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菊花散_菊花散发着香味(把句子表达得更生动)[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漫山遍野的】菊花散发着【浓烈的】香味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描写菊花香味的诗句
1.唐·太宗《赋得残菊》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2.唐·黄巢《不第后赋菊》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唐·李商隐《菊花)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4.宋·朱淑贞《菊花》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
问题2:描写菊花香气的句子 明天给我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味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题菊花
黄巢
飒飒西风满院栽,
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黄巢《咏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唐·黄巢《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宋·朱淑贞《菊花》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粲粲滋夕合,英英傲晨霜.
问题3:描写菊花香味的句子(不要诗句)里面要有描写香味的比喻句、拟人句[语文科目]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儿上短下长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一垂,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有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娇媚的花瓣借着阳光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风翩翩起舞.啊,朵朵奇姿异彩的菊花里不时飘出缕缕袭人的清香;那花犹如浪,那香犹如风,整个公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瞧,那一盆菊花,白里透黄的花瓣细长细长的,黄里透红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原来这一盆是“白马追凤”,真是名副其实呀!这盆花的左边雪白雪白,像白色的骏马,右边金黄金黄的,像一只五彩的凤凰,一白一黄,一左一右,十分惹人喜爱.
秋天,野菊花开了.在山坡上,在竹林边,在篱笆下,在大路旁,野菊花随处可见.它们大都是一丛丛、一簇簇地生长在一起,可合群了.它们全身金黄,许多细长的花瓣簇拥着花心,从不分开.野菊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绿叶衬着黄花,黄花映着绿叶.野菊花可香了,每当花苞开放,一股浓郁的香味顿时散发出来.{[csc:pagelist]}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这儿一簇,那儿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在花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路边隔几步就摆着一盆菊花,连假山都摆满了.有爬山菊、黄金菊……有的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菊花的种类繁多,有的朵大,有的朵小,有的瓣是卷的,有的瓣是直的.颜色也不一样,白的像雪那样晶莹闪亮,黄的像金子那样耀眼,还有藕荷色的,更显得娇嫩可爱.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平时看惯了美景的我,两眼充满了饥渴,在小区中寻觅绿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错和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
沿石梯向山上走去,两边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它们有的三五朵开在一起,竞相争艳,像是几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好朋友呆在一起做游戏;有的躲在芭蕉树后,探出个小脑袋,仿佛害羞地和我微笑.
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野菊花绿色的茎又细又长.茎上的叶子很特别,好似一把绿色的小锯子,它好像是由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来的.茎的顶上总是托着一朵或几朵小黄花.花蕊是椭圆形的,黄里带点儿绿色.细细长长的花瓣均匀地围在花蕊周围.每当花苞开放,一股浓郁的清香顿时散发出来.
菊花是秋天的象征,它生在清冷的秋天,却开得轰轰烈烈,令我十分喜爱.菊花种类繁多,有银针、紫矛、金绣球……今天我向大家介绍菊花中的“精品”.
首先出场的是银针,它的花瓣不仅纤细,而且秀长,颜色通为白色,远远望去,那细细长长的花瓣好似一根根缝衣针,银针这个名字,就是由此得来.
接着是紫矛.紫矛,顾名思议就是紫色的长矛呗!的确,紫矛花瓣的样子与古时打仗用的长矛没有多大差别.当你静静地望着它时,它那长长的花瓣向外伸展,好随时准备打仗似的.
下面是美丽的金绣球,它的花瓣非常饱满,而有许许多多,你怎么数也数不过来,它们好像是兄弟姐妹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像是一个美丽的绣球.
鸳鸯菊也是菊花中的“精品”之一,它的花瓣像一根根粗线,分成两种色彩,这两种色彩紧紧依偎在一起,像是一对亲密的夫妻.
菊花有它美丽的外貌,高贵的气质,我爱菊花.
秋姑娘给万物换了一套服装——华贵的秋装.秋天,正是菊花大显身手的季节,无数朵菊花在那炫耀它的美丽.菊花的美从东传到了西,又从南传到了北,好不热闹!
