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历史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伊斯兰教文化_为什么说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伊斯兰文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把印度的数学、数字传人西方,这种数字西方人称为“阿拉伯数字”.首先使用这种数字者为穆斯林杰出的数学家花拉子密(公元780— 850年).花拉子密博采古代埃及、印度的学说,还发明了代数学,即著名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一书,公元十二世纪,这本书被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各大学长期受到重视
穆斯林在文化方面的另一重大贡献,是造纸术的传布.公元八世纪中叶,穆斯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术后,首先在撒马尔罕建立了一座造纸厂,接着把造纸术传布到伊斯兰国家的各大城市,后来传到西方.公元十二世纪后,由于造纸术的西传,西方文化有了发展,后来出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是和穆斯林的功绩分不开的.
穆斯林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西方公正的历史家一致公认的.如果没有穆斯林的翻译事业,古典学术必然丧失大半,欧洲的文艺复兴必然推迟许多年. 中世纪,当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在东方、在西班牙繁荣灿烂之时,欧洲却处在愚昧之中.后来成为西方文化中心的那些地区,在中世纪时,不过是被一些野蛮的封建主盘踞的碉堡.基督教徒在当时多半是僧侣教士,他们俯伏在教堂里誊抄宗教经卷.
中世纪欧洲长期处于草莽状态,直到公元十一、十二世纪,才开始觉醒,转向阿拉伯人学习.同时,西班牙的繁荣兴盛,也吸引了欧洲的学人、病人和旅游者到西班牙去学习、治疗和旅行.于是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混合交流,日益频繁.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家赛迪俄在所著《阿拉伯史》一书中写道;“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文化、经济、政治上的混合交流,使得阿拉伯文化越过西班牙,深入到基督教人的世界,影响所及,甚至使很多西班牙人,特别是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人,加入了阿拉伯籍,学习阿拉伯语,和阿拉伯人一起,对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作出贡献.西班牙人曾在托利多,设立了一座翻译局,从事阿拉伯典籍的翻译.从公元十二世纪开始,托利多成为欧洲人学习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泉源.西方人翻译阿拉伯文典籍的事业,从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延续不断、始终不衰.
在公元十四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学科,一直被列入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的教学大纲.直到近代,欧洲人还十分重视印刷出版阿拉伯文的珍贵典籍.中世纪早期,西方的学术研究,只限于宗教人土,研究的学科,不出宗教学范围.后来,才扩大到一般人中间,伊斯兰文化和古典译本,一直对西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国学者勒本在所著《阿拉伯文化》一书中写道:“直到十五世纪,欧洲学者没有一个不受阿拉伯学术影响的”. 他们或师承阿拉伯人,或翻译阿拉伯文典籍.阿拉伯人的著作,特别是科学著作被欧洲各大学广泛采用,达五百年之久.有些学科到了近代还受阿拉伯人明显的影响.伊本·西那的著作,到十八世纪,还被列为法国大学的学术讨论的课题.伊本·路什德的著作,自十三、四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意大利等国各大学的最重要的哲学参考书.
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对于东方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时间关系,仅提一下它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关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接触频繁,彼此交流、互相学习,为时很久.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在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在北京创造了七种天文仪器,又制定了“万年历”,曾颁布通行,直到元末,有许多星宿星座的名称,在中国一直保留阿拉伯原名.
阿拉伯医学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十四世纪时,基督教世界对黑死病束手无策,听天由命,而阿拉伯医学家伊本·海推布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设立了“广惠司”与“回回药物院”两个医疗机构,防止传染病的扩散.而且穆斯林的《药典》已经从波斯文译为汉文,直到明初,仍然通用.至今北京图书馆仍保留《药典》的一部分篇章.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对世界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但穆斯林决不应满足于前人的成就和光荣,在伊斯兰教历进入十五世纪的新时期,希望各国穆斯林本着《古兰经》和穆圣的教导,继续前进,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新的更大的贡献.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古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有哪些方面的突出成就[历史科目]
伊斯兰文化内容
伊斯兰文化内容丰富,涉及科学、宗教、政治、文学、哲学等各个方面.伊斯兰文化包括: 1.哲学(自然哲学、宗教哲学、逻辑学、伦理学). 2.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医学、化学、物理学).3.人文学科(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 4.宗教学科(古兰经学、经注学、圣训学、凯拉姆学、教法学、诵经学).
伊斯兰文化的特点
伊斯兰文化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她的包容性和强大的同化能力,当然,这些都是以伊斯兰文化的先进性为前提.伊斯兰文化的特点是:
(1)包容性.
它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经过加工改造赋予伊斯兰特色.伊斯兰教义不同程度地渗透在各个学科领域,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既互相吸收、互相影响,又各自独立发展.
(2)继承性.
它吸收和继承了古代东、西方宝贵的科学文化遗产,把东方科学注重经验描述和古希腊文化注重逻辑推理的不同传统有机结合,成为中世纪古典科学的集大成者.
(3)开创性.
它将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继承的基础上,根据生产发展所提供的新事实,观察实验所取得的新资料,经过创造性的理论综合,确立了新的学科概念、定理、理论,完善和创立了新的学科.
(4)实践性.
它注重实地考察和观察,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反复实验和综合研究,得出假说和结论,并将自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广泛运用于社会实践,促进了生产的发展.[1]
编辑本段伊斯兰文化渊源
伊斯兰文化的源流、学科结构和特点.它来自三个渊源:
(1)阿拉伯人固有的文化
如阿拉伯语及文字、诗歌、谚语、故事传说、星相、音乐等.
