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高考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鳌头宫过火_...桂冠、连中三元 B.问鼎中原、独占鳌头、蟾宫折...[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参考答案:C本题解析:蟾宫折桂:攀折月宫桂花.比喻在科举考试中应考得中.独占鳌头:原指在科举考试中,中了状元.现泛指占首位或第一名.连中三元:清代科举制度,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第一名分别称为“解元”“会元”“状元”,如在三级考试中,连取三个第一名,即所谓“连中三元”.金榜题名:金榜指科举考试中殿试揭晓的皇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五子登科:登科就是科举考试中考中进士的意思.问鼎中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桂冠是胜利的象征,比喻冠军或杰出的人物.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学学他的父亲金日成吗?金正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也会说汉语吗?是1993年—现在吗?金正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接见过哪些国家领导人?金正日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时候,来过北京、上海、沈
据毛王席的医生回忆:金日成、胡志明来访都是说普通话的,金日成说的普通话是东北味的说的蛮不错,在日本战败前金日成都在东北地区打游击,自然说的普通话是东北音.而越南的胡志明的普通话带广东味因为他还会粤语(广州方言)和吴语(即苏浙方言).至于金小胖说的是不是普通话不得而知,也许不怎么会说,毕竟他没有在中国长期居住.
小胖在80年代至今去过沈阳、大连、青岛、南京、上海N趟、杭州、四川、广东、湖北、湖南都有足迹,湖北武汉还是金日成当年常去之城,所以小胖也去过,北京更别说了一年两三趟.还有去杭州游西湖、去西湖边的梅家坞茶园喝茶与农民交流,那些都是80年代的事情了.
香港澳门他们父子没有去过,倒是金小胖的长子金正男目前长居澳门,被称作朝鲜人里唯一过着富裕的资本主义生活的人.
问题2:问鼎中原一词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
楚庄王
问鼎中原
【注音】wèn dǐng zhōng yuán
【英文】[history] coveting or challenging the throneseeking championship
【释义】问:询问,鼎:古代煮东西的器物,三足两耳.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用途】用来比喻有私心,想占据所有
【典故】传说古代夏禹铸造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为得天下者所据有.
【例句】张作霖野心勃勃,欲称霸东北,问鼎中原.
【出处】出自《左传》,春秋时楚庄王北伐,并向周天子的使者询问九鼎的重量,大有夺取周朝天下之势.公元前606年,楚庄王熊旅借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之机,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 的首府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庄王见了王孙满,劈头就问道:“周天子的鼎有多大?有多重?”言外之意,要与周天子比权量力.王孙满委婉地说:“一个国家的兴亡在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大小轻重.”庄王见王孙满拿话挡他,就直接说道:“你不要自持有九鼎,楚国折下戟钩的锋刃,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北方的庄王,善辩的王孙满先绕开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最后才说:“周室虽然衰微,但是天命未改.宝鼎的轻重,还不能过问啊.”庄王不再强求,挥师伐郑,以问郑背叛楚国投靠晋国之罪.“问鼎中原”这个典故,就是这样得来的.
问题3:在我国古代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中共有多少人连中三元?他们各有什么成就?
据统计,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中,只出了17名“连中三元”的状元.
一、唐代3名
崔元翰(729-795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定州)人.名鹏,字以行.唐德宗建中二年(781)辛酉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及第十七人.考官:礼部侍郎于邵.试题《白云起封中赋》等.崔元翰是中国第一个“连中三元”的人,《全唐诗》存其诗七首.
武翊黄,字坤舆,官大理卿.府选为解头,及第为状头,宏词为敕头,时号武氏三头,生卒不详.唐官方正史记录其人其事甚少,吾在这里为其扶位正名.
张又新,字孔昭,工部侍郎张荐之子,深州陆泽(河北深县)人,元和九年(814年) 状元及第.生卒不详,流传诗作17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有资料记载唐后期宰相白敏中(白居易堂弟)也是“连中三元”的,此属误传,白敏中虽然状元及第,但乡试时却并非第一.
二、宋代六名
孙何(961-1004年),蔡州汝阳(今河南汝南)人,字汉公.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壬辰科状元.英年早逝.著有《驳史通》十余篇,文集四十卷传世.
王曾(978-1038年),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孝先,谥号文正.宋真宗咸平五年(1002)壬寅科状元.官至宰相,无较大政绩,著有《王文正公笔录》传世.
宋庠(996-1066年),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字公序,初名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甲子科状元.曾因弹劾范仲淹,被贬扬州.一生久居相位,终无建树.