我曾在奶奶家的山坡上看过一种野菊花,也听过奶奶介绍过它.野菊花是一种普通的花,它开着黄茸茸的花瓣,小小的绿叶衬托在它那小小的黄花朵上,好看极了!它花开得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它没有迷人的芳香,更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但它的生命力很强,且花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奶奶说:“野菊花有消毒止痛止血的功能,能清热败火,治感冒,还可以泡甜美的菊花茶呢!”
菊花的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白得像雪,黄的似金,粉得若霞.那别有特色的龙爪菊更是像无数缕喷泉,又像是小姑娘的卷发,楚楚动人.
银针花的花瓣与众不同.顾名思义,花瓣长得像针一样细,而且是白色的.银针像一位老奶奶的白发,但似乎不是那么老,充满活力,给人一种青春的感觉.
紫矛的颜色是我最喜爱的了——紫红色.我很欣赏这种颜色,这种颜色让我看了很舒服,打心眼儿里开心.它的花瓣张牙舞爪,好像在干什么似的,威风凛凛,但又觉得刚中带柔,柔中带刚.
我国的菊花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我喜欢他们,对他们充满了浓浓的情意!
深秋时节,百花凋谢,惟有那菊花含笑怒放,真乃花之豪杰.
菊花原产于中国,后来被外国人所发现,流传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花卉之一.菊花一般用扦插繁殖,也可以嫁接或播种繁殖.因为菊花品种繁多,所以也分三六九等的,如按开花的时间分,可大略分为早菊、秋菊、晚菊;按花朵半径大小,可分为大菊、中菊和满天星的小菊;按花型可分为单瓣型、复瓣型、扁球形、正型……
在我们的生日中,经常看见的菊花有“全绣球”、“紫予”、“银针”等等,这些菊花五彩缤纷,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彩.
在一簇火红的小雏菊里,有几株可爱的“金绣球”.这此“金绣球”的茎粗壮挺直,叶子肥大稠密,呈墨绿色,有大有小重叠在一起,好像一张张孩子的笑脸用好奇的大眼睛四处张望.看着这个似曾相识的世界;又像一个个美味的狮子头,散发出扑鼻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
现在,由于科技猛发展,菊花家族谱里又有一位新同志,那就是可以食用的菊花.你摘下一片花瓣,放在嘴里,一开始有一点苦,后面又有一种甘甜让你陶醉,而且还可以观赏,做出来菜美可口,还很漂亮.
我爱菊花,我爱美丽的秋菊!
菊花是深秋中最绚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秋天的象征.
我们常见的菊花有银针、紫矛、金锈球、鸳鸯菊等,这些菊花都各有各的特点.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鸳鸯菊”.它一边黄一边红,黄的灿烂,红的热情,黄得像月光,红得像太阳被人切去一半.这两种颜色搭配是那么得和谐、融洽.
那紫矛,深绿的叶子衬托出紫红色的花瓣,那长长的花瓣真像一杆杆长矛向四面散开,矛端呈钩状向上伸展,给人一种向上的感觉.
金锈球的茎虽不粗,却能抵住冷酷无情的寒风.金绣球的叶子从远处望去,好似一只只小鸭子的爪子.仔细一看,整个的叶片上布满了细细的叶脉,好像奶奶手上那一道道细细的手纹.金绣的花是黄色的,重重叠叠、团成了一个锈球,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给人一种亲切、祥和的感觉.
银针的花朵像染了头发的姑娘,那花瓣像一根根松针,还像张牙舞爪的爪子.花的颜色白白的,给人一种纯洁、清爽的感觉.
问题4:谁有有关菊花的诗句,或者形容菊花的成语急.[语文科目]
菊花诗
菊花诗十二题,咏物兼赋事.题目编排序列,凭作诗者挑选.限用七律,不限韵脚.诗作皆署“雅号”,即:“蘅芜君”(宝钗)、“怡红公子”(宝玉)、枕霞旧友”(湘云)、“潇湘妃子”(黛玉)、“蕉下客”(探春).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冷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迟.
谁怜我为黄花瘦,慰语重阳会有期.
[注释]
1.蓼——水蓼,花小色红,聚集成穗状.苇——芦苇,花白.蓼红苇白时菊尚未开.诗中以菊拟所“忆”之人,所以说“抱闷思”、“断肠”.
