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历史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猜想与反驳_..."是非科学的卡尔·波普尔在其著作《猜想与反驳》...[历史]”,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David Mclellan 曾写过一本书,书名就是:《Marxism After Marx(马克思之后的马克思主义)》.主要是讲发生在20世纪的,如苏俄、中国的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以及西方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说.
波普尔认为:
1.科学的理论或者命题不可能被经验证实,而只能被经验证伪.
2.可以被证伪的理论或者命题才是科学的,否则就是非科学的.区别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是可以证伪性.
在波普尔看来,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都是些无法被证伪的理论学说,所以将其划为“非科学”之列.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政治科目]
科学的理论体系就是正确的理论体系,能为当今的社会所接受,能为当今的社会服务.
马克思主义成功地解释了剩余价值,揭示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理论依据.是指引人类进步的航标.所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用实践完善马克思主义,使之更好地成为人类前行的指路灯.
问题2: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历史科目]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归结起来就是创造性地探索和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这四个重大问题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全过程,是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回答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其中“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更具基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集中体现着我们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科学回答这一问题对于正确回答其他基本问题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长期历史经验、特别是最近30年的历史经验,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下四条原则.
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这是我们党通过长期历史比较和深刻国际观察所得出的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历史结论.
(一)中国近代以来160多年的历史证明,只有马克思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救中国.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国家独立和富强,中国人曾经选择过各种各样的主义,进行过各种各样的斗争,包括农民起义、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旧式民主革命等,最终都没有能够解决问题.正如毛泽东所说:“从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到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的前夜,共计七十多年中,中国人没有什么思想武器可以抵御帝国主义.旧的顽固的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打了败仗了,抵不住,宣告破产了.不得已,中国人被迫从帝国主义的老家即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武器库中学来了进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等项思想武器和政治方案,组织过政党,举行过革命,以为可以外御列强,内建民国.但是,这些东西也和封建主义的思想武器一样,软弱得很,又是抵不住了,败下阵来,宣告破产了.”“一九一七年的俄国革命唤醒了中国人,中国人学到了一样新的东西,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此以后,中国改换了方向”(《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513-1514页).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后,同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一革命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从而引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了彻底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我们说中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不是什么人的主观认定,而是实践的选择、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二)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的教训证明,马克思主义这个武器是丢不得的;丢了这个武器,共产党就失去了精神支柱,社会主义就改变了方向,人民的团结就失去了共同的思想基础,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乱,甚至国家都会四分五裂.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教训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江泽民文选》第3卷第230页)“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这个教训我们决不能忘记,苏联、东欧的错误我们决不能重复.
(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伟大成就证明,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救中国,而且能够发展中国.苏东剧变之后,面对西方敌对势力所谓“共产主义大失败”的狂喜和曾经信仰过马克思主义的某些人的悲观失望情绪,邓小平斩钉截铁地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1页)中国人民用30年持续快速发展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3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是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的3倍多;我国的经济总量由原来的世界第10位上升到现在的世界第4位;我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由原来的世界第32位上升到现在的世界第3位;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由原来的温饱不足发展到现在的总体小康,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由原来的2.5亿降到现在的1400多万.我国的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伟大成就,归根到底,是因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根据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胜利,同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作为科学,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所构成的科学体系.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努力掌握它的科学思想体系,以及构成这一科学体系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它的立场、观点、方法,而不能只是背诵它的个别词句和个别结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列宁选集》第3版,第418页).“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对每一个原理(一)都要历史地,(二)都要联系其他原理,(三)都要联系具体的历史经验加以考察.”(《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马克思主义的某一原理是正确的,同它相联系的另一原理、另一些原理也是正确的,我们必须在统一中加以把握,既不能孤立地、片面地强调某一原理,也不能随意地抛弃某一原理,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更不能只讲其一、不讲其二.针对林彪、“四人邦”任意肢解毛泽东思想的恶劣行径,邓小平强调:“我们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党,来引导我们前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43、44页).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对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应当采取这种科学态度.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原理构成的.所谓基本原理,就是被长期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在一定领域具有普遍真理性的科学原理.它是由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主义某一学科的基本范畴构成的,反映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因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而个别结论则不同.它是对某一具体事物特殊本质的反映,其真理性因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而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坚持基本原理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否定基本原理,就是否定马克思主义.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在基本原理问题上都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含糊.为此,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个别结论区别开来.如果把个别结论误认为是基本原理,就会犯教条主义错误;如果把基本原理指为个别结论,就会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这两种倾向都是应当加以防止的.区别什么是基本原理,什么是个别结论,当然并不总是很容易的,但又是必须加以区别的,而这种区别只能建立在总结国际国内、历史现实各方面丰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
(三)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哲学世界观和崇高社会理想.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条是讲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本质,第二条是讲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三条是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三者相互依存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讲基本原理,这三条就是最基本原理;讲马克思主义的一脉相承,这三条就是一脉相承中的主动脉.它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丢掉了这三条中的任何一条,就是从根本上丢掉了马克思主义.