(2)吸收外来的文化
如希腊的哲学、各门自然科学,罗马的政治、法律,波斯的历史、文学艺术,印度的数学、天文学、医学及宗教哲学,中国的四大发明.
(3)伊斯兰教文化
如《古兰经》、圣训等.这些多样性的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兼收并蓄,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它在长期的生产和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研究、创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伊斯兰特点的新文化,形成了知识形态的多学科体系,构成了伊斯兰文化的整体构架.
编辑本段伊斯兰文化成就与重大贡献
伊斯兰文化在各个学科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哲学领域
深受希腊哲学和波斯、印度学术思想的影响,将东西方的哲学思想遗产同伊斯兰教的认主独一的教义思想结合,形成伊斯兰哲学.伊斯兰哲学主要讨论真主的独一及其与被造物的关系、宇宙的生成、真主前定与人的意志自由、理性与信仰、宗教与哲学、肉体与灵魂的关系、《古兰经》的地位等问题.伊斯兰哲学包括自然哲学和宗教哲学.自然哲学以阿拉伯亚里士多德学派为代表,他们推祟亚里士多德的哲学,重视自然科学知识,强调理性的作用,以自然科学的成就解释哲学问题,具有强烈的世俗倾向.他们提出了自然泛神论和双重真理论,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因素,使哲学摆脱宗教教义的束缚而独立发展.宗教哲学多吸收新柏拉图主义和其他宗教哲学,包括具有唯理主义倾向的穆尔太齐赖派、神秘主义的苏菲派和正统经院哲学的艾什尔里派,以及宗教哲学团体精诚兄弟社等,这些派别虽在教义问题上有分歧,有的强调理性和知识的作用,有的强调直觉认识,有的强调启示的作用,但在哲学上的共同点是调和宗教与哲学、理性与信仰,以哲学和逻辑学论证教义,使哲学为信仰服务.
在自然科学领域
吸取古希腊、波斯、印度的科学成果,在自然科学的各部门取得辉煌成就.在天文学上,经过长期的大量天文观测和研究,对天体运行的规律进行了理论探讨.主要贡献是:制定了天文表和较为准确的历法,测定了太阳系已知星辰的位置,确立了各星座及300多个星宿的名称,将几何学的正割和正切概念及计算法引入天文计算,发现月球的“二均差”和地球的近日点运动,并证明了太阳对众星辰最远点的运动值(12.04),推论出地球绕太阳运转,主张太阳中心说. 阿拉伯人在科学文化上的另一重大贡献,是将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加以应用推广并辗转传入欧洲,为西方科学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在人文学科领域
穆斯林在历史、地理研究的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伊斯兰史学最初以记载穆罕默德及其门弟于的传教事迹为主,撰有先知传、圣战史及贵族宗谱等著作,后来出现了编年通史或纪事本末通史、地方志、人物传记、国别史与历史哲学等著作.泰伯里的《历代先知和帝王史》、麦斯欧迪的《黄金草原》、伊本·阿西尔的《历史大全》及伊本·赫勒敦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和柏柏尔人的历史》为著名的史学著作,代表了伊斯兰史学的最高成就. 阿拉伯海陆交通的发展,礼拜正向的确定和朝觐制度的确立,促进了地理学的发展.穆斯林学者通过旅行、实地考察测量,从自然、历史、人文、经济、考古等方面对地理学进行了综合研究,积累了大量资料,撰有大量著作,从理论上阐发了灼见,应用经纬线于地理学,测量了地球的子午线长度,计算了地球的体积和圆周,推断了地球是椭圆的理论,绘制了当时已知世界的地形、气候等地图,测定了主要城市、要道、航线的位置,提出了关于潮汐成因的学说.阿拉伯语借助《古兰经》的广泛传播而发展起来,形成语言学、语法学、韵律学等学科.它吸收东西方各民族语言的语汇,并对各民族的语言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成为国际性的语言和世界穆斯林通用的宗教语言.阿拉伯帝国时期的地理学内容极为丰富而详实,既有绘图学与海上探测的知识,也有旅行家对山川地貌的记录,还包括测地学如对地理学坐标甚为精确的数学测量与定量的地貌研究.学者的地理学知识不仅借鉴古巴比伦、印度、波斯与希腊的成果,而且建树颇多,对之后航海时代的到来具有重要意义.他们绘制的地图是继希腊人之后对世界的最重要的认知,并具有质的进步,与中世纪欧洲基督教世界通行采用的以耶路撒冷为中心的“寰宇图”则有天壤之别. 另外:阿拉伯人当初征服北非的时候,到达了大西洋,他们认为到了世界最西方,因此称当地为“马格里布”,我们今天仍然称呼北非诸国为“马格里布”. 阿拉伯人在文学艺术上也有突出成就.文学作品包括谚语、诗歌、散文、寓言、故事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多富于哲理.如《一千零一夜》、《卡里莱和笛木乃》等文学作品,脍炙人口,堪称世界文学的瑰宝.伊斯兰艺术是穆斯林形象思维、审美观念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括建筑、绘画、雕刻、装饰、工艺、音乐、舞蹈、书法等.伊斯兰建筑艺术,以其宏伟壮丽及独有的风格誉满世界.清真寺的群体建筑是伊斯兰建筑艺术的最高体现,其拱形的构架、突出的圆顶、高耸的尖塔、连环的拱廊、独具匠心的造型、庄严肃穆的装饰、因地制宜的布局,它反映了穆斯林在绘画、雕刻、镶嵌等方面的高超技艺,也是信奉伊斯兰教各民族高度的艺术才能结合的产物.