2.旧圃——去年的花圃.秋无迹——即花无迹,修辞说法.
3.梦有知——谓唯有梦中能见,亦为写“忆”.
4.“念念”句——意谓秋雁北归南飞,勾起自己无限想念之情.因传说雁能带书传讯.
5.寥寥——寂寞空虚的样子.砧——与兴秋思有关,参见宝玉《咏白海棠》诗注.迟——不尽.
6.为黄花瘦——黄花,菊花.语借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自己孀居愁绪的《醉花阴》词“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用意有所不同.
7.重阳——阴历九月初九.古人以九为阳数,二“九”相重,所以叫重阳,亦称重九.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登高赏菊的习俗,所以说是相会之期.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注释]
1.淹留——滞留住.这句说,不必为了饮酒或身体病弱而留在家中.
2.何处秋——即何处花,修辞说法.“谁家”、“何处”都为了写“访”.
3.蜡屐——木底鞋.古人制屐上蜡.语用《世说新语》阮禹“自吹火蜡屐”事.表示旷怡闲适.又古代有闲阶级多着木屐游山玩水.得得,特地,唐时方言.
4.冷吟——在寒秋季节吟咏.
5.解——懂得,能够.
6.“休负”句——不要辜负我今天的乘兴游访.挂杖头,语用《世说新语》阮修“以百钱挂杖头,至店,便独醉酣畅”事.这里取其兴致很高的意思.又重阳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处处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和井径绝尘埃.
[注释]
1.移来——指把菊苗移来.
2.不期——未曾料想到.
3.秋色——指菊.
4.酹——洒酒于地表示祭奠.这里只是对着菊花举杯饮酒的意思,与吟诗一样,都表示兴致高.寒香,指菊.下一首“清冷香”意同.《花史》:“菊为冷香.”
5.泉溉泥封——用水浇灌,用土封培,是种菊的技术.
6.好和——须和.井径——田间小路,泛指偏僻小径.这句意思是说让菊花跟它所在的小路一起都与尘世的喧闹隔绝.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注释]
1.科头——不戴帽子叫科头.这里借用来说不拘礼法的样子,与下联“傲世”关合,取意于唐代诗人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科头箕踞(抱膝而坐)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2.傲世——菊不畏风霜,冒寒开放,有“傲霜枝”之称.
3.知音——知己朋友.典出钟子期听伯牙弹琴能知其心意的故事.见《列子.汤问》.
4.荏苒——参见林黛玉灯谜诗注.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注释]
1.供菊——将菊花插在瓶中,放在房间里供观赏.
2.喜堪俦——高兴菊花能作伴.
3.“几案”句——即 “婷婷点缀几案幽”.婷婷,指菊枝样子好看.幽,说因菊而环境显得幽雅.
4.“隔坐”句——即一座之隔而闻到菊花的香气.三径露,指菊,修辞说法(与下句“一枝秋”相对),用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意.“三径”原出处参见前清客《兰风蕙露》对联注.“香分三径露”,是说菊之香气从三径分得,与下句“一枝”一样,正写出“供”字.
5.霜清——仍是修辞说法,指菊花清雅.纸帐来新梦——房内新供菊枝,使睡梦也增香.因纸帐上多画花卉,而真的菊自然大大超过所画的花,所以及之.《遵生八笺》:“纸帐,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拆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6.“圃冷”句——书中黛玉说:“据我看来,头一句好的是‘圃冷斜阳忆旧游’,这句背面傅粉;‘抛书人对一枝秋’,已经妙绝,将供菊说完,没处再说,故翻回来想到未折末供之先,意思深远”圃冷,菊圃冷落.斜阳,衰飒之景.旧游,旧时的同游者、老朋友.
7.“傲世”二句——说自己也与菊一样傲世,并不迷恋世上的荣华富贵.春风桃李,喻世俗荣华.淹留,这里是久留忘返的意思.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释]
1.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 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2.欹——这里通作“倚”.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3.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4.口角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5.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参见薛宝钗《咏白海棠》“欲偿白帝”注.“素”在这 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6.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7.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
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
莫认东篱闲采掇,黏屏聊以慰重阳.