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能违背,但是它的实际运用因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各国人民必须根据自己的条件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其中最主要地是做到三个“结合”.
(一)理论同实际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了总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但是,它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现成答案.列宁说: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列宁选集》第3版,第1卷,第274-275页)同样,在中国既不同于俄国,更不同于欧美,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之中国化.这就是毛泽东所说的,“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特性”(《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534页).这也就是邓小平所说的,“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63页).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讲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30年的十条基本经验,最后作了一个总结:“30年的历史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既反对了封闭僵化的老路,又反对了改旗易帜的邪路,因而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强大的物质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主体,也是认识主体.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是领导机关和领导人员的任务,也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任务,这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的特色的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工作路线,也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实践”同“群众—领导—群众”这两个公式是完全一致的.马克思主义同实际的结合是在亿万人民群众的奋斗中实现的,人民群众的实践需要是“结合”的动力之源,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创造是“结合”的智慧之源.邓小平反复强调,改革开放中许多东西是群众创造的,他的贡献是把这些东西概括起来,加以提倡和推广.我们的理论是人民群众经验的升华,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胡锦涛同志讲的十条经验中第三条就是“必须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强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三)学习借鉴外国与独立自主相结合.中国的革命和建设都离不开世界.必须重视研究和借鉴外国经验,必须争取一切可能争取的外援,必须重视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但是,这一切都不能照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毛泽东一贯强调,本国国情靠本国人民去认识,本国革命的胜利靠本国人民去争取,我们的方针要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邓小平说:“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页).胡锦涛同志在总结30年经验的十条基本经验中,第八条就是:“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这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方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具体体现和新的发展,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但是它没有成为只是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历史陈迹,原因就在于它是开放的、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这是它的真正的生命力之所在.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向认为,他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滚瓜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滞了,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邓小平说,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新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老祖宗不能丢、又要讲新话.新话才能反映新的情况,新话才能解决新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贡献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为科学,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作了思想理论准备;列宁和毛泽东的主要贡献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分别领导俄国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主要任务是回答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我们必须以新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体系,使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
(二)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毛泽东说:“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96页).要重视本本,但是不能搞本本主义,本本上不可能句句是真理,要根据实践检验的结果而决定取舍,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本本上不可能穷尽真理,要根据新的实践总结新的经验而发展真理,使我们的认识不断得到丰富和深化.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回答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中国于创造性的理论指导,从而不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发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问题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简洁说明!
是科学,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朗克、尼尔斯·玻尔、沃纳·海森堡、薛定谔、沃尔夫冈·泡利、德布罗意、马克斯·玻恩、恩里科·费米、保罗·狄拉克等一大批物理学家的量子力学.都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的,方法的结果.发达国家是根据马克思的主义发达的!我国更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可以超越一切科学.
