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52ij作业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中国名人事迹_中国古今名人事迹 10位[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屈原(前339?—前278?)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骚型”艺术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哥白尼 (1473-1543年)
波兰天文学家,日心说的创立者,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贡献:创立了日心地动说,写出“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天体运行论》.
哥白尼认为太阳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而包括地球在内的行星都绕太阳转动,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其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和土星,只有月球绕地球转动,恒星则在离太阳很远的一个天球面上静止不动.他系统地批判了地球中心说,并从物理学的角度对日心地动说可能遭到的责难做出了答复.
哥白尼的学说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科学的发展从此便大踏步前进”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拉伯雷(1494年—1553年)
出生在法国中部都兰省的希农城.
拉伯雷最为后人称道的是他的长篇巨作《巨人传》.1532年,《巨人传》第一部出版,一年后又出版了第二部,署名是那西埃.书出版后,受到了城市资产阶级和社会下层人民的热烈欢迎,但又受到了教会和贵族的极端仇视,并被法院宣布为禁书.
1545年在国王的保护下,拉伯雷以真实名姓出版了《巨人传》的第三部.但国王不久死去,小说又被列为禁书,出版商被烧死,拉伯雷被迫外逃.直至1550年才获准回到法国.
回国后,拉伯雷担任了宗教职务,业余时间为穷人治病,后又去学校教书.在学校教书期间,他完成了《巨人传》的第四、第五部.这部小说的创作前后经历了20年的时间.《巨人传》出版后风靡一时,两个月内的销售数额超过了《圣经》九年销售数的总和.一千多年来,它用各种文字出了200多个版本!
《巨人传》揭露了中世纪教会的黑暗和腐朽,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个性解放的追求.在拉伯雷的理想社会里,人性是善良的,人民是纯朴的,他的理想的行为准则就是:“你爱做什么,就做什么”.在读拉伯雷的《巨人传》时,人人可以快意地笑,爽朗地笑,尽情地笑,他因此被人们誉为“伟大的笑匠”.
1553年4月9日,拉伯雷在巴黎去世,临终时他笑着说:“拉幕吧,戏做完了.”
何塞·马蒂(1853—1895年)
古巴卓越的诗人、杰出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思想家.
马蒂在古巴、拉美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拉美现代主义的开路先锋,他的诗篇《伊斯马埃利约》、《纯朴的诗》和《自由的诗》,他的散文《我们的美洲》、《美洲我的母亲》《玻利瓦尔》等在古巴和拉美脍炙人口.
马蒂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是古巴的民族英雄.他从15岁起就参加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42岁便牺牲在独立战争的战场上,他短暂的一生完全献给了争取祖国独立和拉美自由的事业.
马蒂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在他卷帙浩瀚的著作中包含着深邃的思想.他主张民族独立,后来,马蒂成为古巴民族的英雄和象征;主张建立一个自由的、有尊严的共和国,这个共和国应保障人的尊严;主张建立公正、平等的社会,通过各国行使自主权以实现世界平衡,这一思想对于世界政治、经济、社会出现严重失衡的今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主张人人平等,认为人不分种族,都是平等的,号召拉美各国人民加强团结,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马蒂的思想写入了古巴共产党党纲和古巴共和国宪法,成为古巴党、国家和社会的指导思想,并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世界十大名将!
1.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1162~1227),蒙古开国君主,著名军事统帅.名铁木真,姓孛儿只斤,乞颜氏,蒙古人.元代追上庙号太祖.成吉思汗生于蒙古贵族世家.约在1170年,其父也速该被塔塔儿人毒死,也速该的遗孀月伦领着铁木真和他的几个弟弟度过数年艰难生活.少年时期的艰险经历,培养了铁木真坚毅勇敢的性格.蒙古部主忽都剌汗死后,蒙古部众大都在札木合控制之下,铁木真投靠札木合,随他游牧.铁木真笼络人心,招徕人马,最后脱离札木合,建立自己的斡鲁朵.约在12世纪80年代,铁木真称汗.札木合率领札答阑、泰赤乌等十三部来攻,铁木真兵分十三翼迎战,因实力不敌而败退,史称十三翼之战.1196年,铁木真和克烈部脱里汗出兵助金,于斡里札河(今蒙古东方省乌勒吉河)打败塔塔儿人.金授铁木真以察兀忽鲁(部长)官职,封脱里汗为王(脱里汗从此称王汗,语讹为汪罕).铁木真与王汗联兵攻打古出古乃蛮部,回师途中又与乃蛮本部相遇.王汗见敌势盛,不告而退,把铁木真留在乃蛮兵锋之下.铁木真发觉后,迅速撤兵,回到自己牧地撒里川(在今蒙古克鲁伦河上游之西),反而把王汗暴露在敌前.王汗大败.因为有许多蒙古部众在王汗处,铁木真怕他们被乃蛮吞并,对自己不利,便派称为四杰的博尔术、木华黎、博尔忽、赤老温领兵援救王汗,击退乃蛮.铁木真在部落争战中善于利用矛盾,纵横捭阖,逐渐摆脱了对王汗的臣属地位.