在宗教科学领域
伊斯兰教的宗教学科是伊斯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依据;在探讨基本信仰、宗教制度、立法的根本原则问题上,逐步形成各门相对独立的宗教学科.各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丰富和完善了伊斯兰的教义学,巩固了穆斯林的基本信仰.以正确的理解和诵读《古兰经》为中心,形成了经注学和诵经学.经注学主要研究经文的内容和词义(即明义和隐义)、经文“下降”的背景和原因、停经的原因、章节结构、语法规则、修辞格式等.它的研究推动了阿拉伯语言学科和宗教各学科的迅速发展,从理论上确立了《古兰经》在信仰、立法和道德规范方面的最高权威地位.圣训学是探讨穆罕默德言行的传述世系的真伪并由此判定该传系中传述内容的可靠性和真实性.从而确立圣训仅次于《古兰经》的地位,为立法提供依据.教义和教法是伊斯兰教理的两大基柱.教义学(即凯拉姆学)是研究伊斯兰的基本信仰及认主的有关问题,其主旨是以“认主独一”为核心,对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问题给予系统论证,以维护基本信仰,反对“异端邪说”.伊斯兰教法学以经训及教义学为基础,探讨教法的根源、立法的准则和方法,它规定了信仰的最高原则、宗教制度(礼仪)、民事律法、刑事法以及应恪守的行为道德规范,它被视为安拉意志的体现,具有法律的强制力,使信仰同社会生活相结合成为穆斯林的宗教职责,起着强化信仰、捍卫伊斯兰教的作用.伊斯兰教法其内容和形式不同于一般世俗法,它是宗教、律法、伦理道德的合而为一. 在现代科学领域,阿拉伯大数学家花拉子密把代数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数学分支,他写的《还原与对象的科学》成为数学历史上的名著,他本人也被称为代数之父,他的著作到16世纪的时候还是欧洲个主要大学的教科书.其他的阿拉伯数学家在三角几何等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们把三角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并把圆周率算到17位数值,打破了中国数学家祖冲之保持了一千年的记录.在几何学方面,他们把图形和代数方程式联系起来,成为解析几何的先驱,后来的笛卡儿的解析几何也是在阿拉伯人的基础上实现的. 阿拉伯人对科学的最大贡献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工具,结合古希腊的逻辑学发展出完善的代数学,今天的“代数(ALGEBRA)”一词即来自阿拉伯语(AL-JABR).奥玛尔?海亚姆是《代数问题的论证》(简称《代数学》)一书的作者,在数学尤其是代数学历史上堪称最杰出者之一.另外,奥玛尔?海亚姆还进一步发展了二项式定理.阿拉伯人将印度10个数字和十进位制加以运用和推广,成为人类知识领域最有用的计量手段,将代数发展成数学的专门学科,确立了代数、已知数、未知数、根、有理数、无理数等代数术语,在量度几何中应用了数值代数,系统地提出了用圆锥曲线图解求根的理论,建立了平面三角形和球面三角形体系,计算出精确和完整的三角函数表,使三角学脱离天文学,成为独立的学科. 在中世纪时阿拉伯人在医学方面积累很丰富,阿拉伯统治下的西班牙有全欧洲最好的医院.现在西班牙还保留有很多清真寺.当时阿拉伯人的医学已经达到了现代水平,用酒精消毒,用鸦片麻醉,并进行外科手术.阿拔斯王朝在帝国境内建立了34所医院,内部分成外科、内科、骨科、眼科、神经科、妇科.阿拉伯人在关节炎和脊髓结核诊断方面领先欧洲700年,在绑扎大动脉止血方面领先600年,阿拉伯人伊本·纳菲斯在哈维三百多年前就发现了血液循环的道理.大量阿拉伯名医的医学著作,拉齐的24卷《医学集成》,伊本.西纳的5卷《医典》,宰赫拉维的《医学宝鉴》,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多次再版,在欧洲医学界做了400到600年的教科书 阿拉伯人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主要成就是光学和力学.在光学上提出了光线来自观察的客体,光是以球面形式从光源发射出来,从而推论出‘物体光线反射和折射的定律.在力学方面,讨论了抛物体运动和引力作用,提出了动量概念,认为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是二者之间距离的函数,为尔后经典力学的创立铺平了道路.穆斯林在光学上,对球面相差,透镜的放大率,月晕,月虹等豆油精湛的研究,还研究了人眼的构造,提出了现代视觉理论. 在化学上,阿拉伯人改良了许多实验器具,运用蒸馏,升华,过滤,溶解,结晶等方法,实验各种碱和酸的差别与化合力,制造出酒精,苏打,硝酸,硫酸,盐酸,硝酸银,氧化汞,并运用它们发展了药品和玻璃的制造工艺以及印染技术.现代西方大量的化学名称,化学术语都来自阿拉伯语.阿拉伯人还将古代东西方“炼金术”与化学实验相结合,提出了金属可通过某种媒介物质实现相互转化和四元素相克的理论,对金属的煅烧和还原以及提炼中的纯化、熔化和结晶过程作了科学的解释,将已知的物质分为植物、动物、矿物和衍生物4大类,确立了应用化学的基本概念,制造了大量化学品,总结了化学的工艺方法,制造了化学实验的仪器设备,为近代化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资料. 在大量吸收东西方医学遗产的基础上,总结长期的临床经验,开创了新的医疗体系和方法,对医学进行分科,提出了血液小循环的理论,并对各科的病症、病理、生理、临床、诊断、治疗、药物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见解,在外科、眼科、精神病及传染病方面为近代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事实和理论素材. 在艺术与建筑领域:阿拉伯世界对于艺术美有独特的追求.由于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排斥具象,因此阿拉伯艺术作品中缺少对人物和动物造型的塑造.艺术家们的才思智慧都集中在书法艺术、几何图案和巧妙别致的构思中,具有明显的抽象法和形式化的特征. 伊斯兰建筑别具一格,包括清真寺、伊斯兰学府、哈里发宫殿、陵墓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居民住宅等,是世界建筑艺术和伊斯兰文化的组成部分.它同印度建筑、中国建筑并称东方三大建筑体系.穆斯林仿照希腊和罗马式建筑形式,创立了风格独特优美的新样式,阿拉伯建筑以其宏伟、壮丽著称于世,它的外观是巍峨的穹顶和高耸的尖塔,精美朴素的内饰雕塑和花卉鸟兽等.麦加的禁寺,麦地那的先知寺,大马士革的倭马亚清真寺,科尔多瓦的大清真寺和印度的红堡、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古城建筑群被喻为阿拉伯古典建筑的典范.
