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堂课主要分享的是碳酸氢铵的化学式,以及碳酸氢铵的化学特性和化学原理及相关资料等。
最佳答案:碳酸氢铵的化学式 NH4HCO3。
碳酸氢铵实验
碳酸氢氨相关知识
教学可以从复习有关元素名称、符号、原子量的涵义;复习学过的一些单质、化合物的组成等知识入手,导出化学式。并向学生举例,指出只根据物质的名称尚不能确切地知道一种物质的组成。而化学式能简明地表示物质的组成,为学习和研究带来方便,更因为它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所以是国际通用的,借此激发学生学习愿望。
无论是教师讲述,还是佈置学生阅读课文展开讨论,都应强调化学式并不是凭空写出来的,而是前人经过多次的精密实验,测定其组成然后再经过推算得出来的。教学应该紧张抓住以下几点:
1.写化学式要确实知道这种物质是由哪种或哪几种元素组成的。
2.组成这种物质的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多少?
3.表示化合物的化学式中元素符号排列顺序规定。
4.表示原子数的角码书写部位。
5.化学式的读法。
由于本节课尚未涉及化合价的知识,因此有关化学式的读、写只能靠“背”,而缺少联想记忆的因素。教学要精讲、勤练,抓规律、作示範;分析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缺陷和错误的原因,跟学生一起研讨弥补和订正的办法,活跃课堂气氛,化枯燥未生动活泼。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从笔记本、课本中找出、列出所有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名称,描述其色、态或其他的物理性质,再写出和读出其化学式,说明组成各物质中个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应记忆的化学式的读、写要求是:“正确”、“规範”、“熟练”,并尽可能做到,一见到化学式就能立刻联想到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物质的一些性质。
此外,为了帮助学生熟悉和记忆化学式,在试剂瓶上也要注明化学式。
根据化学是可以计算物质的式量、计算组成物质各成份元素的质量比和质量分数,这些在计算技能上只需要简单的四则、比例和百分数的运算,对初中学生来说,显而易见应该是没有看难的。其所以在这类计算中发生错误,除去粗心的原因外,主要是对化学式的真实涵义,对化学式中的符号、係数、右下角码等的意义还不甚理解的缘故。补救的唯一办法就是分析、体会和及时强化。
有关化学式计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到,化学式主要是通过实验测定(并验证)而得来的。根据化学式的各种计算练习,主要是为了学会化学式在化学计算上的具体运用。教材给出的习题显得少了一些,课上、课后和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加以补充。当然,习题的分量和难度应该因材施教地有所选择。
例如,在课本例题计算化肥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后,可以补充以下例题:为满足生产需要,要使每公顷地增加2千克的氮元素,问在50公顷地上应施加硝酸铵废料多少千克?
[解]根据前一步计算已知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5%,则每公顷地上应施硝酸铵废料质量爲:
2千克÷35%=5.71千克
50公顷地共应施硝酸铵的质量爲:
5.71千克/公顷×50公顷=285.5千克
又例如,依上题若改施碳酸氢铵(NH4HCO3),问需碳酸氢铵肥料多少千克?
[分析]碳酸氢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则每公顷地上应是碳酸氢铵废料质量为:
2千克÷17.7%=11.3千克
50公顷地共应施碳酸氢铵的质量为:
11.3千克/公顷×50公顷=565千克
增加这一类补充题,是为了加深对物质化学式的理解和运用,加深对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认识。在练习题基础上可以总结几点:(1)这类计算如果不是专门求物质式量,则依化学式求式量的演算可以不必单独列式。(2)根据化学式可以求出各元素间的质量比和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在运算过程中质量单位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要求前后统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