1201~1202年,铁木真和王汗联兵,大战札木合联盟(塔塔儿、乃蛮等部落联盟)获胜,札木合投降王汗.1202年,铁木真消灭了四部塔塔儿,占领了呼伦贝尔高原,实力猛增.1203年王汗对铁木真发起突然袭击,铁木真败退到哈勒哈河以北.不久,铁木真乘王汗不备,奇袭王汗牙帐,克烈部亡.同年,汪古部也归附铁木真.1204年,铁木真消灭了乃蛮太阳汗的斡鲁朵,成为蒙古高原最大的统治者.
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今蒙古鄂嫩河)源召开忽里台大会,即蒙古国大汗位,号成吉思汗.蒙古国初期,成吉思汗把蒙古牧民划分和固定在95个千户中.千户下设百户、十户.千户那颜都是成吉思汗的封臣,各千户内的牧民不能任意离开千户组织,对那颜有人身隶属关系.成吉思汗把一部分千户作为领民分给诸弟诸子诸王,形成左右手.又以木华黎、博尔术为左右万户那颜,即两个最大的军事长官.把怯薛(禁卫军)扩充到1万人,征调千户那颜、百户长、十户长的子弟充当怯薛,以此控制全国.设札鲁忽赤掌管户籍、词讼等行政、司法事务.成吉思汗的汗廷是由传统的草原贵族斡鲁朵发展起来的封建国家机器.蒙古国建立后,大批原来的部落人口被分编在不同千户中,许多部落的界限从而泯灭,开始形成共同的蒙古民族,成吉思汗对此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邻近的吉利吉思、畏兀儿、哈剌鲁等部分别在1207年、1209年、1211年归附成吉思汗.
新兴的蒙古贵族渴望占有大量财富.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1218年,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剌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派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剌城,次年攻克.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剌、花剌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剌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剌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1223年,在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大皇后孛儿台生子四人:长子术赤,为钦察汗国诸汗之祖;次子察合台,为察合台汗国诸汗之祖;第三子窝阔台,蒙古第二代大汗(元太宗);第四子拖雷,后裔为元代和伊利汗国皇室.忽兰皇后生一子阔列坚,后裔入元封河间王.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古今名人的故事请举几个古今名人自我推荐,把握机遇,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故事(每则故事字数在200字左右即可).请看清问题再做回答![历史科目]
毛遂(这个大家都知道),诸葛亮( 208年8月,刘表病逝,其二子刘琮继位,听到曹操南下的消息,遣使投降.刘备在樊城知道后,率军队和百姓南逃,曹军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军,徐庶之母被曹操军队捉住,徐庶只好投降曹操.刘备到达夏口,而孙权之前又派鲁肃到来观察情况,并向刘备建议向孙权求救,诸葛亮便自荐到柴桑作说.最后终于有了赤壁大胜!
问题2:有关古今名人合作的事例[历史科目]
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有了《共产党宣言》.
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合作灭了南方的蚩尤.
鄙见仅此而已,不参也罢.
问题3:古今名人成功事例,至少十位,内容简单明了[语文科目]
英国的作家和诗人沙士比亚,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人,但又有几个人真正知道沙翁成名前的学习环境呢?沙士比亚原来只不过是替人看管马匹的,剧院中的打杂工而已,但他不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而是一有空闲便从剧院的门缝和小孔里偷看戏台上的演出,他凭着这种执着的“偷学”精神,终于使自己闻名于世.
司马迁,西汉著名大史学家.意外横祸,使他身受“腐刑”,但他并没有被逆境击倒.出狱后,以惊人的毅力,忍受残体的折磨,终于完成了名垂千古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后世称之“中国历史之父”.