问题2: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哪些方面的突出成就[历史科目]
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 1.天文学和数学.穆斯林向来比较重视天文学和数学,因为穆斯林必须依据星宿来确定礼拜的方向.帝国时期,随着农业和航海发展的需要,更加重视天文学的研究.学者们在印度、波斯和希腊天文学的基础上,把天文学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阿拉伯帝国在巴格达、大马士革、设拉子、开罗和科尔多瓦等地,都设有专门的天文学研究机构,其中巴格达天文台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天文台.阿拉伯学者制造了不少比较精密的天文仪器,如天球仪、地球仪、星盘仪、观象仪、象限仪(测量天体高度的仪器)、平纬仪、方位仪等,这些天文仪器直到16世纪还为欧洲所利用.阿拉伯的天文学者辈出,花剌子密(780—850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他制定的《天文表》,后来被英国人译成拉丁文,成为东西方各种天文表的蓝本.白塔尼(?—929年)在花剌子密研究的基础上,改进了月球和一些行星轨道的计算方法,比较准确地确定了黄道、黄道斜度及回归年和四季之长.他编写的《萨比天文表》,先后被译成拉丁文和西班牙文,为欧洲学者所重视.科尔多瓦的马吉里提(?—1007年)是一位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曾校正过花剌子密的行星表(历表),订正了花剌子密关于天体研究中某些错误.阿拉伯天文学的卓越成就,对世界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今天人们所称的各大行星的名字以及许多天文学术语,大都来源于阿拉伯语.如牛郎星称aqrab,天蝎宫称al-tá′ir等.
数学与天文学有密切联系.阿拉伯的数学,也发展到很高的水平.花剌子密也是杰出的数学家,他是最早编写算术和代数的学者.他的《积分和方程计算》,直到16世纪一直是欧洲各大学的教科书.代数学和用阿拉伯数字的计数法,都是通过这部书传入欧洲的.比花剌子密晚出的数学家欧麦尔·海雅木,进一步发展了代数学.他提出了二次方程的几何解法和代数解法,以及各种方程分类法.艾卜·瓦法发明了正割和余割,他还用几何法解四次方程式,以圆锥曲线的交割解三次方程式.
阿拉伯人在数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之一,是把阿拉伯数字介绍到欧洲.9世纪前半叶,印度的数字和零号传入阿拉伯,花剌子密第一个使用印度数字和零号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12世纪,印度数字和零号通过花剌子密的著作传入欧洲,欧洲人把它叫做“阿拉伯数字”,后来为全世界所采用.阿拉伯数字传入欧洲以前,欧洲人使用罗马数字和算盘,计算笨拙费时.有了阿拉伯数字,特别是以零号填补个位、十位、百位……的空白,进位法简明准确,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
2.医学.医学是阿拉伯人最感兴趣的一门科学.阿拉伯医学家在吸收东西方古代医学成果的基础上,对世界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阿拔斯朝时期,全国有30多所医院,各医院设有药房和为妇女特设的病房.政府对医生和药剂师要求很严,他们都须经过考试,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从业.拉齐斯和阿维森纳是阿拉伯医学两位杰出的代表.拉齐斯(865—925年)是巴格达国家医院院长,著名的临床外科专家.他是外科串线法的发明者.据传,拉齐斯的著作多达150余种,其中以《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最为著名.前者是一篇医学论文,也是天花和麻疹的最早著作.后者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内容极为丰富.拉齐斯在《医学集成》中,总结了希腊、波斯和印度的医学知识,增添了许多新的医学成就,具有很高的科学水平.上述著作曾被译成拉丁文、希腊文、英文、法文等多种语文,在欧洲流传几百年,对西方医学产生很大影响.
