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道州城西百余步_这篇文章出自哪里?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右溪记[1]
[唐] 元结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2].水抵两岸[3],悉皆怪石[4],欹嵌盘屈[5],不可名状[6].清流触石,洄悬激注[7];佳木异竹,垂阴相荫[8].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9];处在人间[10],可为都邑之胜境[11],静者之林亭[12].而置州以来[13],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14].乃疏凿芜秽[15],俾为亭宇[16],植松与桂,兼之香草[17],以裨形胜[18].为溪在州右[19],遂命之曰“右溪”[20].刻铭石上[21],彰示来者[21].
[1]右溪:唐道州城西的一条小溪.道州治所在今湖南道县.“右”,古以东为左,西为右,此溪在城西,所以作者为之取名“右溪”.
[2]营溪:谓营水,源出湖南宁远,西北流经道县,北至零陵入湘水.
[3]抵:击拍,形容溪流满涌,作者《游右溪劝学者》:“尤宜春水满,水石更殊怪.”
[4]悉皆:谓两岸都是.
[5]欹嵌(qīqiàn):石块错斜嵌插溪岸的样子;“欹”,通“攲”.盘屈:怪石随着溪岸弯曲屈折的样子.
[6]名状:说出它们的状态.
[7]洄(huí):漩涡.悬:形容触石溅起的浪花.激:形容被石遏制而造石成的急流.注:形容水急如灌注一般.
[8]垂阴:投下阴影.相荫:彼此遮蔽荫护.
[9]逸民退士:指不仕的隐者和归隐的官宦.
[10]人间:谓世俗社会,主要相对隐逸而言,指仕宦于朝;嵇康《答山巨源绝交书》:“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其义同此.
[11]都邑:都会城镇.胜境:风景优美的环境.一本“可为”上有“则”字.
[12]静者:谓仁人;《论语·雍也》载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13]置州:谓唐朝设置道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12)设置南营州,太宗贞观八年(634)改为道州,玄宗天宝元年(742)改设江华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称道州.已来:同“以来”.
[14]之:指“无人赏爱”.怅然:惆怅抱憾的样子.
[15]疏凿芜秽:谓疏通水道,开挖乱石,去除荒草杂树.
[16]俾(bì):以便,准备.为:修筑.亭宇:亭子房屋.
[17]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18]裨:补益,增添好处.形胜:优美的风景.
[19]为:因为.
[20]命:命名.
[21]铭:铭文,指作者为右溪所作的铭文.据作者《阳华志铭》、《五如石铭》、《浯溪铭》等其它同类作品,大多以铭文为主,前有小序.则本篇当同其例,应有铭文,此记属序.但铭文已佚,后人为拟题作“记”.
[22]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作者已见前《寒亭记》简介.
本篇选自《元次山集》,是作者任道州刺史时期间的作品.它记述了一条风景优异的无名小溪.这条小溪就在道州城近边,但长久“无人赏爱”,荒秽冷落.作者“为之怅然”,加以清理修整,使它光彩显露,为它宣扬名声.在深情关注的描述里,作者显然有所寄托,容易令人联想到作者自己的耿介性格和不遇身世,更表现出作者爱惜才用的胸怀和感慨时世的忧虑.而语言简朴,风格清峻,写景见性格,议论含针砭,情深意远,富有启迪.据篇末“刻铭石上”,似当是铭序.而从本文构思特点,确乎可称完整的游记作品,已开柳宗元“永州八记”一类游记的先河.
其他回答
右溪记(唐)元吉
【 作者】
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鲁山(今河南鲁山县)人,唐代文学家。少时不羁,十七岁才折节向学,从师于元德秀。天宝十二年(753)举进士。安史之乱中,史思明攻河阳,肃宗召他进京问策,乃上《时议》三篇,受到赏识,擢为右金吾兵曹参军,摄监察御史,为山南西道节度参谋。以讨史思明有功,迁监察御史里行,又进水部...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谁知道这篇文章出自哪的 是谁些的生活在人们眼里难道只是一种存在?我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卑微的欲望而可怜的努力着?那些高贵的对象,美丽的丑陋,俊逸的卑鄙,低廉的羞耻.朴素的汗水,[语文科目]
阿三瘦马写的被上苍诅咒的天才
问题2:这篇文章出自于哪儿? [语文科目]
1.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2.总分
3.……画家销魂!‖……史诗似的满足.‖……
①江南水乡的桥与周围景物的映衬之美
②长桥之美 ③风雨桥之美
4.打比方 列数字 举例子
5.语言生动形象.
问题3:这篇文章出自哪里?The burning sun was beating down fiercely on Dakota Jim.He shaded his eyes with his hand and looked out across the desert.The friendly guide he had met the day before had told Jim to meet him here at 7:00.He was going to lead[英语科目]
自己看吧,非常容易Runescape gold,RS gold
问题4:谁知道这篇文章出自什么地方 千百年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人的脑海里,也一直困扰着人的思想.而对我来说,人活着就是活着了,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的.正
世界五千年
问题5:这篇文章是谁写的?出自哪里?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语文科目]
也许是奇古戴(2002年)写的.是《瓦屋雨声》第二段开始到结束,可是貌似没有‘雨是柔弱的’这句.http://www.rongshuxia.com/book/1053764.html
有意思的是,还有一个http://szb.ch365.com.cn/dsck/html/2008-11/21/content_67701.htm,一个高二学生发表在了报纸上(2008年),
到底是谁写的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说不定两个都不是原创(请原谅),这世界,真相难求啊.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