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历史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全国文代会_名词解释“第一次文代会” “双百方针”[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49年7月2日开幕,7月19日闭幕,会期共17天,中间有若干次休会,实际开会时间为11天左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会上,郭沫若作了题为《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的总报告.周扬、茅盾分别作报告总结了解放区和国统区的文艺工作.大会明确了今后文艺工作的方针与任务,指出新中国的文艺事业必须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表现工农兵生活,为工农兵服务.大会最后通过了《宣言》,产生了全国性的文艺机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和周扬任副主席,并成立了全国文联和文协等各个下属专业协会.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这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文艺运动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文艺的开始.从此,中国文学揭开了崭新的篇章.
双百方针
“双百”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合称,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促进团结、符合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
其他回答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双百方针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名词解释或简答:“双百方针”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内容和意义?[历史科目]
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中国现代史
问题2:第一次全国文代会中国当代文学史
第一次文代会
全名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大会,1949年7月召开于北平,正值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这是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大会师大团结的大会,继往开来、总结和动员的大会.大会标志着中国现代文学阶段的终结,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开端.
问题3:双百方针的意义?[历史科目]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简称“双百”方针,具体地说就是,在文艺创作上,允许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题材、不同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在学术理论上,提倡不同学派、不同观点互相争鸣,自由讨论.“双百”方针是毛泽东主席提出来的,“百花齐放”是一个形象的比喻,“百家争鸣”借用了历史典故.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1953年,他就中国历史研究问题提出了“百家争鸣”的主张;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艺术问题上的“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的“百家争鸣”,应该成为我国发展科学,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这一方针由毛泽东提出,经中共中央确定的关于科学和文化工作的重要方针.5月26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报告会,陆定一代表中共中央向知识界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讲话,对这个方针作了全面的阐述.
“双百”方针是充分发扬民主的方针.中国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创作自由和学术自由.《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艺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双百”方针充分体现了宪法的这一精神.
“双百”方针是促进团结的方针.文艺具有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作用.文艺队伍自身也需要团结.只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工作者心情舒畅,直抒胸臆,自由选择适合个人风格、适合内容需要的表现手法,才能做到真正的团结.在各门类、各流派的文艺工作者之间,在文艺家与广大读者、观众、听众和评论家之间,都要提倡平等的、友好的讨论,提倡摆事实、讲道理,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双百”方针是符合文艺发展内在规律的方针.文艺创作是作家、艺术家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外在表现,是充满创造性的复杂的精神劳动,是创作者对社会生活感受、体验的升华,凝结着创作者的知识积累和艺术功力,渗透着创作者的人格力量.有了自由的外部环境,才能使创作潜能充分发挥.邓小平指出,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创作自由是文艺工作的基本规律,“双百”方针是实现创作自由的根本保证.坚持“双百”方针,就是要求政府在履行管理职责时,避免官僚主义,废止文艺创作领域里的行政命令,要通过与文艺工作者交朋友,平等地交换意见,从各个方面提供条件,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文艺创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问题4:名词解释双百方针名词解释,字不要太多,意思到了就可以了[历史科目]
双百方针:指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该方针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为目的的,是人民内部的自由在文艺工作和科研工作领域的表现,文艺工作者在为工农兵服务的前提下,可以运用自己认为最好的方法来创作.在该方针的鼓舞下,文艺理论批评和文学创作逐步活跃起来.
简单介绍一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问题5:一次文代会的重要作用和历史意义.[语文科目]
1949年7月2日至19日,在北平(今北京)召开的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是一个标志,既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开始,也标志着“解放区文学传统”(即“战争文化传统”)从解放区走向全中国,解放区文学的方向成为了今后文学发展的惟一的方向.因此,代表着两个不同传统的文学在这次大会上,是有轻重之分的,而他们在今后的文学发展道路上所处的地位也是有主次之分的.在当代文学的初期,许多从部队直接进入文坛的青年作家很快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展现出当代文学的新的面貌,应该说与此有很重要的关系,而许多在现代文学史上取得重要成就的作家,除老舍等少数人之外,绝大多数都没能在创作上继续创造辉煌,也与此有关.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