阿维森纳(即伊本·西那,980—1037年)是杰出的医学权威,被誉为“医中之王”.他的名著《医典》是阿拉伯医学的结晶,是当时世界上最高水平的医学著作.《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不仅有医学原理及治疗方法,而且还有药学专章.它对脑膜炎、中风和胃溃疡等病理进行了精辟的论述,鉴别了膈障炎和胸膜炎,确认了水流和土壤传播疾病的作用,提出了肺结核、鼠疫、天花、麻疹等病是肉眼看不见的病原体造成的“细菌学说”.在药学部分,分析了760多种药物的性能.《医典》有拉丁文、希伯来文和英文等译本,直到17世纪,欧洲各大学都以它为教科书.
3.文学和艺术.文学是阿拉伯—伊斯文化光辉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阿拉伯帝国形成以前,文学作品有谚语、故事和诗歌等.阿拉伯人爱好诗歌,因为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犀利而朴实,很适合阿拉伯人的性格.帝国形成以后,从前的那种文学风格,逐渐被文意优雅、辞藻华丽和精于比喻的波斯散文所取代.查希兹(?—869年)和哈利利(1054—1122年)是散文作家的杰出代表.查希兹是一个黑奴的后裔,他富于创作精神.他的《动物书》,以动物拟人,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哈利利是文学名著《麦噶麻特》的作者,该书是一部戏剧性的故事,由韵文和曲调组成,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城市生活,笔触锋利,辞藻优美,妙语如珠,被誉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名著.
故事小说是阿拉伯文学宝库中一枝瑰丽的花朵.脍炙人口的《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就是典型代表.它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等民间故事,于10世纪前半叶形成初稿,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不断补充和完善,直到16世纪,才最后定型,成为分夜讲述的连环故事记,从而才有了《一千零一夜》的名称.《天方夜谭》有童话、寓言、传奇、轶事以及历险、恋爱和历史故事等,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它以朴素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歌颂了劳动人民纯朴善良的高尚品质和爱憎分明的感情,揭露和鞭笞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天方夜谭》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的内容和写作风格对欧洲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著,都接受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
阿拉伯的艺术,以建筑艺术最具特色,并且集中地表现在清真寺的结构和装饰方面.清真寺以圆顶寺为主体,大圆屋顶下有本堂和回廊,还有半圆形的凹壁和马蹄形的拱门,侧面矗立着指示礼拜方向的尖塔.圆顶寺座落在四方形或长方形套院的中央,墙壁用镶嵌细工和各种图案装饰.伊斯兰教反对偶像崇拜,所以在清 真寺中,几乎都是植物和几何图案,而没有人和动物的画像和雕像.但是,阿拉伯的艺术家,匠心独具,他们利用阿拉伯字母和几何图案,把清真寺装饰得华美壮丽,使清真寺建筑艺术别具一格.大马士革清真寺和萨马拉清真寺,是阿拉伯帝国早期和晚期清真寺建筑的典型代表.阿拉伯建筑艺术对欧洲,尤其对西班牙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4.历史和地理.阿拉伯帝国时期,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研究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泰伯里(838—923年)、马苏迪(9世纪末—957年)和伊本·艾西尔(1160—1234年)是阿拉伯历史学家的杰出代表.泰伯里的名著为《历代先知与帝王史》和《古兰经注》.前者是一部世界编年通史,全书共13册,约7500页.从真主创世至915年止,以阿拉伯—伊斯兰历史为主,旁及其他各民族的历史;内容丰富,文字优美,为阿拉伯史学上划时代的巨著.遗憾的是,现存版本仅为初版的十分之一.《古兰经注》共30册,被公认为《古兰经》注释的权威,其中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史料.
马苏迪是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被誉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马苏迪一生,勤奋尚学,为了求得真实知识,他实地考察了埃及、叙利亚、巴勒斯坦、波斯、中亚、印度、东南亚以及非洲桑给巴尔等地.世界名著《黄金草原》,就是马苏迪多年研究的结晶.《黄金草原》是《黄金草原和珍玉宝藏》一书的简称,是马苏迪30卷巨著的摘要.全书共分四卷,第一卷为东西方各国历史概要;后三卷为阿拉伯—伊斯兰帝国史,上起伊斯兰教创立,下至947年白益王朝占据巴格达.《黄金草原》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等各个方面,实际上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黄金草原》保存的历史资料极其珍贵,是当代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及当时世界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现有英语、法语等多种文字译本.
地理学方面,阿拉伯学者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天文学家花剌子密,也是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编写的《地形学》,是阿拉伯的第一部地理学专著,该书附有他和其他学者共同绘制的一幅“地球形象”(关于天空和地球的地图),科学价值很高.花剌子密关于地理学的理论,对后世的伊斯兰地理学产生较大的影响.伊本·胡尔达兹贝(?—912年)、麦格迪西(?—990年)和雅古特(1179—1229年)等,都是著名的地理学家.胡尔达兹贝著有《道程及郡国志》(又译《省道记》),是研究当时东西交通及商业贸易的重要参考文献.麦格迪西几乎游历了整个伊斯兰世界,著有《各地知识的最佳分类》,很有学术价值.雅古特编著的《地名辞典》,内容广泛,除地理学外,还涉及许多自然科学,材料十分宝贵.
5.哲学.阿拉伯帝国是通过一系列征服而建立起来的庞大而松散的政治联合体,社会结构缺乏内在的有机联系,主要依靠伊斯兰教和哈里发政权的强制作用来维系帝国的相对统一.另方面,伊斯兰教接受希腊文化遗产,但又反对一切违反它的基本思想的学说和观点.这样的社会现实,决定了阿拉伯哲学的特色.
