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文者,越州山阴人也。以棋待诏,粗知书,好言理道。德宗令直东宫。太子尝与侍读论政道,因言宫市之弊,太子曰:“寡人见上,当极言之。”诸 生称赞其美,叔文独无言。罢坐,太子谓叔文曰:“向论宫市,君独无言何也”?叔文曰:“皇太子之事上也,视膳问安之外,不合辄预外事。”太子谢之曰:“苟无先生,安得闻此言?”由是重之。密结当代知名之士而欲侥幸速进者,与韦执谊、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定为死交。
德宗崩,已宣遗诏,时上寝疾久,不复关庶政,深居施帘帷,百官上议,自帷中可其奏。其日,召自右银台门,居于翰林,为学士。叔文与吏部郎中韦执谊相善,请用为宰相。
叔文初入翰林,自苏州司功为起居郎,俄兼充度支、盐铁副使,数月,转尚书户部侍郎,领使、学士如故。内官俱文珍恶其弄权,乃削去学士之职。制出,叔文大骇。王伾为之论请,乃许三、五日一入翰林,竟削内职。
叔文在省署不复举其职事引其党与窃语谋夺内官兵柄乃以故将范希朝统京西北诸镇行营兵马使韩泰副之。初,中人尚未悟,会边上诸将各以状辞中尉,且言方属希朝,中人始悟兵柄为叔文所夺,中尉乃止诸镇无以兵马入。希朝、韩泰已至奉天,诸将不至,乃还。
无几,叔文母死。前一日,叔文置酒馔于翰林院,宴诸学士及内官李忠言、俱文珍、刘光奇等。中饮,叔文白诸人曰:“叔文母疾病,比来尽心戮力为国家事,不避好恶难易者,欲以报圣人之重知也。”又曰:“羊士谔非毁叔文,欲杖杀之,而韦执谊懦不遂。叔文生平不识刘辟,乃以韦皋意求领三川,辟排门相干,欲执叔文手,岂非凶人耶!叔文已令扫木场,将斩之,韦执谊苦执不可。”
叔文未欲立皇太子。顺宗既久疾未平,群臣中外请立太子,既而诏下立广陵王为太子。皇太子监国,贬为渝州司户,明年诛之。
( 选自《旧唐书•王叔文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德宗令直东宫 直:值班
B.因言宫室之弊 弊:弊端
C.辟排门相干 干:冒犯
D.内官惧文珍恶其弄权 恶:厌恶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伾为之论请 之二虫,又何知
B乃削去学士之职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
C乃以韦皋意求领三川 不然,籍何以至此
D 引其党羽窃语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叔文与吏部郎中韦执谊关系很好,就请求韦执谊任命自己做宰相。
B、王叔文因擅长下棋任翰林院待诏,略知诗书,唐德宗时,担任太子侍读,深得太子喜欢。
C、王叔文在母亲去世前的一天,摆下酒席,宴请诸位学士和宦官李忠言、俱文珍、刘光奇等人,并说自己如此尽心竭力处理国家事务,是想报答皇上的知遇之恩。
D、王叔文本不想为顺宗立皇太子,但中央和地方官吏都请求立太子,不久诏书颁下立广陵王为太子。皇太子代理天子处理国政,把王叔文贬到渝州,第二年就把他杀了。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叔文在省署不复举其职事引其党与窃语谋夺内官兵柄乃以故将范希朝统京西北诸镇行营兵马使韩泰副之
20、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密结当代知名之士而欲侥幸速进者,与韦执谊、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定为死交。(4分)(2)羊士谔非毁叔文,欲杖杀之,而韦执谊懦不遂。
