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5 14:45 来源: 学生网 编辑:52ij
5.C恨:遗憾,悔恨。
6.B “其”,都是第三人称代词,表领属,他们的;A项“以”,前者介词,因为;后者连词,表目的,来、用来;C项“之”,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这件事;D项“为”,前者动词,认为;后者动词,担任、做……官。
7.B
8.C(极力劝阻的目的不仅是担心儿子,而且是整个晁氏家族的安危,也怕祸及自身。)
9.10分。(1)①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用事:掌权;疏:使动用法,使……疏远;骨肉:亲人。三个词各1分,大意1分,共4分)
②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卒:通“猝”,突然;杜:堵塞。两个词各1分,大意1分,共3分)
(2)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 ;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答对1点得1分,对两点得3分)
参考译文:
晁错,是颍川人。他凭着文学才能担任太常掌故。他为人严峻刚直苛刻。孝文帝的时候,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门大夫、 家令。因他善于论辩,得到太子宠幸,太子家号称他是“智囊”。多次向皇帝上书,在孝文帝时,又论述要削弱诸侯的事情,以及可以更改确定的一些法令,奏疏一 共有三十篇。孝文帝没有听取他的建议,但觉得他是个奇才,提升他做中大夫。在这个时候,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而袁盎等各个大功臣多不喜欢晁错。
汉景帝即位,让晁错担任内史。晁错经常请求皇帝在秘密处听取他说的事情,皇帝总是听从,宠幸晁错胜过九卿,法令多由他修改敲定。
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以后),呈请(查究)诸侯的罪过,削减他们的封地,收归他们支系亲属拥有的封地。奏疏呈上之后, 皇帝命公卿、列侯、宗室集合议论,没有人敢反对,只有窦婴争议,因此同晁错有了矛盾。晁错所更改的法令有三十章,诸侯都大声叫嚷,疾恨晁错。晁错的父亲听 到这件事,从颍川赶来,对晁错说:“你一掌权,就侵犯诸侯利益、分割诸侯土地,使别人的亲人疏远。很多人都责备怨恨你,你为的是什么呢?”晁错说:“本来 就应该这样做的。不这样做,天子不得尊崇,王室不得安宁。”晁错的父亲说:“刘家安宁了,可是晁家就危险了。我要离开你回家了。”于是喝毒药自杀了,说: “我不忍看到灾祸殃及到我”。死了十几天,吴、楚七国果然造反,以诛杀(乱臣)晁错为名义。等到窦婴和袁盎进宫劝说皇帝斩晁错时,皇帝很久都不说话。后 来,皇帝就下令中尉去叫晁错。晁错当时穿着朝服,在东市被处斩。
晁错死后,谒者仆射邓公是校尉,攻打吴、楚叛军担任将领。回到京城见皇上。皇上问他:“听到晁错已死的消息,吴、楚 两地的叛乱停止了没有?”邓公说:“吴王几十年来都想谋反,(这次是)发怒于削夺他们的封地,(只是)借诛杀晁错为名,他们的本意并不在于晁错(而在于朝 廷)。我担心天下的士人将要封住嘴巴不敢再进言了。”皇上问:“为什么呢?”邓公说:“晁错忧虑诸侯强大了不能控制,所以请求削减他们的土地来维护朝廷的 尊严,这是千秋万代的利益啊。计划才刚刚实施,晁错突然遭受杀身之祸,(这样就)堵住了忠臣的嘴。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于是景帝长长叹息,说: “你说得对。我也感到遗憾了!”
太史公说:晁错在做太子家令的时候,屡次进言奏事不被采用;后来掌握大权,进行不少变革。诸侯发动叛乱的时候,不赶紧挽救国家的危局,却企图报个人的私仇,反而送了性命。俗话说:“改变古法,扰乱常理,不是断命也要垮台。”也许是说的晁错这种人吧!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