阿拉伯哲学,是以伊斯兰教教义学为基础,吸收东西方主要是吸收希腊的某些哲学思想而形成的哲学体系.阿拉伯哲学家,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同伊斯兰神学,把新柏拉图的“流出说”同伊斯兰教的真主“神质”观念加以揉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阿拉伯哲学.早期著名哲学家有出生于库法的金迪(801—873年)、生于中亚突厥斯坦的突厥人法拉比(870—950年)、出生于中亚布哈拉城附近的塔古人阿维森纳(980—1037年)等.
金迪出身于阿拉伯半岛的金德族,具有纯粹的阿拉伯血统,因而被称为“阿拉伯哲学家”.在哲学上,金迪受亚里士多德、新柏拉图和新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影响,力图把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哲学观点同伊斯兰教调和起来.他认为,宇宙是真主创造的,精神是决定世界的根本,物质只是精神流出的形式.知识或得自感官,或得自理性.得自感官的知识是关于物质的形式,是形而下的世界;得自理性的知识是关于精神的形式,是形而上的世界.因此,只有掌握得自理性的知识,才能成为哲学家,他还强调,要当哲学家必须研习新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因为它是一切科学的基础.
法拉比进一步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新柏拉图和苏非派思想加以揉和,把阿拉伯哲学推向高峰.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存在,运动是物质的特性.但他强调宇宙万物都导源于安拉,“万物唯自安拉出”.他解释说,安拉流出第一精神,第一精神流出天体精神,天体精神再流出最高天体.各级精神就这样依次流出,自最高的安拉精神,递降至最低的人类精神.每一高级精神影响其一下级精神,人的精神受上一级月球精神(即“原动精神”)的影响,人借助月球的光明,才能认识一切.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是安拉赋予的.人们凭借安拉赋予的认识能力,就能不断地提高知识水平,并使自己的灵魂善良,从而获得永生,而入于精神世界.法拉比认为,那些不信仰安拉的邪恶人民,是没有理性的,他们愚昧,灵魂丑恶,将在后世受到惩罚.政治上,法拉比拥护君主专制政治.他把君主比作人的心脏,认为君主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完美无缺的,所有的人都应服从他,为他服务.法拉比的哲学观点,对阿拉伯和欧洲中世纪思想文化都有很大影响.
阿维森纳(伊本·西那)不仅是杰出的医学家,也是著名的哲学家.他师承法拉比,最后完成了希腊哲学和伊斯兰教的调和.阿维森纳认为,物质是永恒的,宇宙万物不是安拉直接创造的,而是安拉流出的第一精神,宇宙万物由此精神开端.第一精神流出天体的统治者,即第二精神,如此依次流出,最后流出原动精神.原动精神流出地球上万物、物质形式以及人类的灵魂.
阿维森纳认为,物质运动是万物变化纷繁多样的原因.人通过感官获得对外界事物的感觉,再通过头脑的思维,使复杂的现象普遍化和规律化.但是,他又断定,人类之所以能有思辩能力,是由于原动精神赋予了人类的理性.归根结蒂,还是安拉流出的精神作用的结果.这样,阿维森纳所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认识论,最后又被神秘论的唯心主义掩盖了.尽管如此,阿维森纳的唯物论观点,还是遭到了许多伊斯兰神学家的攻击,他的著作被宣布为禁书并遭焚毁.但是,阿维森纳的哲学思想却对正在走向繁荣的中世纪西欧的学术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珍品.
阿拉伯哲学发展形成许多派别.各派的主要分歧是,关于“天启”(神的启示,即《古兰经》)在伊斯兰教义中的地位以及它与理性的关系问题.正统派主张,真主是全知全能的,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真主不仅创造了世界,而且支配世界,是世界秩序的最高主宰者;《古兰经》是真主的启示,是永恒的最高真理,是信仰的根源;人没有自由意志,人的思想、行为及其命运,在出生之前就由真主预定,人们只能服从天意,而不得有任何违抗.
正统派的宿命论观点,受到反对派的非难和挑战.穆尔太齐赖派接受古希腊罗马哲学和科学的影响,反对宿命论的前定说.认为人有“意志自由”,可以根据真主赋予的能力,用理性检验宗教教条及人的行为的善恶,以决定自己的行为.《古兰经》是“被造之作”,不是真主永恒的语言,可以用理性进行检验.盖德里叶派(反宿命论派)认为,人具有自由意志,是自己行为的创造者,应对自己的行为负完全责任,而不是依靠真主的前定.西班牙的伊本·鲁世德(1126—1198年)则以“双重真理”说独树一帜.他十分崇拜亚里士多德,一生专门致力于亚里士多德哲学研究.他发展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唯物论因素,认为物质和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一切物质都在运动,一切个体都要毁灭,人的灵魂也不例外.但是,他又主张理性和宗教可以并存,而不矛盾,犹如理论和实践.哲学是真理研究的最高形式,目的在于认识真主的实在;宗教是一般人民在哲学家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其宗旨在于使人顺从真主,努力为善.但理性和宗教都以真主为最高目的,因为真主是“元始”,是第一形式.因此,除真主的“天启”外,一切事物都应接受理性的检验和判决.伊本·鲁世德的“双重真理”遭到阿拉伯哲学家,特别是正统派哲学家的强烈反对,以致在穆斯林世界中无人继承他的学说.但他的哲学思想却在基督教的中世纪西欧产生了巨大影响,直到16世纪以前,一直是占有相当优势的哲学派别.
