印象.作为自述性笔记,初读起来似乎有些凌乱琐碎,但通读全书,却不难发现作者构思之精妙:那就是从平淡的话题中以小见大,通过质朴的语言风格直指社会现实,从而使得文章中所触及到的问题与中国当前的现实遥相呼应---轻快中不乏沉重,从容中又不失理性的批判.由此把一个社会现实的剖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无形中引发并启迪人们的深思,从而点明了人类应该回归自然、崇尚清雅淡泊的主题.
可能我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很肤浅,而对作者文学心理的解读也只是停留在很浅薄的层面上,但在某种程度上,我想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次心灵上的洗礼吧.的确,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我们多数人都热衷于名与利的追逐,醉心于粗浅的感官上的享受,却忽略了太多原本值得自己去关注去体味的东西.我们每天麻木地跟着紧张的社会节奏而躁动,却在躁动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失去了自我,我们守住了眼前那些自以为珍贵的美丽,却始终守不住一颗淡泊的心,直到有一天看到那个面目全非的自己,才猛然感觉到了疲惫……
还是看看作者在面对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时所持的心态吧---即使喧嚣声中夹杂进了我的名字,我的心也只在远处飘忽,烟雨渺渺.
或许从中我们可以让自己的心灵找到一丝的宁静.当铅华褪尽,我们带着苍茫的心态回首走过的路,能够很坦然地微笑着告诉自己---我曾经也是那么充实过的!这其实就是给我们的心灵一个最完满的交代.
.山居笔记读后感
山居笔记是本关于历史、文化、地理、美术的书.
跟随着余秋雨思绪的脚步,他在山居中对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种闲散的方式将它用笔记录下来.他仿佛对中国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将现实与历史结合,用文字去剖析一个王朝的兴衰,记录着东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过历史的这块土地上,吟着苏东坡的「赤壁赋」、「念奴娇」,隐约听到广陵散已经响起….
当我一走进,那已斑驳的碑文向我倾诉整个王朝的兴衰,已无昔日「木兰围场」的风光,卧倒在这的只剩整座山林.这时我仿佛看见一个老人逐渐被历史的洪沟吞没,没有什么怨叹,只留下一座承德山庄.凝视这已走进历史的历史,我内心一股无法言喻的怅然,悄悄化作泪从眼角溢了出来.感伤这段历史的所掺杂的苦涩和凄凉,也感伤用生命来奠祭这段历史的文人.
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种不同的悸动,在地理课本上读到的它,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工业,而发达的生命力;是那么样的展现因农业发达而拥有的丰饶,怎么也无法联想起它曾背负着流放者那份在心里的高贵和不屈,孕育过流放的下一代.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时间的递嬗.将这段过往带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带不走,因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虽已化作尘土,但那曾经的繁华,已被接承.
在十万进士这一篇里也使我感触不少,因为一个神圣的科举制度,居然可以让人搞到一片黑暗,原来是一个争取人才来做官,变到一个大家都变成封闭的读书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书》《五经》里面打转,而不知道要去读一些实用的书,到头来,我的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就只是培养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义道德而骨子却跟一个三岁小孩一样(什么都不知,什么都不会),有的还更可恶的是靠关系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实力去争取到的,还有包庇这些人的人也很可恶,如文中李实对权德舆说:「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录取,否则,你就会贬到外地,到那是后悔莫及!」还好这一次李实没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并不是每一次都是那么幸运的逃过的…….
我清楚的了解现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兴叹,即使耗费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劳无功.也许去看看那千年书院,感叹那已不再有的朗朗书声;也许去走走那曾有许多商行的山西,体会那曾有的繁荣;也许背着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冲击…..
问题2:“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如何写?
