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名人小时候读书的故事_求两个名人小时候读课外书然后长大后变得很厉害的例...[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一、鲁迅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二、高尔基
高尔基是前苏联大文豪,列宁称他是“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出生在沙俄时代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丧父,寄养在外祖母家.因为家庭极为寒,他只读过两年小学.10岁时就走入冷酷的“人间”.他当过学徒,搬运工人,守认人,面包师.还两度到俄国南方流浪,受尽苦难生活的折磨.但他十分喜欢读书,在任何情况下,他都要利用一切机会,扑在书上如饥似渴地读着.如他自己所说:“我扑在书,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他为了读书,受尽了屈辱.10岁时在鞋店当学徒,没有钱买书,就到处借书读.那时的学龄前徒,实际上是奴仆:上街买东西,生炉子,擦地板,洗菜带孩子……每天从早晨干到半认.在劳累一天之后,用自制的小灯,坚持读书.老板娘禁止高尔基读书,还到阁楼上搜书,搜到书就撕碎.因为读书,还挨过老板娘的毒打.高尔基为了看书,什么都能忍受,甚至甘愿忍受拷打.他说过:“假如有人向我提议说:‘你去广场上用棍棒打你一顿!’我想,就是这种条件,我也可以接受的.”由于高尔基一生如饥似渴地读书,勤奋不懈地努力,他写下了大量有影响的作品:《海燕》、《鹰之歌》、《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童年》、《人间》、《我的大学》.除此之外,还写了剧本和大量的政论、特写、文艺评论等.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初中要读什么课外书?举例[语文科目]
书名 作者 国籍 体裁 主人公
《西游记》 吴成恩 中 小说 孙悟空
《水浒传》 施耐安 中 小说 宋江、武松
《朝花夕拾》 鲁迅 中 散文集 范爱农
《骆驼祥子》 老舍 中 小说 祥子、虎妞
《繁星.春水》 冰心 中 诗集
《逊漂流记》 笛福 英 小说 鲁滨逊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 英 小说 格列佛
《名人传》 罗曼.罗兰 法 人物传记 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
〈童年〉 高尔基 俄 小说 阿辽沙、外祖母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 俄 小说 保尔.柯察金
问题2:名人小时候读书故事
许多文学家、科学家的成才之路就是从小刻苦读书.请看鲁迅和王亚南苦读的趣事.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王亚南睡三脚床 王亚南小时候胸有大志,酷爱读书.他在读中学时,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读书,特意把自己睡的木板床的一条脚锯短半尺,成为三脚床.每天读到深夜,疲劳时上床去睡一觉后迷糊中一翻身,床向短脚方向倾斜过去,他一下子被惊醒过来,便立刻下床,伏案夜读.天天如此,从未间断.结果他年年都取得优异的成绩,被誉为班内的三杰之一.他由于少年时勤奋刻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杰出的经济学家.
《少年包拯学断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唐伯虎潜心学画》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问题3:小孩子读课外书的小故事就像五年级上的第一课一样[语文科目]
我知道我们刚学完.我有几篇文章你看行吗?
我和书的故事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眼啊!但是,它却在我心目中占着特高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涟漪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包着书皮的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的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一—排名老二了.我曾经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挖去了一半.我把书小心翼翼地藏进书柜里,我不忍心挖出自己的肉呢?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相信,不过,那绝对不是谎言,而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哥哥为我习了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由于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看起来非常费劲——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很浅的小池的岸边,夕阳无限美好,但我无心欣赏,双手还是捧着那本书看着,可当我留心注意查字典时,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课本,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公游泳啊!我身体又不高,难以踏着地.我搂住书在池里挣扎着.也许就是天意,大兄就在这时出现了,我得救了.但是,回家后又是挨打又是挨骂的.我哭了,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痛苦与忧愁,但是,那并不是因为那一顿打,而是对那本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忧愁.书都浸烂了,翻开书面,眼见的是那浑浊的一片……我又哭了.也许你会取笑我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我有了同感,那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