但是,阿拉伯哲学自由论战没有贯彻始终.11世纪,以艾什尔里为代表的保守派得到塞尔柱王朝的支持,成为压倒其他一切思想派别的新的官方正统哲学.艾什尔里(约873—935年)原属穆尔太齐赖派,由于他企图用部分唯理论的证据来证实正统派的信条,因而与该派分裂并成为该派的劲敌.艾什尔里力求把伊斯兰教信条同希腊罗马哲学思想调和起来,强调以《古兰经》和逊奈①为伊斯兰教义的唯一根源,既反对穆尔太齐赖派的唯理论,又不同意正统派的极端形式主义.从而形成一个独立的艾什尔里主义派.该派认为,真主是全知全能的,是世界万物的创造者;自然界的因果关系没有任何的内在联系,它们的规律是真主安排在自然界中的“习惯”和“经常的情状”;只相信“天启”为最高真理,不承认理性能认识真理;主张宿命论;宣称《古兰经》是真主永恒的语言.11世纪,艾什尔里派得到塞尔柱王朝的支持而极大地发展起来,在巴格达设立尼查姆学院,专门传授艾什尔里主义.
阿拉伯哲学传入欧洲,对西方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此欧洲人才知道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等希腊哲学家,才开始研究哲学.恩格斯指出:在“罗曼语诸民族那里,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重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18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①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历史意义 阿拉伯学者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世界文化史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在科学方面,特别在自然科学方面,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他们的著作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问题3: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教文化有哪些方面的突出成就?- -,[历史科目]
伊斯兰文化最大的贡献之一,是把印度的数学、数字传人西方,这种数字西方人称为“阿拉伯数字”.首先使用这种数字者为穆斯林杰出的数学家花拉子密(公元780— 850年).花拉子密博采古代埃及、印度的学说,还发明了代数学,即著名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一书,公元十二世纪,这本书被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各大学长期受到重视
穆斯林在文化方面的另一重大贡献,是造纸术的传布.公元八世纪中叶,穆斯林从中国学到了造纸术后,首先在撒马尔罕建立了一座造纸厂,接着把造纸术传布到伊斯兰国家的各大城市,后来传到西方.公元十二世纪后,由于造纸术的西传,西方文化有了发展,后来出现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出现了西方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这是和穆斯林的功绩分不开的.
穆斯林对人类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西方公正的历史家一致公认的.如果没有穆斯林的翻译事业,古典学术必然丧失大半,欧洲的文艺复兴必然推迟许多年.中世纪,当伊斯兰——阿拉伯文化在东方、在西班牙繁荣灿烂之时,欧洲却处在愚昧之中.后来成为西方文化中心的那些地区,在中世纪时,不过是被一些野蛮的封建主盘踞的碉堡.基督教徒在当时多半是僧侣教士,他们俯伏在教堂里誊抄宗教经卷.
中世纪欧洲长期处于草莽状态,直到公元十一、十二世纪,才开始觉醒,转向阿拉伯人学习.同时,西班牙的繁荣兴盛,也吸引了欧洲的学人、病人和旅游者到西班牙去学习、治疗和旅行.于是欧洲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混合交流,日益频繁.十九世纪法国著名历史家赛迪俄在所著《阿拉伯史》一书中写道;“阿拉伯人和欧洲人在文化、经济、政治上的混合交流,使得阿拉伯文化越过西班牙,深入到基督教人的世界,影响所及,甚至使很多西班牙人,特别是在阿拉伯人统治下的西班牙人,加入了阿拉伯籍,学习阿拉伯语,和阿拉伯人一起,对伊斯兰——阿拉伯文化作出贡献.西班牙人曾在托利多,设立了一座翻译局,从事阿拉伯典籍的翻译.从公元十二世纪开始,托利多成为欧洲人学习伊斯兰——阿拉伯文化的泉源.西方人翻译阿拉伯文典籍的事业,从公元十二世纪到十五世纪延续不断、始终不衰.
在公元十四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学科,一直被列入牛津大学和巴黎大学的教学大纲.直到近代,欧洲人还十分重视印刷出版阿拉伯文的珍贵典籍.中世纪早期,西方的学术研究,只限于宗教人土,研究的学科,不出宗教学范围.后来,才扩大到一般人中间,伊斯兰文化和古典译本,一直对西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法国学者勒本在所著《阿拉伯文化》一书中写道:“直到十五世纪,欧洲学者没有一个不受阿拉伯学术影响的”.他们或师承阿拉伯人,或翻译阿拉伯文典籍.阿拉伯人的著作,特别是科学著作被欧洲各大学广泛采用,达五百年之久.有些学科到了近代还受阿拉伯人明显的影响.伊本·西那的著作,到十八世纪,还被列为法国大学的学术讨论的课题.伊本·路什德的著作,自十三、四世纪以来,一直是法国、意大利等国各大学的最重要的哲学参考书.
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对于东方的影响是巨大的,由于时间关系,仅提一下它对中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和阿拉伯人民的关系.源远流长,自古以来接触频繁,彼此交流、互相学习,为时很久.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有很大影响.在元代,穆斯林天文学家扎马鲁丁在北京创造了七种天文仪器,又制定了“万年历”,曾颁布通行,直到元末,有许多星宿星座的名称,在中国一直保留阿拉伯原名.