道尔顿是英国杰出的化学家、物理学家,出身贫寒,生活条件恶劣,但他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15岁时便离开家乡自谋生路,在给一个学校校长当助理12年里,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写下了“午夜方眠,黎明即起”的座右铭激励自己.经过艰苦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科学知识,28岁时发现了气体分压定律,创立了倍比定律和“道尔顿原子学说”,提出了原子量表.他的杰出贡献,被恩格斯的高度赞扬为“近代化学之父”.
战胜残疾的巴雷尼——坚持
巴雷尼小时候因病成了残疾,母亲的心就像刀绞一样,但她还是强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现在最需要的是鼓励和帮助,而不是妈妈的眼泪.母亲来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着他的手说:“孩子,妈妈相信你是个有志气的人,希望你能用自己的双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你能够答应妈妈吗?”
母亲的话,像铁锤一样撞击着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一声,扑到母亲怀里大哭起来.
从那以后,妈妈只要一有空,就给巴雷尼练习走路,做体操,常常累得满头大汗.有一次妈妈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亲的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尽管发着高烧,她还是下床按计划帮助巴雷尼练习走路.黄豆般的汗水从妈妈脸上淌下来,她用干毛巾擦擦,咬紧牙,硬是帮巴雷尼完成了当天的锻炼计划.
体育锻炼弥补了由于残疾给巴雷尼带来的不便.母亲的榜样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终于经受住了命运给他的严酷打击.他刻苦学习,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维也纳大学医学院.大学毕业后,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于耳科神经学的研究.最后,终于登上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领奖台.
童第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物学家、教育家、中国实验胚胎学研究的创始人之一.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山东大学动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职.
童第周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也是国际知名的科学家.他从事实验胚胎学的研究近半个世纪,是我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县的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由于家境贫困,小时候一直跟父亲学习文化知识,直到17岁才迈入学校的大门.
读中学时,由于他基础差,学习十分吃力,第一学期末平均成绩才45分.学校令其退学或留级.在他的再三恳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试读一学期.
此后,他就与“路灯”常相伴:天蒙蒙亮,他在路灯下读外语;夜熄灯后,他在路灯下自修复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绩达到70多分,几何还得了100 分.这件事让他悟出了一个道理:别人能办到的事,我经过努力也能办到,世上没有天才,天才是用劳动换来的.之后,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铭.
大学毕业后他去比利时留学.在国外学习期间,童第周刻苦钻研,勤奋好学,得到了老师的好评.获博士学位后,他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
没有电灯,他们就在阴暗的院子里利用天然光在显微镜下从事切割和分离卵子工作;没有培养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显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极细的玻璃丝;实验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从野外采来的.就在这简陋的“实验室”里,童第周和他的同事们完成了若干篇有关金鱼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
解放以后,童第周担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同时,研究了在生物进化中占重要地位的文昌鱼卵发育规律,取得了很大成绩.
到了晚年,他和美国坦普恩大学牛满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细胞核和细胞质的相互关系,他们从鲫鱼的卵子细胞质内提取一种核酸,注射到金鱼的受精卵中,结果出现了一种既有金鱼性状又有鲫鱼性状的子代,这种金鱼的尾鳍由双尾变成了单尾.这种创造性的成绩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暴风雨》、《热情》等等.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但孤寂的生活并没有使他沉默和隐退,在一切进步思想都遭禁止的封建复辟年代里,依然坚守“自由、平等”的政治信念,通过言论和作品,为共和理想奋臂呐喊,写下不朽名作《第九交响曲》.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音乐表现上,他几乎涉及当时所有的音乐体裁;大大提高了钢琴的表现力,使之获得交响性的戏剧效果;又使交响曲成为直接反映社会变革的重要音乐形式.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
米开朗琪罗,1475年3月6日出生于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他13岁时跟随基兰达约学画1年,后从师贝托多学习雕塑1年.他的艺术创作深受人文主义思想和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米开朗琪罗中年时期的作品《大卫》雕像,被认为是象征着为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力量.他还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连续工作4年,独立完成了《创世纪》的巨型天顶画.他晚年所作的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昼》、《夜》,具有冷静而沉郁的悲剧性质,显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动与意志的矛盾,反映了当时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独立的精神状态.其它重要作品还有壁画《最后的审判》、雕塑《摩西》及《奴隶》等
19世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白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问题4:中国古今名人?主要是现代名人[历史科目]
屈原,孔子,老子,秦始皇 祖冲之 张衡 司马迁 华陀 李春 魏侦 韩愈 苏轼 李白 徐霞客 康熙 康有伟 林则徐 孙中山 毛泽东 陈独秀 华罗庚 杨政宁 鲁迅………太多太多.中华上下五千年.科技,文学,诗人 ,军事家.数之不尽