参考答案
16. C 解析:求取
17. B 解析:A 第一个“之”是人称代词,代王叔文,第二个是指示代词,翻译为“这”;B项都是副词,可翻译为“于是,就”;C第一个“以”是介词,可翻译为“按照”,第二个是介词,翻译为“凭、凭借”;第一个“其”是人称代词,代王叔文,第二个“其”是疑问副词,翻译为“难道”。
18、A 解析:应该是王叔文就请求皇上任命韦执谊为宰相。
19、叔文在省署/不复举其职事/引其党与窃语/谋夺内官兵柄/乃以故将范希朝统京西北诸镇行营兵马使/韩泰副之(错一处扣一分,扣完为止)
20、(1)(王叔文)秘密结交想寻机快速升迁的当时知名人士,和韦执谊、韩泰、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结为生死之交。(得分点:补出主语王叔文,得1分,定语后置句得1分,句意2分,共4分)
(2)羊士谔诽谤我,我想用杖刑杀死他,但因韦执谊懦弱而没成。(得分点:毁,杖,懦)
译文
王叔文是越州山阴人。凭棋艺任翰林院待诏,很爱读书,能明晰地谈论治理天下的策略。德宗皇帝命他在东宫任职,太子召他做侍读,论及政事和宫市的弊病,太子说:“我拜见父皇时,将尽情禀告这些见解。”在座的人都奉承夸赞,只有叔文默不做声。谈论结束后,太子说:“刚才您为什么不说话呢?”叔文说:“太子侍奉皇帝,不是行视膳问安的礼节不能亲近。况且陛下在位很久了,如果小人离间您父子关系,说您收买人心,那您怎样解释呢?”太子感激地说“:不是先生我就听不到这样的意见了。”从此后很尊重他,东宫的事务都跟他商议。
王叔文心无城府,外表轻浮,于是毫无顾忌地发表意见,说:“某某人可以当宰相,某某人可以当将军,将来请您任用他们。”暗中交结天下著名的人物,而那些急于当官的人,都讨好巴结他。像韦执宜、陆质、吕温、李景俭、韩晔、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等都是生死之交,而凌准、程异之又依靠他当了官,进出很诡秘,外面没有人知道他的底细。势力强大的藩镇和军事统帅,也有的暗中赠送财物,与他交结。
顺宗当了皇帝,不能管理朝政,住在深宫,坐在帷帐里,用牛昭容、宦官李忠信在身边侍候,臣子们禀告政事,顺宗在帷帐中批准他们的奏章。王亻丕秘密地告诉黄门官们“:陛下一向厚待叔文。”立即由苏州司功参军升任起居郎、翰林学士。大抵王叔文依靠王亻丕,王亻丕依靠李忠言,忠言依靠昭容,又相互依仗。王亻丕掌管传达皇帝的命令,王叔文掌管裁决,然后交给中书省,韦执宜起草诏令执行。当时李景俭的父亲死了在守丧,吕温出使吐蕃,只有陆质、韩泰、陈谏、凌准、韩晔、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带头称颂他们,认为是伊尹、周公、管仲、诸葛亮再世,愤激地说天下没有人才。王叔文常说“:钱粮是国家的根本,掌管这个权,凭此可以收买官吏。”于是报告皇帝用杜佑任度支、盐铁使,自己担任杜佑的副职,实际上专擅大权。不多久,升任户部侍郎。
宦官俱文珍妒忌他的权位,罢免了叔文的翰林学士,诏令宣布后,王叔文吃惊而失望地说“:我应该多到这里商议朝政,不这样就没有理由进皇宫了。”王亻丕又极力向皇帝请求,才允许他三五天到翰林院一次,但没有恢复原来的职位。
王叔文在台省中不做自己职分内的事,每天带着同党谋划夺取神策军,控制国家的要害。于是任命资深望重的将领范希朝为西北诸镇行营兵马使,韩泰任司马,担任范的副职。在这时,各镇将领送信给护军中尉,报告他们将离职守,宦官才明白王叔文等在夺他们的兵权,大怒说“:我们一定会死在他手里。”于是命令各镇将领,千万不要把兵权交给他人。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