阿拉伯医学对中国有深远的影响.公元十四世纪时,基督教世界对黑死病束手无策,听天由命,而阿拉伯医学家伊本·海推布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设立了“广惠司”与“回回药物院”两个医疗机构,防止传染病的扩散.而且穆斯林的《药典》已经从波斯文译为汉文,直到明初,仍然通用.至今北京图书馆仍保留《药典》的一部分篇章.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伊斯兰教在历史上对世界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但穆斯林决不应满足于前人的成就和光荣,在伊斯兰教历进入十五世纪的新时期,希望各国穆斯林本着《古兰经》和穆圣的教导,继续前进,为人类的未来做出更新的更大的贡献.
问题4:古代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哪些方面的突出成就?列举你所知道的主要成就.紧急![历史科目]
三角帆啊 最早的欧洲航海术也是阿拉伯人教的 三角帆 中国帆 史上最强的舰队 就是靠的这2个帆~
问题5:古代伊斯兰文化有哪些方面的突出成就?[历史科目]
天文:
帝国的天文学在宗教、生产和航海贸易的需求下得以高度发展.阿拉伯人在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科尔多瓦等地建有当时世界一流的天文台,并研制了相当精密的天文观测仪器.以花刺子密、白塔尼和马吉里等为代表的阿拉伯天文学家们所取得的成就,代表着当时人类天文学的最高水平.现代许多行星的命名和天文学术语都源自阿拉伯人.他们连续的天文观测,为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天文学家提供了约900年的记录资料.
地理:
辽阔的阿拉伯帝国还培养了一批地理学家.花刺子密所著的《地形志》、伊本·胡尔达兹贝的《各地知识的最佳分类》、雅各特的《地名辞典》等,都是后人认识当时中亚、西亚、北非等地理概貌的经典文献.14世纪,伊本·白图泰历时30年,行程12万公里,东到中国、西至格拉纳达、北达钦察汗国萨莱、南抵西非马里的广大区域内,都留下了他的身影.他留下了长篇游记《在美好国家旅行者的欢乐》,同时具有很大的史学价值.
数学:
阿拉伯人在数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突出体现在对印度数字与零符号体系的改造与推广,它不仅方便了阿拉伯人的日常生活,也导致了人类计算领域的一场革命.另外,来自花剌子模的波斯人花刺子密用印度数字(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阿拉伯数字)编写了《积分和方程计算法》一书,系统阐述了最早的三角函数表,并首次将代数理论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欧麦尔·海雅木和艾卜·瓦法在方程计算理论上也颇有造诣.
医学:
相传先知说学问有两种:一是教义学,二是医学,可见阿拉伯人对医学的重视.伊斯兰教的医药学以希腊医药学为基础,但帝国地理上的扩展,使得穆斯林们获得了更多新的疾病和新的药物的相关知识.药剂师和医生要经过考试,才能营业.他们在古代的医药典籍中增加了水银、丁香、肉桂、龙涎香、樟脑等药物药剂.当时阿拉伯商船曾将药物大批运往意大利.15世纪初,中国明朝郑和的船队也在阿拉伯采购了大量的药材,并交流医学知识.直到17世纪以前,被欧洲人尊称为“穆罕穆德·拉齐斯”的艾卜·伯克尔·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齐(865年—925年)和“阿维森纳”的艾布·阿里·侯赛因·伊本·西拿(980年—1037年)的医学著作,一直被用作欧洲医学院的教科书.
当时的经典医学书籍有:
1.阿里·伊本·赛海勒·赖班·泰伯的《智慧的乐园》(Fir-daws al-Hikmah);
2.艾卜·伯克尔·穆罕默德·伊本·宰克里雅·拉齐的《曼苏尔医书》(Kītāb al-Tibb al-Mansūri)和《医学集成》(al-Hāwi);
3.阿里·伊本·阿拔斯·麦朱西(Haly Abbās al-Majūsi)的《医学全书》(Kāmil al-Sinā‘ah al-Tibbiy-ah)
4.伊本·西那的《治疗论》(Kitāb al-Shifā’)和《医典》(al-Qānūn fial-Tibb);
5.阿里·伊本·伊萨(Jesu Haly)的《眼科医生手册》(Tadhkirat al-Kahhālin);
化学:
阿拉伯人在研究化学等自然科学中,采用客观实验的方法.这是当时一个决定性的改革.在化学方面,阿拉伯人也做出了杰出贡献.他们在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的传统和实践的基础之上,增添了印度和中国的化学知识,并且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寻找点金石和研究炼丹术.但是根据他们的记录表明,他们已发展起了尖端的实验技术,能够制造各种药物,生产苏打、明矾、硫酸铁等各类用于工业生产(特别是纺织业)的化学制剂.由于化学的进步,阿拉伯人很早就发明了化妆品,制造香水,肥皂等,后来在十字军东征,香水和肥皂一起传入欧洲.
阿拉伯炼金术的开创者是查比尔·伊本·哈彦,他比早期的希腊和埃及的炼金术师更能够认识而且陈述实验的重要性,在化学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他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查比尔在其论文中科学地叙述了化学上的两种主要操作:煅烧(calcination)和还原.还改良了蒸馏、升华、熔化、结晶等手段.这对后来阿拉伯,乃至欧洲都有着很大影响,穆斯林化学家称查比尔为先师.
物理:
阿拉伯学者对物理学的贡献也非常大.他们制作了许多精确的仪器,测量物质密度和大气层引力.
伊本·海赛姆(965年-1038年)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阿拉伯光学之父,他研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说明光在同物质中是在一条直线上传播的,著作《论光学》,奠定了光学的基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