[注释]
1.“诗余”二句——谓诗后戏笔画菊,乃乘一时之逸兴不经意所作,岂是存心绘画、苦苦构思而成?丹青,指绘画所用的红的青的颜料,亦作画的代称.较量,计虑,思考如何恰当.
2.“聚叶”二句——聚叶,把菊叶画得茂密,故用“千点”.攒,簇聚.花由好多花瓣集合构成,故说“攒花”.霜,指代菊花瓣,故用“几痕”.国画中有泼墨、烘染等法,枝叶浓黑以烘托花姿.“泼墨”、“攒花”是画菊常用的话,如《画居逸品》记高濲“酒酣泼墨,写菊数本……寒香飘拂,凉风飒然.”菊花的不同画法则有“高顶攒瓣花”、“攒顶尖瓣花”、“攒心细瓣花”等名目.
3.“淡浓”句——对风前的菊花姿影心领神会,然后在纸上用浓淡来表现.有浓淡,才能密而不乱,才有远近掩映.
4.“跳脱”句——即“(戴着)跳脱之腕底生秋香”的修辞句法.跳脱,手镯的一种,用珍物连缀而成,又做“挑脱”、“条脱”.《全唐诗话》:“(文宗)问宰臣:‘古诗云:轻衫衬跳脱.跳脱是何物?’宰臣未对.上曰:‘即今之腕钏也.’”句中仅以字面与“淡浓”成对,对仗中多有此式.有人解为灵活,兼有此意.
5.“莫认”句——不要错认是真的菊花而随手就去采摘.说画得神态逼真.“东篱闲采掇”,语用陶潜著名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掇,拿取.
6.黏屏——把画贴在屏风上.慰重阳——重阳不得赏菊,以观画代之,可安慰一下寂寞的心情.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扣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虱病可相思?
莫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注释]
1.秋情——即中间两联所问到的那种思想情怀.因“众莫知”而唯有菊可认作知己,故问之.
2.喃喃——不停地低声说话.负手——把两手交放在背后,是有所思的样子.扣——询问.东篱——指代菊,见前诗注.
3.孤标——孤高的品格.标,标格.偕——同……一起.
4.为底——为什么这样.底,何.
5.虱——蟋蟀.可——是不是.雁、虱、菊都是拟人写法.
6.解语——能说话.在这里的意思是如果花能说话的话.语出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中唐玄宗把贵妃比作“解语花”事.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注释]
1.簪菊——插菊花于头上,古时风俗.《干淳岁时记》:“都人九月九日,饮新酒,泛萸簪菊.”又史正志《菊谱》叙曰:“唐辈下岁时记:九月宫掖间,争插菊花,民俗尤甚.杜牧诗曰:‘黄花插满头’.”
2.镜中妆——指簪、钗一类首饰,女子对镜梳妆时插于发间.这句说以菊插头,不要错认作是珠花.因男子也簪菊,并非为了打扮.
3.“长安”句——疑指唐代诗人杜牧,他是京兆(长安)人.其《九日齐山登高》诗有“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叹落晖”等句,与本诗中多以插菊、饮酒事并提相合.但“公子”“花癖”之称,总无可征,或是泛说京都风气.
4.彭泽先生——指陶渊明.参见前注.陶除爱菊外,也喜酒,任彭泽令时“公田悉令吏种秫(高粱),曰:‘吾尝得醉于酒足矣!”江州刺史王弘曾“留二万钱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又自酿酒,“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着之.”(南朝萧统《陶渊明传》)所以称“酒狂”.
5.三径露——指代菊.因说“露”所以用“冷沾”,这两句都形容簪菊.
6.葛巾——用葛布做的头巾.暗与陶潜“葛巾漉酒”事相关.九秋霜——指代菊.九秋,即秋天,意谓秋季九十日.秋称三秋,亦称九秋.
7.“高情”二句——意思说,时俗之人不能理解那种高尚的情操,那就让他们在路上见了插花醉酒的样子而拍手取笑吧.李白《襄阳歌》:“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儿童共道先生醉,折得黄花插满头.”这里兼取两者意化用之.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注释]
1.秋光——指菊影.潜度偷移——说菊花随着日光西斜而影子在不知不觉地移动.