后来又因为对自然科学的热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少不了对法布尔的《昆虫记》又有几分推崇,但对于法国最负盛名的中短篇小说作家莫泊桑却知之甚少.\x0d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了莫泊桑小说集,抱着一中消磨时间的态度轻松地看完了其中一篇短篇小说《项链》\x0d《项链》写的是教育部职员骆尔塞的妻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玛蒂尔德,她为了参加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把丈夫准备买鸟枪的四百法郎那去买了衣裙,又向女友伏来士洁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在晚会上,她的姿色打扮显得十分出众,“男宾都望着她出神”、“部长也注意她”.她觉得这是“一种成功”,回家后,她脱衣时突然发现项链不见了,夫妇大为惊骇,在遍寻无着的情况下,只好赔偿.在首饰行里,他们找到了一串一模一样的项链,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由于他们本身生活就不是很宽裕,面对这一笔大数目,他们不得不到处借债,最后买了一串真的钻石项链还给物主.但此后,他们整整花了十年工夫,才还清了债务.后来的一天,玛蒂尔德碰见女友伏来士洁,在言谈中知道先前借给她的项链是件赝品,而她却赔了真的项链.\x0d上网看了许多对于《项链》的评价,大都是讲小说辛辣地嘲讽了小资产者图虚荣,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幻想,好钻营的劣根性.\x0d读完整篇给我的第一个感想是可笑,命运真的很弄人,生活是这么古怪,这么变幻莫测!一串项链使她平步青云,也可以断送她的一生.但我并不认为她为了参加舞会而去买衣裙,借项链是一个错的决定.谁不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美?谁不希望受他人注目?受他人尊重?如果她的行为是图虚荣,那么我们熟知的灰姑娘是不是也很虚荣?灰姑娘也曾为没有美丽的衣裙与华丽的马车而不愿参加舞会,但从古至今又有谁曾说过她的这种想法是一种奢侈的需求.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幻想?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幻想也是一种错误吗?谁不曾幻想?不会幻想的人就没有思想.好钻营?的确,她的确好钻营,有了衣裙好不满意,还要饰品.可她也只是希望自己能更加光彩耀人,难道对于美的追求也是一种错误吗?\x0d小说中的一个小情节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文中是这么写的“每当她看到那个布列塔尼女佣在帮她料理她的微不足道的家务时,总勾起她的伤心和恼恨,并使她想入非非.”当时她还是个小职员的妻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从中不难看出她对于生活的不满足.可当她负债累累,家里的粗事,厨房里的肮脏活儿都由她自己干时,她又开始对于过往的日此文来源于文墨星河深深怀念.人总是如此吧!对于身边拥有的总不放在眼里,认为理所当然,看做微不足道,可当他们忽然失去时,才开始想要珍惜,想再次去拥有,可那又有什么用,失去就是失去,永远也无法回到往昔.这不禁又令我联想到了自己,在放暑假的时候总觉得太无聊,时间太过漫长了,没事干,生活地很没意义,天天有空闲的时间玩、睡觉、休息.靠学了,学习的紧张,繁重的作业,压得人喘不过气,放学后总希望有一段充足的时间让自己好好的放松,不一定要去哪里游玩,只要让我好好的睡一觉就很令人满足,反毕竟这种愿望已成了一种奢侈 尽管人们都懂得,虚荣是表面的荣誉、虚假的荣名,但很少有人能够不为虚荣所动.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羡慕的眼神会使我们神舒心悦,一句大而无当的恭维会使我们眉开眼笑,一句言过其实的赞誉会使我们沾沾自喜,一个毫无实质意义的头衔会使我们引以为荣……许多虚荣心强的人在得不到虚荣的甘霖滋润时,便会想方设法谋取虚荣:有的人每有客来便要出示他与名人的合影;有的人常常津津乐道他曾与某显要共进晚餐;有的人总爱不厌其烦地向别人介绍他的富亲贵戚……总之,那些人若是靠自己的品质和业绩无法赢得荣誉,便要借那些碰巧和自己有过点头之交、擦肩之缘的名流显贵,以及拐了八道弯的瓜葛之亲来为自己增光添彩.但是,毛姆曾云:“靠着能向朋友谈起你认识的名人而获得的荣耀,只能证明你自己是无足轻重的.”看来,借他人之光虽然可以赢得一点虚荣,却并不能因此增加自己的分量.\x0d《项链》这篇小说告戒了很多整日生活在幻想里而没有付出实际劳动,只想借他人之光赢得一点虚荣的人们:要么努力奋斗,开辟美好的未来;要么安贫乐道;想入非非,不切实际只能付出惨重的代价.
问题3:"我读一本好书"征文活动暑假百种优秀读物有哪些?
