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筢子_有个皮鞋后面有个挖背的筢子是什么成语[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成语是【隔靴搔痒】
隔靴搔痒[gé xuē sāo yǎng]
【解释】:搔:抓.隔着靴子搔痒痒.比喻说话作文不中肯,不贴切,没有抓住要点.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
【出自】:宋·严羽《沧浪诗语·诗法》:“意贵透澈,不可隔靴搔痒.”
【示例】:批语家也必须深入生活,否则,~的事情,总是难免的吧!
◎秦牧《鲜荔枝和干荔枝》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背打头的成语 脚打头的成语 发打头的成语 足打头的成语[语文科目]
背井离乡
脚踏实地
足不出户
问题2:怎么快速成语就背会了,记住成语?
先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才能记得住成语
问题3:有什么形容背的成语?3个[语文科目]
背本趋末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 《汉书·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 513
背城借一 背:背向;借:凭借;一:一战.在自..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763
背城一战 背:背向.在自己城下和敌人决一死战.. 《左传·成公二年》:“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 510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 650
背恩忘义 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467
背井离乡 离开家乡到外地.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一折:“送的他离乡背井,进退无门. 812
背盟败约 背:违背.盟、约:誓约.败:败坏... 宋·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 437
背山起楼 靠山建造楼房.比喻使人扫兴的事. 宋·胡仔《茹溪渔隐丛话前集·西昆体》:“其一曰杀风景,谓清.. 521
背水一战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穿出井陉口,.. 721
背信弃义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 《北史·周纪下·高祖武帝》:“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548
背暗投明 离开黑暗,投向光明.比喻在政治上脱..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六回:“今将军既知顺逆,弃暗投.. 27
背碑覆局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 《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 25
背本就末 指背离根本,追逐末节. 《三国志·蜀志·吕凯传》:“何期臣仆吴越,背本就末乎?” 25
背恩负义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 《陈书·陈宝应传》:“遂乃背恩负义,各立异图.” 25
背恩弃义 指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同“背恩忘.. 汉·桓宽《盐铁论·未通》:“反以身劳民,民犹背恩弃义而远流.. 40
背腹受敌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昪》:“吾无水战之具,而使淮兵断正.. 25
背公向私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宋书·百官志下》:“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背公向私,.. 27
背公营私 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 宋·张商英《护法论》:“今背公营私者侵渔不已.” 26
背惠食言 指忘恩失信. 《周书·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27
背前面后 指或当面或背后.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五回:“若是一顿钯打退妖精,你看.. 24
问题4:带“背”子的成语[语文科目]
阴山背后 项背相望
膝痒搔背 望其项背
忘恩背义 如芒在背
人心向背 芒刺在背
力透纸背 离乡背井
冷水浇背 黄发鲐背
虎背熊腰 汗流浃背
腹背受敌 扼亢拊背
倒背如流 背信弃义
背水一战 背山起楼
问题5:足打头的成语 耳打头的成语 口打头的成语 背打头的成语[语文科目]
足不逾户 足不出户 足智多谋 足食足兵
耳顺之年 耳濡目染 耳闻目睹 耳熟能详
口服蜜饯 口口声声 口是心非 口不择言 口齿不清 口若悬河.口干舌燥 口出狂言
背水一战 背道而驰 背井离乡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