杨寊(1014-1044年),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字审贤.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壬午科状元.中状元后,授将作监丞,通判颍州,因母亲病逝,未及赴任.丧事办完不久,杨寊亦一病不起,日渐羸弱,终于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岁.
冯京(1021-1094年),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字当世.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己丑科状元.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多次被贬,后为司马光所看重.一生政绩平平.
王岩叟(约1043—1093),字彦霖,宋代大名清平(今临清杜洼村)人.《宋史"王岩叟传》载:“岩叟十八、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性格耿直,刚正不阿,官至丞相.
有人认为陈尧叟、彭汝砺两位状元郎亦曾“连中三元”,余细心考证后,毅然把二者排除.
三、辽代一名
王棠(?-1094年),涿州新城(河北涿县一带)人,字号不详.辽兴宗重熙十五年(1046)丙戌科状元.官拜南府宰相,后病逝于任上.在任期间,法度修明,较有政绩.宋、辽官方很少记载此案,余在此修订补上.
四、金朝一名
孟宋献,生卒年不详.开封(今属河南)人,字友之,号虚静居士.辽世宗大定三年(1163)癸未科状元.高中后不久,因母亲病逝,哀伤过度,在服丧期间病逝于家.
五、元代一名
王崇哲,生卒年不详.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人,字元举.元至正八年(1348)左榜(即汉人、南人榜,考题较难)状元.在历史上无甚功勋.
六、明代两名
黄观(1361—1402),字澜伯,又字尚宾,安徽省贵池县清江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殿试策论中主张“屯兵塞上,且耕且守,来则拒之,去则防之,则可中国元扰,边境元虞”,取殿试一甲第一名,至此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时人称“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后燕王朱棣“靖难”,攻破南京,正在长江上游督促各地赴援的黄观,得悉惠帝已死,自知大势己去,投江自尽.黄观在好多官方古本上连状元的记载都没有,余认真查解,确系“连中三元”,特此增订.
商辂(1414-1486),浙江淳安人,字弘载,号素庵,谥号文毅.1435年乡试第一,之后屡试不中,10年后会试第一,继而殿试第一,为明英宗正统十年乙丑科状元.严格地说商辂不能称之为“连中三元”,而应该叫做“独中三元”.他为人直言持正,刚正不阿,与于谦同朝为臣.官至吏部尚书,世人盛赞“一代贤相”.著有《商文毅疏稿略》、《商文毅公集》、《蔗山笔尘》,以及所纂《宋元通鉴纲目》、《寰宇通志》等书.
有人把明代状元杨守勤划入“连中三元”的行列里,其实他在乡试时只取得了第三名,所以不能入围,特在这里澄清.
七、清代两名
钱棨(1734-1799年),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振威,号湘舲.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辛丑科状元,同榜进士有陈万青和汪学金等.一生建树不多.
陈继昌(1791-1840年),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庚辰科状元.同榜进士有徐乃普和陈銮等,官至江苏巡抚.著有《如话斋诗存》、《殿试策》.
有书上说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科状元郎戴衢亨为“连中三元”者,此纯属误传.
八、连中三元的武状元历史上仅有两名
王名世,字、号、生卒年均不详,浙江永嘉英桥(今龙湾)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武举顺天乡试解元,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武举会元、状元.因明崇祯四年前武举没有殿试,故会元即可称状元.王名世勉强可以算做“连中三元”.
王玉壁(1617一1706年),字楚珩,浙江富阳人,十三岁开始向外祖父学习武艺.臂力过人,能开强弓,作左右射,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二十岁,参加浙江乡试,中武解元(第一名).清顺治八年(1651年)再应浙江乡试武科,中解元.次年,进京会试,中会元;殿试钦点一甲一名武状元.官至总兵,律己甚严,双锏终日不离身,治军颇有成效.1706年无疾而终,享年89岁.
望采纳!谢谢!
问题4:我国古诗中写传统节日的诗句还有很多,如::_______,__________.[语文科目]
元日【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描写元宵节的——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问题5:日本通常用的语言有哪些(在中国怎样读出来)!
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哈基买马西太,到早,有老西哭,哦乃噶一西马斯】
早上好.【奥哈要够咋一马斯】
中午好、您好.【靠你起哇】
晚上好.【空八哇】
【啊里噶套够咋一马斯】
一会见,(短时间还会在见).【家马他】
永远不见,(永别).【撒呦那拉】
我爱你.【啊一西太路】
不知道够不够,如果你有特别想知道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