书,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全世界的书.我是连做梦都想,但也许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不感到绝望,因为,在度过每个春夏秋冬中,是书,它培养了我的情操,陪伴着我成长、生活,因此,我无比欣慰.但是提醒一点:那全都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我和书的故事
从我看她的第一眼起,我的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感觉:“她与我有缘.”以后的日子里,我便千方百计地接近她,试图了解她,时间不长,渐渐发觉,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她. 也许是厌倦了苦燥无味的ABC,也许是为了逃避令人窒息的x+y,我一次又一次地约她出来,从她那泛着清香的扉页中,走向一个陌生而又新鲜的世界. 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她的知识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她的话语是那样的富有哲理;她的目光是那样地温暖,好像能融化世界上所有冰冻的心田,她的双手是那样的温柔,好像能抚平人世间所有的伤口…… 当我因失败而痛苦迷惘时,她总这样对我说:“真正的光明并不是永远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远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并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不为卑下的情操所左右罢了;当你要战胜外来敌人时,首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要你不断地自拔与更新.” 当我因小小的成功而手舞足蹈时,她总这样对我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真正的强者,不但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还要经得起成功后糖衣炮弹的洗礼,当你沉浸在幸福的甜蜜里赏花赏月时,只怕别人已到了峰巅了.” 当我因“微微的困惑”而不能自拔时,她总这样对我说:“人的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有的是流星,有的是恒星.流星是美的,可它终究是一颗流星,流星的意义在于瞬间即逝,流星的美也只源于刹那间.流星毕竟是流星,若追寻长久,只能等待属于自己的那颗恒星,死死地抓住这瞬间的美,痛苦只能是自己.” 当我畏首畏尾踌躇不前时,她会送来这样的诗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是啊!这就是她,不管是树荫之外喧嚣着浮躁的热浪,还是窗外肆虐着凛冽的寒风,只要和她在一起,她就会在热浪之中营造一片清凉,在严寒之中托出一份温暖. 她就是书,这就是我和书的故事.
我与书的故事
现在回起来,第一本与我有缘相见的书已经开始模糊、淡化了.虽然这几年,经我手的书数也数不清,但始终没有少时《三百六十夜》那种的韵味.
与“书”之前篇
一年级--只有两本破烂的不成样的,不知名的书陪伴;
二年级--各式各样的小画书和《当代小学生》之类;
三年级--第一次读完了自认为是长篇的《复仇女神》,对女主人公白马翁姆崇拜得五体投地;
四年级--读了多期《故事会》、一套《唐诗900首》,及其《西游记》、《东游记》和《北游记》.
五年级--16卷《机器猫》、3篇《七龙珠》及《凡尔赛玫瑰》还有《简·爱》和《穆斯林的葬礼》.
五年级暑假--把以往读的书又重新读了一遍.爸爸的书架中我读了多期的《谈古论今》、《十大将军传》、《刘公案》及《白玉堂》.这个暑假,我读的书很多,因为我读书的速度很快.还有的,就是我对读书有着浓厚的举,手只一要有一本书,我就非在一天内看完.
我与“书”之中篇
上初中了,以前听过姐姐说的诸多恐怖事件.(注:是关于上初中的)我和做好了与书永别的念头.但是上了初中以后,感觉很一般,除了上晚自习以外,与小学没什么区别,并且晚自习也是自习,有很多时间从老师那儿借的,从校图书馆借的,大大的丰富了我的大脑的空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莫泊桑的《一日》、左拉的《小酒店》,以及一整套“自画青春”,每读一本便感到自己的无知,就百这和“无知”,使我深深深溺在书海中,并且永不想出来.
我与“书”之下篇
上初三了,虽然功课很紧,但我也抓紧时间读书,与同学换阅,自己购买,姐姐书屋(注:因me之老姐特喜书,所以把她的“书藏”称为“姐姐书屋”里借.
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准备一个好心情,去图书馆挑几本喜爱的书,看来也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我爱书,特别是好书,爱它那行云流水般的通畅,爱它那天高云淡的深邃.应该说,每一本出自不同作者的书,都自有它独特的风格,或深沉、或轻快、或悲伤、或欢愉.但无论怎样的好书,都能给你带来感观于心灵的愉悦.犹如夏日里的一杯冰水,彻骨的寒冷过后便是无比的清凉.
我从识字起就喜欢读书,从小时候的连环画到如今的长篇小说等.是书让我慢慢认识这个世界,是书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是书让我开阔了视野,也是书教了我无数的知识.我和书之间的故事也随着读书数量的增多而渐渐增多.