问题5:古今名人简介,事迹谁介绍几个?尽量是一般人想不到的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精忠报国之人,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 [1] [2] 、抗金名将,字鹏举,南宋中兴四将(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之一.死后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汉族.河北西路相州汤阴县永和乡孝悌里(今河南省安阳市汤阴县城东30里的菜园镇程岗村)人. 岳飞20岁投军抗金.绍兴十一年(1141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其事莫须有”(难道没有这样的事吗)的罪名将岳飞治罪,在临安大理寺狱中被狱卒拉肋(猛击胸肋)而死,还有两种说法为“赐毒酒”而死和被吊死.正史中对岳飞之死没有详细记载.时年三十九岁.岳飞作为我国历史上的抗金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留有《岳武穆集》.存词3首.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岳家军”,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岳飞被诬害后金国人举国喝酒庆祝.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贺知章评李白,李白亦自诩).汉族,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静宁),生于中亚西域的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的托克马克市附近),4岁迁居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这种说法以郭沫若为代表).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唐朝文宗御封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为“三绝”.李白的剑术在唐朝可排第二(在裴旻之下),但是,如果李白弃文从武,专心研究剑术,相信是不会亚于裴旻的.与李商隐、李贺三人并称唐代“三李”.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这与他的三大思想之一的侠士思想有关),《野史》上有若干关于这方面的记载.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静宁县),隋朝末年,因避乱(一说被流放)迁徙到中亚细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诞生于此.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五岁时,其家迁入绵州彰明县(今四川江油).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天宝初年,由道士吴筠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言,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进步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在艺术上,他的诗想象新奇,构思奇特,感情强烈,意境奇伟瑰丽,语言清新明快,气势雄浑瑰丽,风格豪迈潇洒,形成豪放、超迈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我国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艺术的高峰.存诗近千首,有《李太白集》,是盛唐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集诗人、神仙家、驴友、纵横家为一身的伟大天才. 民间流传,高力士曾为他脱靴,杨贵妃曾为他磨墨. 杜甫赞曰: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杜工部.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汉族,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杜甫的远祖为晋代功名显赫的杜预.曾祖父杜依艺曾任巩令一职,祖父是初唐诗人杜审言官至膳部员外郎且有自己的自传,父亲杜闲有奉天令一职.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称“诗圣”、世界文化名人,与李白并称“李杜”.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的诗篇流传数量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杜甫与杜牧是远房宗亲,同为晋朝灭孙吴的大将杜预之后裔(杜甫为杜预二十世孙). 白居易(772~846)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卒于武宗会昌六年.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汉族,河南新郑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他的诗在中国、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影响,与元稹共同发起了“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其曾祖父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其祖父白湟又迁居河南新郑.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出生了.白居易晚年长期居住在洛阳香山,号“香山居士”.武宗会昌六年(公元846年)八月,白居易去世于洛阳,葬于洛阳香山,享年75岁.他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连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邓肖达曾说:“正是因为白乐天的诗老妪能解,才确立了他的诗在人民心中的地位.” 白居易的诗在当时流传广泛,上自宫廷,下至民间,处处皆是,其声名还远播新疆和朝鲜、日本.白诗对后世文学影响巨大,晚唐皮日休、宋代陆游及清代吴伟业、黄遵宪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诗的启示.白居易的诗歌在日本的影响最大,他是日本最喜欢的唐代诗人,在日本的古典小说中常常可以见到引用他的诗文,可以说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国唐代诗歌的风云人物. 晚年与刘禹锡友善,称刘白,提倡歌诗发挥美刺讽喻作用.其词极有特色,以风格明丽见长,为后世词人所推崇. 白居易的主要作品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 《问刘十九》《买花》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 白居易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所作《新乐府》《秦中吟》共六十首,确实做到了“唯歌生民病”“句句必尽规”,与杜甫的“三吏”、“三别”同为著名的诗史.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言”,但仍写了许多好诗,为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杭州西湖至今留着纪念他的白堤.晚年寄情山水,也写过一些小词.赠刘禹锡诗云:“古歌旧曲君休听, 听取新词《杨柳枝》”,可见他曾自度一些新词.其中《花非花》一首,颇具朦胧之美.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