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_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人类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才导致这样的恶果
其他回答
(一)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
罗祖德
①洪涝灾害的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降水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集中程度,我们称其为上界面;二是地表对过多的水的蓄、泄、堵的容量和能力大小,我们称之为下垫面或地生态。一旦暴雨骤降落或梅雨连连,降到地表的水超过了蓄水的容量和排水的能力,河、湖有没有足够高和坚固的堤坝保岸拦水,于是河湖横溢,导...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我国为什么洪灾频繁 本文属于____(类型)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文章第4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说明.根据文章“天灾八九是人祸”的观点,说说哪些“人祸”导致近些年来我国[语文科目]
答案:
1、事理;逻辑顺序.
2、① 举例子,文中举了太湖流域的例子.② 列数字,“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 条,现在只剩下219 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 条”.
3、人类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才导致这样的恶果.
① 滥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山地蓄水功能大减.
② 围湖造田,侵河成地,湖泊河流面积日益缩减,蓄水量大减.
③ 拦河作坝,河流泄水不畅,泄洪能力锐减.
④ 人类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破坏力越来越强;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人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
问题2:近年来我国洪涝为什么如此频繁呢?作用是什么?[语文科目]
你是要那个阅读的答案吧!
答案:1、事理;逻辑顺序.(每空l 分,共2 分)
2、① 举例子,文中举了太湖流域的例子.② 列数字,“太湖原有泄水河道300 条,现在只剩下219 条,其中具有泄排水功能的仅54 条”.(每种说明方法及举例l 分,共2 分)
3、人类不恰当地干预了自然,才导致这样的恶果.
① 滥砍乱伐,水土大量流失,山地蓄水功能大减.
② 围湖造田,侵河成地,湖泊河流面积日益缩减,蓄水量大减.
③ 拦河作坝,河流泄水不畅,泄洪能力锐减.
④ 人类活动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导致全球气温上升,造成台风明显北移,台风登陆我国沿海地区的频度、强度大为增加,破坏力越来越强;温室效应造成的气温上升,还会促使南北两极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引起全球海面上升,这就提高了河流的基准面,增加河流泄水人海的难度,加剧了内涝的产生.(3 分,每点1 分.写出3 点即可)
问题3: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具体治理的方案有哪些?
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1,水土流失 防洪方案: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河道整治.
2,天然湖泊面积减少,蓄洪能力下降 防洪方案 :退田还湖.
3,降水量大且集中 防洪方案:多建分洪,蓄洪工程.
此外,针对其其他情况,还可以:大力宣传,使人们树立保护长江的意识;加快保护长江的立法工作
一、洪水和洪水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本区域洪水主要类型
洪水是一种自然水文现象,指江河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洪水的形成往往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按地区可分为河流洪水、暴潮洪水和湖泊洪水等;按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冰凌洪水、雨雪混合洪水、溃坝洪水等六种.当洪水威胁到人类安全和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并造成损失时,就形成洪水灾害.
本区域主要为暴雨洪水,一般由较大强度的降雨而形成的洪水.按暴雨的成因可分为雷暴雨洪水(也称骤发暴雨洪水)、台风暴雨洪水和锋面暴雨洪水.此外,溃坝洪水、山洪和泥石流也多由暴雨引起.
二、山洪灾害的成因及气象因素
山洪灾害与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其致灾因素具有自然和经济社会的双重属性,具体表现为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降雨量及降雨强度、地形地质及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
影响山洪灾害的气象因素:(1)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它的位置、强度和活动直接影响着夏季大陆上的降雨.稳定少动的副热带高压西北侧边缘常常形成长时间、高强度、大范围的暴雨洪水.1999年瓯海发生的“9.4”洪灾持续性强降雨,即是副热带高压偏强、稳定少动的结果.(2) 锋面雨.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空气相遇时,形成一条温度和湿度高、密度小,被冷空气抬升到高空,形成锋面降雨.(3)切变线影响.高空风声上风向的不连续线称为切变线(如西南风和东南风之间,或偏南风和偏北风之间).切变线附近上升运动强烈,容易发生强降雨,暴雨区大多分布在切变线附近区域里.(4)低涡.高空天气图上气压比四周低的旋涡,称为低涡.影响我国的低涡常由西风带延伸槽切断而成,或气流经特定地形后产生.按照地区分为华北低涡影响而成.(5)气旋.气旋指地面气压比四周低的区域即低气压.在气旋中心,由于冷暖空气相互作用,常有大雨或大暴雨出现.(6)台风.台风是形成暴雨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台风”是在西太平洋热带海洋上生成的,直径约为几百公里的暖性涡旋.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涡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小于8级(即风速为13.9 m2/s~17.1m2/s)时,称“热带低压”;风力达8级~9级(即风速为17.2m2/s~24.4m2/s)时,称“热带风暴”;风力达10级~10级(即风速为24.5m2/s~32.6m2/s)时,称“强热带风暴”;当中心风力达12级(风速在32.7m2/s以上)时,称“台风”.台风登陆时风大雨急,如深入内陆后与中纬度西风带系统相互作用,则会发生强暴雨过程,以致发生灾害性暴雨洪水和山洪灾害.
