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酷视_酷视英文cool直译来的,那在古代时,我很好奇,谁能解决...[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酷
kù
〈形〉
(形声.从酉(yǒu),表示与酒有关,告声.本义:酒味浓;香气浓)
同本义 [strong]
[酒]酷烈馨香.——曹植《七启》
芬芳沤郁,酷烈淑郁.——司马相如《上林赋》
残暴;苛刻 [cruel]
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王冕《伤亭户》
刑罚暴酷,轻绝人命.——晁错《举贤良对策》
妃性酷虐,常手镣数人.——《晋书·贾皇后传》
又如:酷滥(滥用残酷的刑罚);酷评(苛刻的评论);酷惨(残暴,惨酷);酷偿(残酷报复);酷能(以严刑酷法为能);酷吏(滥用刑法残害人民的官吏)
悲惨;痛苦 [miserable;painful]
吴人仿子胥之冤酷,皆为立祠.——《三国志》
又如:酷杀(惨死);酷裂(因痛苦而肠断);酷楚(痛楚)
酷
kù
〈副〉
极,非常 [severely;very]
酷似其舅.——《晋书·何无忌传》
又如:酷尚(特别喜好);酷类(即酷似,非常相似);酷痛(极悲痛);酷贫(极其贫困);酷薄(极端刻薄)
酷
kù
〈名〉
灾难;困苦 [catastrophe;hardship].如:酷祸(惨祸)
惨痛,痛恨 [hate bitterly]
含酷茹恨,彻于心髓.——《颜氏家训·文章》
酷
kù
ㄎㄨˋ
残忍、暴虐到极点:~刑.~吏.残~.严~.冷~.~滥.~虐.
极,甚,程度深:~暑.~热.~寒.~爱.~似.
郑码:FDMJ,U:9177,GBK:BFE1
笔画数:14,部首:酉,笔顺编号:12535113121251
其他回答
残暴
《史记·酷吏列传》中的酷就是这个意思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及字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1、追赶上,抓住.及,逮也.——东汉·许慎《说文》
2、至,达到.及,至也.——《广雅》
3、待,等到.及日中则如盘盂.——《列子·汤问》
4、遭受.铁铦短者及乎敌.(及乎敌,被敌所伤,极言战争之激烈.)——《韩非子五蠹》
5、比得上,能与……相比.徐公何能及君也?——《战囯策齐策》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韩愈《师说》
6、连累;关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汉书李广苏建传》
7、通“给”.供应.然则大囯内款,小囯用尽,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介】 趁.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又如:及今(趁现今之时);及蚤(趁早.蚤:通“早”).【连】 和,与.洄曲及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 洄曲及四境.扣其乡及姓字.——明·魏禧《大铁椎传》 音乐及诗歌.——蔡元培《图画》 又如:孔子及门徒.【副】 1、表示反问,相当于“岂”.先君之败德,及可数乎?——《左传》 2、表示频率,相当于“又”.儿宽家贫,当为弟子都养;及时时间行佣赁,以给衣食.——《史记》 3、表示程度,相当于“极”.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笔.——《水浒全传》
问题2:距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1、至、到
2、距离
3、通“拒”,抗拒,抵抗
4、通“巨”,大
5、通“讵”,难道
问题3:者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常见含义
[2]备注:加粗例句为中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例句
代词
[3]1.同【现代汉语解释】助词1 例:①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塞翁失马》 ②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③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④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⑤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触龙说赵太后》 2.用在名词后,相当于“.这个人” 例: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愚公移山》 ②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3.用在时间词后面,表示“.的时候” 例:①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明夷待访录》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4.放在数词之后.例:①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②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助词
1.用在假设复句或因果复句中表停顿,以提示下文.例: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曹者,与此案同!——《资治通鉴》 2.放在疑问句末,表示疑问.例:何者?上下之分也.3.与“若”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或单用,表示比拟,相当于“.的样子”、“.似的”.例:①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 ②言之,貌若甚戚者.——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 4.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构成“者...也”的结构.例:陈胜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生僻/不确定含义
1.(不确定,虽然许多版本异译为该含义,但《古汉常用字典》中查不到,可能与助词中的含义1相同)放在主语之后,引出原因.例:①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在也.③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④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2.(不确定)助词,放在假设复句中,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的话”.例:①入则无法家弗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②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3.(不确定)放在陈述句末,表示陈述结束.例:①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②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4.(生僻含义)通“也”:----《韩非子·八经》:“任事也无重……处官也无私.”[4]《说苑·政 也理》:“鲁无君子也,斯焉取斯.”也均作“者”义解,而见古书中“者”“也”可互用.
问题4:“次”在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能给个句子吗
问题5:“与”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语文科目]
(--)yu上声
【与】:(金文)字形从口,从臼下面写一个弄字底(举起的意思),从与.小篆从臼下面写一个弄字底(举起的意思),从与(一勺为与).均为【会意】.
【本义】:赐予,给予:赠与|赐与|与人方便|交与本人
【转注】:①助,支持:与人友善②友好,交往:与国(相好的国家)|此人易与|彼此相与③介词,跟,同:与众不同|与世长辞|与虎谋皮4.连词,和:与君歌一曲
【转注】yu 去声 ⑤参加:参与|与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