自从上了三年级我们学习了作文以后,爸爸妈妈就给我买来了好的好作文书,让我从中受到启发.我从此以后便爱上了作文书.不久,从《小学生作文宝典》中我懂得了写作文不能搬硬套,要灵活应用.一天,妈妈有事出去了,叫我如果下雨就收衣服.我正拿着一本作文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我在书里遨游,完全忘记了自己,忘记了周围,忘记了所有.当我看见一篇描写悲惨的作文时,真如身临其境,耳边还响起了凄凉的哭声,我被这一切感动了,我也哭了……
妈妈回来了,走到阳台去了,衣服已经湿得能出水了,我依然在看书,“啊,怎么啦?衣服怎么湿透了!敏敏,你是怎么搞的?”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我,我……我忘记了.”我搔着头说.弄得妈妈哭笑不得:“你呀!爱看书爱得呆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是啊,书,毕生是我的至爱,它让我拥有了一份最恬静的情感和一个最原始的兴趣.
(二)我和书『六年级』
臧克家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确切.
记得三、四岁的时候,我就和书交上了朋友.从那时起,妈妈就买了很多《幼儿画报》、《识字书》给我看.到了五、六岁,我就开始搬着厚厚的《西游记》漫画书看了.不但看书,还把里面的文字、解释一字一句地读出来.那时我识字不多,碰上完全不认识的字就问爸爸妈妈,遇到似曾相识的字就想当然地读出来.还记得一次我把“美猴王得打扮打扮”读成“美猴王得打分打分”至今还被爸爸妈妈取笑.
上了小学后,我掌握了汉语拼音,学会了查字典,认识的字也渐渐多了起来,看书的面也越来越广了.不仅是童话、漫画,科技书、小说也成了我书柜中的新朋友.我还订阅了很多报刊,每次我都认认真真地看,而且想一口气把它看完.我看书时比较投入,遇到自己特别爱看的书,连妈妈叫我几声也没听见,这时妈妈就会开玩笑地称我为称”书虫”,但我并不在乎,因为书让我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学到了很多知识,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乐趣.
书陪伴我走过了12年的岁月,它似一个跳跃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那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目标.我和他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问题4:多读课外书的好处 实际生活中的事例[物理科目]
多读一本好书不但能增加自己的词汇运用,写作方法,还能提高作文水平.养成看书的习惯,这对学习有好处.
问题5:多读课外书有好处的事例议论文需要,有就请发过来,[语文科目]
我喜欢书,是因为它能给我带来无限的知识和快乐还教我学会应该怎样做人.它是我的好老师,也是我的好伙伴.
我是一个小书迷
我是一个小书迷,一天到晚离不开书,书也自然是我的朋友了.在一次兴趣班上我亲自体验过窃读的滋味儿.
那是一个天高晴朗的早晨,我要到吉祥路小学上英语兴趣班.在家里,我正闲着,突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在脑海中闪现:我为什么不把书带到兴趣班上看呢?于是,我趁妈妈不注意,偷偷地把《中外神话故事》塞进口袋里.到了吉祥路小学,我像一只脱疆的野马飞快地跑进了课室,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叮铃铃”上课的钟声打响了,同学们都回到了课室安静地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不一会儿,老师来了,开始点名,突然她说:“第四排第三个(正是我呀)同学在干什么?站起来!”当时我没有注意自己是坐第几排的,只顾着低关继续看我的书,“怎么还不站起来?”老师又发话了,“快站起来呀!”我边看边想:谁那么没有教养,连叫三次都不站起来.
“这学生怎么……”她几步跨到还在看书的我的面前,敲敲桌子,我这才抬起了头.
“你在干什么,看书!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我的眼皮底下看书?”说着就把我的《中外神话故事》没收.我整一节课心里都忐忑不安,同时也在想办法怎样才能把书拿回来.
下课后,我积极向老师认错并拿回了书.在无聊之际我又涂鸦起来:×××到此一游,已将书拿回,特颁此状,以资鼓励.
第二节课开始了,鬼使神差,我还是忍不住小心翼翼地把书翻看了几下,这种窃读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既要“监视”又要吸收“营养”,真麻烦.唉!老天爷不作美,竟然又让老师给发现了,结果又被训了一顿.突然她笑了起来,原来她看到了我放在桌子上的那张涂鸦纸.“以后不许带这些书上课,你这样做既学不了知识又浪费了妈妈的金钱,你认为划算吗?下面的时间,就交给同学们自习.”我愣愣地坐着,看着书本发呆了许久、许久.
我就是这样一人小书迷,有时候也做了不少的错事,你们还愿意跟我交朋友吗?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