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地的南面,天地没有把自然界的灵秀之气集聚于人而集聚于山石;流沙的西面,天地没有把自然界的灵秀之气聚集于人而集聚于鸿雁;近代以来,天地没有把浩然正气聚集于士大夫之流,而聚集于困窘饥饿的乞讨之人。
合肥有个叫张美之的人,家住在城北八十里的元潭。他有个女儿十五岁,同镇的一个叫马彦章的人来入赘。张氏二十八岁时,她的父母都死了,所生的两个女 儿也死了。张氏的公公马青芝的妻子早死,马青芝有三个儿子、两个士儿。三个儿子中,马彦章是老大,马彦章四十多岁的时候也死了。马彦章死的时候,马青芝的 另外两个儿子还很年幼,都依靠张氏养活;马青芝的两个女儿也要依靠张氏才能出嫁。这以后,合肥连年歉收。张氏侍奉着公公马青芝,带着两个弟弟向南到池州行 乞。不久,两个弟弟又死去。张氏侍奉着公公从池州到桐城,住在左家的屋檐下,靠乞讨、挖野菜来养活公公。当时,桐城有个人想娶张氏,但张氏因为公公年老、 困窘没有归宿,她要与公公相依为命,直到公公老死,不忍心离开。等到马青芝去世时,张氏已经六十多岁了,还不时到有钱的人家乞讨。
古代,儿媳妇侍奉公公婆婆,是鸡开始鸣叫就洗漱,(然后去侍奉公婆,)但这种礼仪已经有一千年不能实行了。但我认为,人坚持道理,不应该在心中完全 忘掉,迭官贵人的家庭—定有尊崇礼仪、坚守道义,很好地侍奉公婆,和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没有区别的儿媳妇,但这样的人往往是找不不到的。达官贵人,衣服、 食物等奉养的东西十分充足;但家庭的争吵、辱骂却禁止不了。穷困、饥饿到行乞的状态,如果可以依靠别人得到食物,谁也不能禁止张氏致嫁;但是张氏就是到公 公死也没有离开,给公公养老送终,难道不是她的天性的真诚超过了别人吗?可惜啊,她作为女子十分贫穷还要行乞!假如这个人能为男子并且登上朝堂,那么她对 待天子、人伦关系时,因为她高尚的品格,一定会有不同寻常的建树。
天地之间的正气不能没有集聚的地方。明朝灭亡时,金陵的乞讨者听说后就投水自尽。大丈夫不能做到的但一个弱女子能够做到,富贵的人不能做到的但乞讨的人能够做到,这不使人十分感慨吗?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