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德语语言的性别
学过欧语的人都知道,绝大部分欧洲语言的名词都有分性别,语言学称之为 gender。英语虽然也有少量词汇具性别之分,如 actor 与 actress、lion 与 lioness,但实在不成系统,所以在语言学上会把英语视为无性别的语言。学习欧语的名词时,除了拼写外,一般都会连同性别一起记熟,否则往后研习其他语法会更加困难。欧语中有一些语言只有男女两个性别,如罗曼语系的法语、意大利语等,这些语言的名词后缀还有一些线索可让人分辨,所以修读罗曼语系的语言,性别不算是太艰难的课题。不过,另有一些欧语除了分男性(masculine)、女性(feminine)之外,还有一个中性(neuter),三个性别合起来会更加复杂,而且未必能够从后缀窥探属于何种性别,笔者就以德语作为引证,让大家感受一下语言世界的性别。
要说明一点,德语名词的首字母都是大写,故以下例子会用大写,却并非指专有名词。
在德语中,如果人或动物本身已有性别之分,名词的性别也会相应跟随,如 Ehemann(husband,男性)与 Frau(wife,女性),Ochse(ox,男性)与 Kuh(cow,女性)。人和动物的婴儿则多用中性,如 Kind(child,中性)、Lamm(lamb,中性)。不过,如果是物品,则任何性别都有可能,如 Tisch(table,男性)、Uhr(clock,女性)、Buch(book,中性)等。以下再列出一些身体部位的名词,看看各自所属的性别:
男性:
Kopf(head)/Mund(mouth)/Zahn(tooth)/Hals(neck)/Arm(arm)/Fu?(foot)/Rücken(back)
女性:
Nase(nose)/Zunge(tongue)/Hand(hand)/Schulter(shoulder)/Brust(chest)/Hüfte(hip)/Taille(waist)
中性:
Gesicht(face)/Haar(hair)/Auge(eye)/Ohr(ear)/Bein(leg)/Knie(knee)
由以上所见,德语名词的性别很难单看拼写就能判断出来,一般德语老师教名词时都会要求学生背诵其性别,因为名词的复数形式、定冠词、不定冠词、形容词等都会因应名词的性别而有所变化。名词数目繁多,幸好也有部分可以从后缀辨认其性别,以下列出一些例子,但要注意这些只是常见的后缀,当中亦有不少例外情况,学习时要多加提防:
男性:-ant、-el、-en、-er、-ich、-ig、-ismus、-ling、-ner
Elefant(elephant)/Vogel(bird)/Regen(rain)/Lehrer(teacher)/Honig(honey)/Journalismus(journalism)/Schmetterling(butterfly)/Schaffner(conductor)
女性:-age、-anz、-e、-ei、-enz、-heit、-ie、-ik、-ion、-keit、-schaft、-t?t、-ung、-ur
Brücke(bridge)/Freiheit(freedom)/Biologie(biology)/Logik(logic)/Nation(nation)/M?glichkeit(possibility)/Wissenschaft(science)/Universit?t(university)/Scheidung(divorce)/Kultur(culture)
中性:-chen、-ett、-fon、-il、-lein、-ma、-ment、-nis、-o、-tel、-um
Kaninchen(rabbit)/Tablett(tray)/Telefon(telephone)/Fr?ulein(young lady)/Klima(climate)/Geheimnis(secret)/Radio(radio)/Viertel(quarter)/Museum(museum)
观乎以上的例子,女性和中性有较多可顶测的后缀。有一个网站曾统计过,德语中的名词有 46% 是女性,34% 是男性,20% 是中性。不过,依笔者学习的经验来看,属女性的名词多跟从以上的后缀,但属男性的名词拼法多变,若不肯定某名词的性别,笔者会宁愿先猜其为男性。此外,也要留意德语名词虽然九成半以上都只属一个性别,但亦有少量含有两个性别,甚至三个性别或无性别,例如 See 一词,男性的 See 是指 lake(湖),女性的 See 则指 sea(海);又如 Leiter 一词,男性的 Leiter 是指 leader(领袖),女性的 Leiter 则指 ladder(梯子)。
记得笔者的德语老师曾经说过,说德语的人自小学习词汇就连同性别一起诵读,不用去分辨哪些名词属甚么性别,这是母语的本能,德语人士本身不会去探究语言的性别是甚么东西,所以你问德国人为何德语名词有分男性、女性和中性,他们或许会反问你为何中文没有性别之分,这个难题恐怕百问不得其所。
话虽如此,语言的性别究竟对人的思想有没有影响呢?笔者想起一个有趣的研究,曾经有一些语言学家找来一群德国人和西班牙人进行实验,研究人员提出一个名词,然后要求对方用一些形容词去修饰该名词,例如 bridge(桥),结果德国人形容 bridge 是 beautiful、elegant、fragile、peaceful、pretty、slender 等,而西班牙人形容 bridge 是 big、dangerous、long、strong、sturdy、towering 等,为何两者的分别会那么大呢?该研究指出,bridge 在德语中属女性,在西班牙语中则属男性,可想而知德国人倾向把 bridge 看得较女性化,而西班牙人把 bridge 看得较男性化。虽然说这两种语言的人自小吸收某词汇的意思不会受其性别所影响,但该研究反映出语言的性别在某种意识形态下会塑造人对事物的观感,这恐怕连母语人士也不会察觉得到,语言的奥秘正正就在于此!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