2011年向青少年推荐的暑期百种优秀读物
发布日期:2011年6月30日 点击次数:607次
(2011年暑期“我读一本好书”读书征文活动参照书目)
思想品德·励志读物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1 不负我心 刘墉 中华书局
2 心灵的力量 毕淑敏 长江文艺
3 最励志校园小说/妈妈不是我的佣人.好习惯 [韩]韩昌旭 湖北少儿
4 疯狂阅读年度特辑/情感集 杜志建 延边教育
疯狂阅读年度特辑/青春志 杜志建 延边教育
疯狂阅读年度特辑/最美文 杜志建 延边教育
疯狂阅读年度特辑/心灵结界 杜志建 延边教育
疯狂阅读年度特辑/成长路标 杜志建 延边教育
疯狂阅读年度特辑/流言·碎碎念 杜志建 延边教育
5 习惯制胜:如何成就优等生 刘朔 广东科技
6 10-18岁青春期,和男孩说说爸妈的心里话 云晓 朝华
7 10-18岁青春期,和女孩说说爸妈的心里话 云晓 朝华
8 花田半亩 田维 昆仑
9 钱文忠带你读三字经小学版 钱文忠 山西教育
钱文忠带你读三字经中学版 钱文忠 山西教育
10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小学注音版 钱文忠 中国青年
钱文忠解读弟子规/学生版 钱文忠 中国青年
11 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 饶雪漫 译林
12 罗辑课:24个妈妈教我的街头智慧 罗志祥 化学工业
13 刘墉作品精选/攀上心中的巅峰 刘墉 文化艺术
刘墉作品精选/点一盏心灯 刘墉 文化艺术
刘墉作品精选/迎向开阔的人生 刘墉 文化艺术
刘墉作品精选/创造双羸的沟通 刘墉 文化艺术
14 包与容的人生必修课大全集 胡宝林 中国华侨
15 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张荣华 中国华侨
16 最全集/有一种幸福叫感恩 林清玄等 中国华侨
历史文化·艺术修养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1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小学卷.上/漫画版 冯天瑜 北京大学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小学卷.中/漫画版 冯天瑜 北京大学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小学卷.下/漫画版 冯天瑜 北京大学
2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中学卷.上/漫画版 冯天瑜 北京大学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中学卷.中/漫画版 冯天瑜 北京大学
中国孩子最喜爱的国学读本/中学卷.下/漫画版 冯天瑜 北京大学
3 认得几个字 张大春 上海人民
4 中国读本/青少年版 苏叔阳 海豚
5 中国文化全知道 汪宛夫 华文
6 中国人应知的国学常识大全集 本书编委会 中国华侨
7 父与子全集/彩色纪念版 [德]埃·奥·卜劳恩 译林
8 三毛流浪记全集 张乐平 少年儿童
9 猜猜我有多爱你 [爱尔兰]麦克布雷尼 明天
10 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20册 龙新民等 中共党史
11 党旗飘飘: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小学读本 潘慧芳 人民
党旗飘飘: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初中读本 潘慧芳 人民
党旗飘飘:庆祝中国共产党建立90周年/高中读本 潘慧芳 人民
12 礼仪常识全知道 夏志强 中国华侨
13 最全集.中外名人全知道 柴少飞 中国华侨
14 优秀中学生的12堂金牌成长课 高凤华 新世界
科学科普·百科知识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1 小学生趣味游戏/科学游戏 大米原创·工作空间 浙江少儿
2 我的第一本爆笑知识漫画书16/儿童百问百答昆虫 [韩]金显民 二十一世纪
3 十万个为什么/全4册 袁宏宾 中国戏剧
4 小学生智慧背囊 蔡亚兰、常娟 中国华侨
5 我的第一本安全书 独角王工作室 海豚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6 杨红樱画本/穿救生衣的种子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森林谜案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寻找美人鱼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蚂蚁破案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再见野骆驼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了不起的鱼爸爸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猫头鹰开宴会 杨红樱 湖北少儿
杨红樱画本/背着房子的蜗牛 杨红樱 湖北少儿
7 科学技术史少年读本——科学精神的觉醒 [意]安德烈·伯兰奇 明天
8 少年阅读新视野——古代文明 [法]罗尔·冈布纳克 明天
9 发现与探索——古罗马揭秘 [英]克莱夫·吉福德 明天
10 大设计 [英]史蒂芬·霍金 湖南科技
11 让孩子着迷的77×2个经典科学游戏 [日]后藤道夫 南海出版公司
