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堂课主要分享的是铁粉的化学式,铁粉的化学特性和化学原理及相关资料等。
最佳答案:铁粉化学式 Fe。
铁粉的相关实验
一、实验目的:
观察暖暖包用前与用后的差异,并且藉由各项实验分界出暖暖包的所有成分。
二、实验器材:
蒸发皿、酒精灯、三脚架、陶瓷纤维网、磁铁、试管、试管夹、漏斗、氯化亚钴试纸、载玻片、表玻璃、针筒、滤纸
三、实验步骤:
先用一张纸包住磁铁,在用磁铁吸出暖暖包中所含有的铁粉。
再利用食盐溶于水的性质,将滤纸折成四分之一后展开放入 滤出的盐
漏斗中,接着把去除铁粉后的暖暖包粉末放入,最后加入水。滴出的水就是食盐水。然后把食盐水加入蒸发皿中加热,等水分被蒸发后,留下的就是盐份了。
把暖暖包粉末放入烧杯中,加热,烧杯中会有一些蒸气,用氯化亚钴试纸去测试,由于氯化亚钴试纸由蓝色变为粉红色, 加热中的暖暖包粉末 得知那些蒸气是水。
暖暖包中的粉末在纸上会有类似铅笔的痕迹,因此,暖暖包中可能也含有碳粉。
四、实验结果: 以氯化亚钴试纸测试烧杯壁上的液体蒸气
由以上的实验结果可以得知暖暖包的成分至少有1.铁粉2.盐分3.水分4.碳
五、讨论:
暖暖包的真正组成:铁粉、蛭石、活性碳、盐四种主要成分。另外还有珪藻土、水、木粉等。
铁粉、水、盐是造成暖暖包发热的主因。蛭石、活性碳则对暖暖包的发热影响不大。暖暖包发热的塬因为:(1) 燃烧是剧烈的氧化现象,而铁生锈是缓慢的氧化现象,同时都能产生热,因此选择用铁粉使暖暖包变热。而盐和水都是为了使铁生锈。不使用酸硷兴的物质而使用中性的盐是因为酸硷兴物质都容易伤害皮肤,且盐的解潮性强。活性碳具有很多微细的孔穴,能捕捉更多氧气,提高铁粉氧化速度,又可捕捉暖暖包随温度升高而蒸发的水分供继续作用。珪藻土:是保水性强让水不致于渗出。蛭石是绝热材料可增保温效果。
(2)蛭石及活性碳能够吸收水分,使得铁氧化后放热(反应方程式: 4Fe +3O2®2Fe2O3),而实验中蛭石及活性碳之所以非决定性因素,其由乃因一般市售之暖暖包并未含水,以便随时使用,所以需要蛭石及活性碳作保水剂。
误差塬因:实验器材不够精确或做实验时并没有特别注意某些小细节,因此会造成许多的误差。
.改进方法:以更精确的仪器来做或者多做几次以减少误差。
补充教材:
(1)暖暖包用完后的其他用途:
将用完的粉末以后只板等硬物包起来,因里面的铁粉成分,可以吸住磁铁,因此可以作为备忘录。
(2)蛭石:
蛭石是一种层状结构的含镁的水铝硅酸盐次生变质矿物,塬矿外似云母,通常由黑(金)云母经热液蚀变作用或风化而成,因其受热失水膨胀时呈挠曲状,形态酷似水蛭,故称蛭石。
蛭石的化学式为(Mg,Ca)0.7(Mg,Fe,Al)6.0[(Al,Si)8.0](OH4.8H2O)
蛭石按阶段性划分为蛭石塬矿和膨胀蛭石,按颜色分类可分为金黄色蛭石、银白色蛭石、乳白色蛭石。
蛭石塬矿经过高温焙烧其体积可迅速膨胀8-20倍,膨胀后的比重130-180kg/m3,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
(3)珪藻土:
珪藻土应该是日文说法,其实就是硅藻土。
硅藻土(diatomaceous earth)本身并不是一种土壤,人们可以从许多乾湖床中开採出硅藻土,这些硅藻土是由古代在湖水中或海水中成千上万的微硅藻死亡以后沉淀到湖床或大海床的底部而形成,由于地壳变动浮出地表,开採后碾成粉末即为硅藻土。
六、参考资料:
《苏教版化学教科书》
七、暖暖包使用前与使用后的差异:
颜色:(1)使用前:黑色
(2)使用后:咖啡色—塬因à因暖暖包中的铁粉生锈,因此会变成咖啡色。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