三、山洪灾害频发的原因及特点
山洪灾害频繁发生,首先同气候和地理条件密切相关.我国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点,冬季吹北风,空气干燥;夏季吹南风,空气潮湿,雨季多发生在这个时期.概括地讲,山洪灾害频繁发生主要是受季风气候影响,有以下三下方面的原因;(1)降雨时间集中,强度大.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气候控制,全年的降水量大部分集中在夏季湿润高温时期,且多以台风暴雨形式出现,6月~9月雨量占正常年降水量的60%~80%,而且往往又集中在几次暴雨过程中.(2)季风雨带的季节性位移导致降雨地域的阶段性稳定.夏季风始于5月,由南向北推进,相应有三个雨季,即华南雨季(南方各省,4月~6月),江淮梅雨季(长江中下游各省,6月中旬至7月中旬)华北东北雨季(华北及东北各省,7月中下旬至8月),此时季风到最强盛.9月以后,季风减弱并南撤,雨带也逐渐南退,10月以后,季风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其次夏秋频繁的台风活动,也是形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台风沿海登陆后,一般在300N~350N附近转向北上,风速逐渐减缓形成低压,若与北方冷空气结合,就可能形成大范围的暴雨洪水和山洪灾害.另外,广大干部群众防灾意识不强,大面积的开矿、采石、筑路、挖渠等活动影响山体稳定,开发项目的建设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也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原因.
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突发性强,预测预报难度大;二是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三是季节性强,频率高;四是区域性明显,易发性强;五是范围集中,灾后恢复困难.
四、山洪灾害预防措施
(一)要科学预测及时预报
今年,山洪灾害来势凶猛,从5月31日到6月10日短短的11天,湖南、贵州、黑龙江相继发生暴雨山洪灾害,造成严重损失.山洪灾害突发性强,防御难度大,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以防为主,认真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合理地谋划防治对策、方案以及防御应急预案,科学防御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在雨季来临前,水利、气象、水文等部门应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作,做好雨情、水情的预测工作,及时作出强降雨和洪水预报,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和地质灾害防治的主管部门及有关单位,遇紧急情况要以最快速度通知到各有企事业单位和广大群众,有险情征兆时提前组织群众转移,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二)加大宣传力度,普及防灾常识
预防山洪灾害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加大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和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普及工作,要把这项工作抓实、抓好,真正普及到每个村和每位村民.增强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能力和意识.让群众用科学实用的防洪知识来避灾、救灾,这是最好的手段.群众有了自我防护意识,了解了山洪形成的原因,了解了山洪的特征,就会提高警觉性.各村要明确突遇洪灾时的撤退路线等一系列自救工作.
(三)加大执法管理,规范工程建设
首先要规范山区建设,避免因开矿、采石、筑路、挖渠等活动影响山体稳定,人为造成山洪地质灾害隐患.另外要加强山区城镇和居民点建设管理,避免把房屋修建在山洪灾害易发区、沿河(溪)低洼地带等危险区域,切实减轻山洪灾害损失.
(四)建立完善预警体系
首先要落实防灾巡查员,利用山塘水库巡查员这人力资源,加强对他们进行山洪灾害的相关常识及预警报告知识培训,配备相应的通信工具,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防灾知识,拥有能够及时沟通联络的工具.其次,各巡查员在发现突发短历时暴雨和山洪灾害时,要立即向当地(或上级)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和下游群众报警.当地(或上级)政府及其防汛防旱指挥部接到报警后,立即会商,及时启动预警预报体系和防灾预案,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应急措施.从而为紧急撤离群众、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救灾工作取得主动权,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
(五)加大水保工作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降低山洪灾害发生
首先要加强对在建工程的在建工程的监督,若在建工程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就会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只有切实加强监督,促使建设单位按水保方案做好水土保持工作,才能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其次要恢复山区被破坏的植被,提高山区雨水涵养能力,减慢降雨后形成地表径流的速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工作,尽最大的努力降低山洪灾害的发生.
问题4:说一说导致长江洪灾频发的原因有哪些?并比较这些原因的相对重要性
1、长江流域年降水量大,且多集中于夏季;
2、长江支流多,在降水多时,支流水都汇于主干河道使长江压力变大;
3、人为的围湖造田,使长江流域的湖泊调蓄能力下降
相对最要的还是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从古至今就是这样的,现代我们在长江建设了很多水利工程,但长江洪灾依然频发,所以按上中下游河段的自然状况不同,分别采取相应的办法综合治理,严格制止围湖造田,还要大力的退耕还湖.
问题5:我国南方地区频发水灾的原因是什么
云南的上游植被破坏厉害,制浆工业规模太大,看看前几年南方周末上报道的砍天然林,种植再生林,强行上马大规模纸浆一体化,导致森林蓄水功能缺失,这是天灾,更是人祸.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