问题4:怎样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历史科目]
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教条.恩格斯反复告诫人们:“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但是,无论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还是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都曾出现过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而导致革命事业遭受重大挫折的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延安整风时,把反对教条主义提到这样的高度:“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大敌当前,我们有打倒它的必要.只有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本国实际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指出:“这些基本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现存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说:“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奋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奋斗历程,如果将其集中到一点,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践证明,什么时候“结合”得好,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发展和胜利;什么时候“结合”得不好,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
必须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的思想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是我们治党治国的根本.坚持什么?主要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为什么还要与时俱进地发展?毛泽东同志说,马克思主义一定要向前发展.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不能停滞不前.停滞不前,老是那么一套,它就没有生命力.邓小平同志说,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但要讲新话,新话才能解决现时的新问题.发展有两种,一种是充实和丰富,一种是创新和突破,后一种是更大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这是一项十分艰辛的工作,包括经验总结、科学概括等环节.总之,坚持才能发展,发展才能坚持;要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
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对待.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创立时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基本组成部分.这三大组成部分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而又有机联系、相互贯通.三个组成部分都是为工人阶级完成伟大历史使命、最终实现人类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目标做理论论证的.后来,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又增添了历史学、政治学、法学、军事学、社会学、人类学、文艺学等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要把握的是由基本原理的总和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个别论断.因此,我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来对待,去领会和把握它的精神实质.
问题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的科学含义是什么?急?急?急?[历史科目]
有4个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
1.毛泽东思想: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第二,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 ;第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2.邓小平理论:对于邓小平理论,过去一般称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十五大正式将它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并确定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江泽民在大会报告中,对邓小平理论是这样概括的:“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党的十五大对邓小平理论的这个概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正确地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的关系,指出它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这一方面是说,邓小平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继承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又表明,邓小平理论又是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不只是在一些个别问题或个别具体论断上的发展,而是整体上的推进,解决了毛泽东思想未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已经发展成一种独立体系的新的理论.所以,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把邓小平理论包含在毛泽东思想之中,认为它只是毛泽东思想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应该成为在毛泽东思想之后的又一个新的重大理论.
第二,正确地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指出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所谓“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一是指它的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二是指它的地域性,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它的创立虽然也具有世界意义,使马克思主义在曲折发展中奋起,代表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第四次胜利推进,但主要是根据中国的情况总结出来的,是适合于中国的,这就与过去所说的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顶峰”、全世界最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等形而上学的、不谦虚的提法完全不同.所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主要表现为江泽民在大会报告中所说的“四新”:(1)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2)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3 )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4)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第三,正确地说明了邓小平理论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的关系,指出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一个当代中国实践,一个时代特征,充分表明了邓小平理论的时代性、现实性,说明它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毛泽东思想是不同的,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所产生的伟大成果、最新成果.
第四,正确地说明了邓小平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历史地位和巨大作用,指出它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这个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这里所谈的别的理论,不仅包括那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应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它们虽然都是党的指导思想,其基本原理要继续坚持,但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在100多年前、70多年前、20多年前提出的许多理论、原则和方法,已不能适应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要解决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只有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作指导.因此,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
那么,邓小平理论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两个概念,有何异国呢?有的学者认为,两个概念的含义、内容是一致的,只是邓小平理论的提法更简炼,使用起来更方便.有的学者认为它们的含义、内容虽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还是有所不同的: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更规范,便于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概念相衔接,把邓小平理论提到了更高的即党的指导思想的地位;二是邓小平理论这个概念的含义更广泛,包含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所不能包含的一些内容,如邓小平对于国际关系的分析,很难包含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却完全可以包含在邓小平理论之中.我认为 ,后一种看法是有道理的.
对于邓小平理论,如果按照党的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的定义,来给它下个定义的话,我认为也可以这样讲: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体来讲,它是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加快发展,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理论.一句话,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
3.三个代表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体现不断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要求,尤其要体现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4.科学发展观:
第一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发展也依靠人,要注重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以人为本的人,即人民,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 全面发展.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并进.其中物质文明提供物质基础,政治文明提供政治保障,精神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 协调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中实现速度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有机结合.即是说,我们讲的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速度和数量,而要把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上去实现速度的增长和数量的提高.必须切实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放在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
必须在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同时,使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第四 可持续发展.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使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中实现经济的持续发展.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