12 森林报/合订本 [苏]维.比安基 海豚
文学读物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1 埃米尔擒贼记 [德]埃里希·凯斯特纳 明天
2 爱找东西的男孩 郁雨君 明天
3 巴学园/窗边的小豆豆:新版 [日]黑柳彻子 南海出版公司
4 草房子 曹文轩 江苏少儿
5 爸爸的灯塔 张洁 明天
6 保姆狗的阴谋 杨红樱 明天
7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英]罗尔德·达尔 明天
8 城南旧事 林海音 京十月文艺
9 长袜子皮皮/美绘版 [瑞典]林格伦 中国少儿
10 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品藏书系/狼王梦 沈石溪 浙江少儿
11 出卖笑的孩子 [德]詹姆斯·克吕斯 明天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12 古典文学名著/ 西游记 吴承恩 长春
13 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曹雪芹 长春
14 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罗贯中 长春
15 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施耐庵 长春
16 国际大奖小说.爱藏本/ 亲爱的汉修先生 [美]克莱瑞 新蕾
17 茉莉的假期 庞婕蕾 明天
18 姆咪爸爸的回忆录 [芬兰]托芙·扬松 明天
19 乱套的教室 商晓娜 福建少儿
20 女儿的故事:全集 梅子涵 少年儿童
21 青蛙军团爱地球 伍美珍 明天
22 生命流泪的样子 伍美珍 明天
23 世界文学名著/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青少版 [英]刘易斯·卡洛尔 上海人美
24 世界文学文库/昆虫记 [法]法布尔 北京燕山
25 世界文学文库/小王子 [法]圣爱克絮佩里 北京燕山
26 书香童年——丁香木马 彭学军 明天
27 天使在身边 商晓娜 明天
28 我把班长变小了 商晓娜 福建少儿
29 我的山野朋友——追踪雪豹 刘先平 明天
30 五角书库/格林童话全集/全译珍藏本 [德]格林兄弟 新蕾
31 五头蒜 常新港 明天
32 夏洛的网 [美]E·B·怀特 上海译文
33 小毛驴之歌 [西班牙]希梅内斯 京十月文艺
34 虚狐 薛涛 明天
35 译林世界名著.学生版/聊斋故事 蒲松龄 译林
36 译林世界名著/地心游记.学生版 [法]儒尔·凡尔纳 译林
37 语文新课标必读.增订版/安徒生童话精选 [丹麦]安徒生 人民文学
38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鲁滨孙飘流记 [英]笛福 人民文学
39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彼得·潘 [英]詹姆斯·巴里 黄山书社
40 钱学森故事 莹莹 解放军
序号 书名 编著者 版别
41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汤姆·索亚历险记 [美]马克·吐温 黄山书社
42 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希腊神话故事 [德]古斯塔夫·施瓦布 黄山书社
43 战马 [英]迈克尔·莫波格 南海出版公司
44 站成一棵树 方卫平 明天
45 宝葫芦的秘密.美绘版 张天翼 中国少儿
46 拯救行动 刘海栖 明天
47 指间的太阳 张品成 明天
48 住在地里的小房子 郝月梅 明天
49 奇风岁月 [美]罗伯特·麦卡蒙 译林
50 文明的远歌 熊召政 长江文艺
51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南海出版公司
52 把爱传下去 [美] 凯瑟琳?瑞恩?海德 江苏文艺
53 左半边翅膀 饶雪漫 译林
54 张爱玲外集/雷峰塔 张爱玲 十月文艺
55 麦田里的守望者 [美]塞林格 译林
问题4:暑假读一本好书征文2013我告诉大家什么书,1.《不老泉》 纳塔莉·巴比特著,吕明译2.《智闯数学王国》 李毓佩著3.《舒克贝塔传》 郑渊洁著4.《要不要买一个岛》 周锐著5.《小星星·作
问题5:求“读一本好书,学一位英雄,做一件好事,写一篇体会”读书征文活动文章,800字以上,24日之前完成.任选上面四个一主题中的一个写.
品尝书本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阅读让生活充实”,在不同的心境下,可以选择翻阅情调各异的文章.悠闲时不妨欣赏一些清雅脱俗的小品或散文,刚烈时也可朗读几首豪情奔放的诗词,再不然,在阅读了一大堆西方的名著之余,也不妨顺手拈来一本《张爱玲小说集》,尝尝倾城之恋的滋味,又或者找来《余光中诗选》,洗刷一下呆滞的脑袋,甚至是博益的“书仔”也会合胃口的.总而言之,正是“于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
人生与书本,书本与人生,两者对爱读书之人来说,是分不开的一回事.人与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因人的精神食粮可反映出他的内心世界.试问一个有气质的读书人又怎会沉醉于浅薄晦涩的书中呢?怎么样的人,便会看怎么样的书;相对地,看怎么样的书,便会成为怎么样的人.这或许不是个定律,但也有它的道理.今日,在这种繁忙的工业社会里,人要是没有一点文学修养做底子,一味追求时髦和偏向物质的享受,张口闭口都是钱,南来北去都是房子、股票,问他莎士比亚是何人也?则瞠目结舌.这种满身铜臭的人,充其量只是语言无味,而且可憎的“空心一族”而已.