2.“窗隔”句——意思是隔着窗子透出稀疏的灯光,在地上描下了浓淡不同的远近菊影.
3.“篱筛”句——竹篱好比筛子,透过月光的碎片,就像把明净精巧的菊花姿影封锁在里面.玲珑,空明的样子,又常形容雕镂精巧.
4.寒芳——指菊.留照——留下肖像,即留下影子.魂应驻——花魂应该也留在菊影之中,说菊影能传神.
5.霜印——指菊影.梦也空——影虽能传花之神,但毕竟是虚像,“梦也空”就是虚像的修辞说法.上句从花到影,这句从影到花,说法相反相成.
6.暗香——指菊,因写月夜花影,所以用“暗”.休踏碎——正点出“菊影”,影在地上,因珍惜,所以不愿踩它.程高本这三个字作“踏碎处”,句不可通,既已“踏碎”(影岂能踏碎?),怎么还说“珍重”呢?今从脂本.
7.“凭谁”句——赏菊与饮酒相关,已见前诗注.影子本来朦胧,加之醉眼迷离,看去就更模糊难以辨认了.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
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虱鸣.
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注释]
1.秋酣一觉清——秋菊酣睡,梦境清幽.
2.“和云”句——唐代张贲以“和霜伴月”写菊,今换一字,以写菊花梦魂高飞;以“不分明”说梦境依稀恍惚.
3.“登仙”句——说梦魂翩跹,仿佛成仙,但并非是羡慕庄子变作蝴蝶.庄周梦中化蝶事见《庄子.齐物论》.这里引“庄生蝶”是为了点“梦”.
4.忆旧——实即“梦旧”,诗题中“梦”字句中不出现是咏物诗技巧上的讲究.寻盟——表示结交友好,语出《左传》.这一联构思或受元代柯九思“蝶化人间梦,鸥寻海上盟”诗句的启发.
5.“睡去”句——意谓梦见归雁,依恋之心久久相随,直至它飞远看不见.
6.故故——屡屡,时时.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虱声切,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注释]
1.倾欹——指菊倾侧歪斜.
2.小雪——立冬以后的一个节气.
3.余香——实即“余瓣”.淡泊——指颜色暗淡不鲜.
4.离披——亦作“披离”,散乱的样子.
5.知再会——“不知能否再见”的意思.秋风——程高本作“秋分”,指季节说,两者没有多大差别.但倘若作者有所寓意,则一字之别含义不同.自汉武帝作过“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的《秋风辞》后,“秋风过客”就成了时光短暂、好景不长的代用语.为便于推究原意,今从脂本.
-------------------------------------------------
和属同一类型,都在花事吟赏上反映了当时的都城社会习俗和有闲阶级的文化生活情趣.
清代方浚颐曾记都门赏花情况说:“板乐寺之海棠,枣花寺之牡丹,丰台之芍药,十刹海之荷花,宝藏寺之桂花,天宁、花之两寺之菊花,自春徂秋,游踪不绝于路.又有花局,四时送花,以供王公贵人之玩赏.冬则……招三五良朋,作消寒会,煮卫河银鱼,烧膳房鹿尾,佐以涌金楼之佳酸,南烹北炙,杂然陈前,战拇飞花,觥摔交错,致足乐也.”小说中赏桂、赏菊,送海棠,以至冬日消寒大嚼鹿肉都写到了.王公贵人的种种乐事,完全是建筑在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特别是逼使广大农民过着饥寒交迫的痛苦生活的基础上的.彼此唱和,斗奇争新的咏物诗风摩一时,正是这种闲逸生活的反映.
菊花诗分咏十二题的形式,好像只是宝钗、湘云偶然想出来的新鲜玩意儿,其实,也完全是当时现实生活已存在着的一种诗风的艺术概括.与作者同时代人爱新觉罗·永恩(清宗室、袭封康亲王)的中就有“和崧山弟”的诗.其八咏诗题是“访菊”、“对菊”、“种菊”、“簪菊”、“问菊”、“梦菊”、“供菊”、“残菊”,几乎和小说中一样.崧山,亦即嵩山,是敦诚(他与敦敏弟兄二人都是曹霄芹的朋友)的好友永恚(上大下恚)的号.在他的中也有“访菊”、“对菊”、“梦菊”、“簪菊”、“问菊”等诗.可见,小说中的情节,多有现实生活为依据,并非作者向壁虚构.
