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张钫简介_张钫为什么要写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因为作者想借季羡林的谈话教育大家多读书,读好书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张钫的代表作有哪些
1、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主要作品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 《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画》 《我喜欢做梦》 《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
问题2:有谁知道张钫的作品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除外)
等 待 荷塘——论金庸武侠作品《笑傲江湖》 天坛公园 梦的世界——论漫画 我喜欢做梦 那大片、大片的四叶三叶草
问题3:张钫简介
张钫(1989-)原名张苒,笔名张苗,2003年5月改名张钫.1989年1月12日出生于北京.现就读于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初中部,今年报考人大附中高中部. 张钫
[1] 张钫出生于一个文学艺术世家,她的父亲是一位著名报告文学作家和诗人,母亲是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教授.受家庭环境的熏陶,张钫自幼对文学、美术等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趣.从幼年时期起,她就在巴金、冰心、胡絜青等文学大师的关怀下成长. 2001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中记录了她与巴金、冰心、季羡林、臧克家、丁聪、王蒙、胡絜青等当代著名文学艺术大师们的一次次精彩的对话,发行了好几万册,在海内外引起相当的轰动.全国几十家电视台和重要媒体,对其做了专题报道. 2003年,受香港《明报》出版社的邀请,她和另外三位内地小作家与文学巨匠金庸先生在香港会面交谈,被港人戏称为四小侠和查大侠“香江论剑”.会谈后,《明报》出版社出版了繁体版的《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书内增加了她的近作:《我眼中的人大附中》、《艺术家散论》、《荷塘》等文章,在海内外继续引起一定的轰动. 去年夏天,她的一篇采访季羡林先生的文章,被选入新编九年中的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材第2课;她还是全国的十佳小记者;从小学到初中,曾多次获得市、区作文及美术方面的奖项.
问题4:仿写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语文科目]
时 间:2009年9月20日
地 点:在家里
刘伊凌:您最近读了什么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爸 爸:最近我在看《多读书》这本书.它的主要内容是提倡人们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刘伊凌:您小时候是怎样读书的,是不是很艰苦?
爸 爸:那时,经济还不发达,晚上经常断电,我只能用煤油灯照亮读书,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有电灯可以读书,所以你要懂得珍惜,好好读书.
刘伊凌:您认为读书对你有怎样的好处?书是不是你的好伴侣?
爸 爸:书是我终生的伴侣.一天如果没有读书,就好像吃不饱饭,睡不足觉,我就会感到没有精神,会很空虚.
刘伊凌:您对《多读书》这本书有什么感受或启发?
爸 爸:读书一定要心到、眼到、口到,还要勤做笔记.只要是爱读书的人都是这样做的,不信,你试试!
问题5: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语文科目]
、查资料
季羡林: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他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权威人士)
二、题目解析
题目是《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小苗”是谁?“大树”是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答:“小苗”指的是小学生苗苗;“大树”指的是大学者季羡林.之所以这样称呼他们,是因为:“小苗”暗指正在成长的幼苗,就好像小学生一样,还很幼小,等待着长大.“大树”暗指已经果实累累、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就好像已经取得丰硕成果的季羡林先生一样.两个人不论从年龄、经历、成就来看,相差悬殊,但正是这样的对比,使得本篇访谈录更加有趣,引人入胜.
三、初读课文
文章的文体是访谈录.同学们是第一次接触到这种文体,它的特点就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这篇访谈录如实记录了两个人的对话内容,文字全部是口语表达而不是书面语,读的时候注意二人的口气和说话风格,思考人物的性格特点.
本文的第一自然段位于时间、地点之后,即“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为第一自然段,全文共15个自然段.
四、本课生字
彭 注意左边的最下面一笔是“提”,偏旁是右半部分的“三撇”.
由于是姓氏,组词:姓彭 注意:不能组人名.
侠 组词:侠客 大侠 蜘蛛侠 蝙蝠侠……
同音形近字:峡/狭/硖 三峡/狭窄/峡石
嗯 注意“恩”上部是个“因”,不要写成“田”.
多音字,读音有:ňg ńg ňg ń ň共5个,发音方法为鼻音.
不易组词.
五、需要解决的问题:
1、季羡林先生对于读书有哪些见解?
答:(1)要想写好文章,要多看闲书(“闲书”指的是课外书,主要是拥有文学价值但并被列为教材的书,漫画什么的绝对不算);
(2)要做到“三贯通”——中西贯通(学好外语)、古今贯通(背古诗、古文)、文理贯通(不偏科).
2、季羡林对“闲书”的看法是什么?
答:季羡林支持看闲书,原文中季羡林说“我主张看闲书”.因为要把文章写好、写通顺,就应该多看闲书.
六、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由于课文中全是人物对话,所以主要从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季羡林:在语言表达上,可以看得出来季羡林虽然身为文学界的权威,但却没有一点威严,反而十分亲切幽默、平易近人,看得出他对下一代小学生十分的关爱.
苗苗:苗苗的语言十分的幼稚,也十分的可爱.(毕竟只是小学生)
七、访谈主要讨论的内容
1、苗苗谈论看闲书——季羡林主张看闲书
2、苗苗谈学习偏科——季羡林提倡三贯通
3、苗苗请教学外语——季羡林鼓励早学习、还要在小时候多背古诗、古文
八、重点词语
要求能够理解和应用:采访、鼓励、绿(lù)林好汉、一百单八将、滚瓜烂熟、偏科、贯通、母语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