古诗人言:“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修养精湛,表现在外自是雍容的气度,出俗的谈吐,脸上洋溢的亦是灼人的光华(用“灵气逼人”一句不算夸张吧?)还记得美国前总统林肯曾说:“一个人到了四十岁以后,就应该为自己的脸负责.”
为什么有的人上了年纪,虽然是头皤齿豁,满脸布满岁月沧桑,但在那填满生命中的悲酸欣喜的容颜,却是一派安然,慈祥和无边的笃定?但有一些却又是一副猥琐不堪的容颜?这无他,日日端为衣食谋,却不知多读读书,充实充实自己,因此离开学校的日子愈久,就愈是语言无味,愈是面目可憎了.相对地,书乡浸淫日久,则胸次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即“书卷气”之谓也!固然,我们不必强调中国古代名文人黄山谷说的:“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但如果穷年累月,一襟风尘,满面烟火,人就真的是俗不可耐的.
对喜欢阅读的人来说,看书就是一种享受.书卷中的意念像一股无形的动力,影响你的思想和心态.书乡浸淫日久,则心胸玲珑,见识广阔,自然语言有味,气质高雅,此书卷气也
利用你的时间借助别人的作品来提高你自己,这样,你才回轻松地得到其他人通过艰苦劳动才能得到的东西.——苏格拉底
身感乏累之时,我喜欢独坐一室,小息片刻,疲惫之身便会得以放松;心感烦躁之时,我则喜欢手捧一本好书,读上几页,浮躁之心便会得以安宁.我五彩缤纷的童年,离不开书,因为“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书,幼儿园的时候要看书,小学的时候也要看书,等到以后也要看书,所以说书跟我们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很小很小的我,在宁静的夜里躺在奶奶的怀抱里,听奶奶讲那些古老的民间寓言.稍稍长大了一些吧,识得三两字了,我渐渐开始自己阅读童话.格林童话是我的最爱.我想走进开满鲜花的大森林,与白雪公主一起做游戏;我想去富丽堂皇的海底王宫,去寻找化做泡沫的小美人鱼;我想去找寻丑小鸭,问问它变成白天鹅后的故事.童话为我展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奇妙世界,教给了我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书,教给了我人生的第一课.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开始捕捉诗的影子.喜爱上李白的浪漫,喜欢上苏轼的潇洒.体味苏东坡的才气飘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泪撒于岳飞满江红中的碧血丹心.用稚嫩的眼光去阅读秦观的“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千古流传的爱情誓言.诗词让我穿越时空,回到起点,去体味古人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书,让我触摸到了我们华夏文化古老的底蕴.
现在,散文小说成了我的挚友.伴着海明威的脚步去陪伴着老人钓鱼,在风浪中去搏击强敌,陪着高尔基去回忆他痛苦中又交织着甜蜜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跟着冰心奶奶去追回那故去的往事,那盏在暗夜中闪亮的小橘灯.看着曹雪芹笔下的黛玉葬花,贾家的兴衰,让历史的脚步停留在那个瞬间.一个跟斗云,随着吴承恩,上天庭,大闹王母娘娘的蟠桃大会,尽情游玩.望着梁山一百零八将的英勇豪迈.刘备、曹操、孙权的三国之战……书,让我有了自己的理想,让我在理想中不断进步.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的确如此,如果没有书,人类将在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里止步;如果没有书,人类将永远在愚昧无知的落后世界中停留;如果没有书,我们将无从谈生活,无从谈价值,更无从谈发展!
今后,我依然会与好书为友!因为读一本好书就象严冬里遇到了炭火,它会以无私的自信,给你燃起澎湃与激情.读一本好书就像酷热的夏天遇到了浓荫,在你孤芳自赏时,给你浮躁的心灵泛起轻爽的凉风.读一本好书,就像迷途的航船遇到了航标灯,让你高扬理想的风帆,驶向人生的旅程!
一本本好书伴我度过了十几个春夏秋冬,一本本好书伴我迎接灿烂的明天.好书伴我成长.读书不在三更五鼓,用功只怕一曝十寒”.与好书为友,以好书为鉴,未来的日子里,我会在书香的陪伴下继续阔步前进!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