和同类内容的大多数诗一样,它寄情寓兴的一面,还是值得注意的.
每首诗依然有选咏者各自的特点,
如薛宝钗的“忆菊”,就一味地是寡妇腔;
贾宝玉的“种菊”就归结为绝尘离世;
史湘云的命运,从她的“册子”上看,后虽一度“来新梦”,终究“梦也空”,未能“淹留”于“春风桃李”的美满生活.脂评“湘云是自爱所误.”(第22回)也与诗中所说的“傲世”相合;
林黛玉诗中“孤标傲世”、“幽怨’等,则更说得明白.我们既知已佚的后半部原稿中写她的死的那一回回目叫“证前缘”(脂靖本第79回批语),则“登仙”的寓意就同样清楚(第13回秦可卿停灵于会芳园登仙阁;第15回水溶道“逝者已登仙界.”);
从“残菊”诗看探春,可知她“运偏消”时,如菊之“倾欹”“离披”,境况也大不如前;“万里寒云”,“分手”而去,正是她远嫁不归的象征,所谓明岁再会,切莫相思等慰语,其用意也不过如同元春临别时所说的“见面是尽有的,何必伤惨?倘明岁天恩仍许归省,万不可如此奢华靡费了”那番话罢了.
林黛王所写的三首诗被评为最佳.如果作者只是为了表现她的诗才出众,为什么在前面咏白海囊时要让湘云“压倒群芳”,在后面讽和螃蟹咏时却又称宝钗之作为“绝唱”?原来作者还让所咏之物的“品质”去暗合吟咏它的人物.咏物抒情,恐怕没有谁能比黛玉的身世和气质更与菊相适合的了,她比别人能更充分、更真实、更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完全合乎情理.
黛玉三首诗中,“咏菊”又列为第一.由于小说里众人的议论,容易使我们觉得这首诗之好,就好在“口角噙香对月吟”一句上.其实,诗的后半首写得更自然,更有感染力.“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我们从林黛玉的诗中,又听到了曹雪芹的心声:它难道不就是作者写在小说开头的那首“自题绝句”在具体情节中所激起的回响吗?这实在比之于让林黛玉魁夺菊花诗这件事本身,更能说明作者对人物的倾向性.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5053.htm
问题5:形容菊花的句子[语文科目]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咏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共枯黄.
二
孤标不与百花同,浅淡芳香是性空.
酒亦闲温还寂寞,风因错拂自朦胧.
冰壶濯魄怜留白,玉骨横秋怨落红.
一瓣清寒匀瘦色,东篱夕照笑仙翁.
三
秋来不与百花妍,瘦尽清寒入楚天.
雨润流香茶外饮,霜栽彻骨酒中眠.
何须妩媚争如意,只教孤标任可怜.
一瓣芳心开淡薄,无边旧事上琴弦.
九月的天气,秋风已带来了寒意,百花园中多种鲜花渐渐的凋落.它们被无情的寒气所驱赶,告别了暂短的青春期,慢慢走向衰老.然而,只有少数花却在这时大显神威,昂首怒放了.菊花就是这少数花中的佼佼者.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最使人欣赏不够的是它那盛开着的鲜花.爬上山坡,走进公园,迈进庭院,那盛开于凋谢的百花丛中的菊花,散发出沁人的香气,置身于菊的海洋中,有谁的心不能被陶醉呢?你看它,五彩缤纷,落落大方,争芳奇艳.白的、红的、紫的,那成百上千的花啊,足有碗口大.片片弯曲的花瓣,团结紧密,显得高雅纯洁.万紫千红的菊花啊,你羞羞哒哒地低着头,显示出你特有的文静庄重,如火如荼的菊花啊,你不畏寒意,坚强不屈……
菊花,你给九月带来鲜艳,菊花,你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美感.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