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学习资料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国学经典心得体会_弘扬民族精神,诵读国学经典写心得.”,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心得体会嘛,就是谈谈学习国学经典以后自己的主要收获.自己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能怎么样进一步来学习国学并传承国学.重点讲讲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等方面.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国学经典的心德体会[语文科目]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学有利于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现在就请你跟着我们一起进入这诗歌的世界吧!
通过诵读国学经典文章,让我在这很美好的春天里感受别一样的情怀.古代的诗人们也写了不少赞美春天的诗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说《咏柳》、《早春》等等.《咏柳》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于春天的赞美之情,借柳树来抒发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句是把二月的春风比作了剪刀,多恰当的比喻啊!
我不仅了解了春天的诗歌,而且也学到了不少夏天的诗歌呢!就说《小荷》吧,诗人把初夏到来的时候写的惟妙惟肖.荷花刚开始的时候在诗人笔下变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刚刚开的时候样子.
夜晚来临,月亮也随之出来.让我们来看看诗人中的月亮是怎样的吧.《中秋月》、《关山月》这些都是描写月亮的诗歌.让人感觉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丽.
总之,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意识绚丽的奇葩,他的无穷魅力值得我们长久而深入的探究.
问题2:诵读国学经典,感悟成长.关于“诵读国学经典,感悟成长”的征文,从哪些方面写比较好呢?可以只针对一部名著或者书(国学经典方面的)来谈么?或者是提取精华,说出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请资[历史科目]
恩,我推荐《论语》《道德经》因为它们一个是道家经典,一个是儒家经典.可以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趋势开始!对这两本书或一本进行分析,以人的思想变化为主题!以五千年的社会风气背景! 写《孙子兵法》也行,从战争是推动发展的有效方法来写! 追问: .嗯谢谢,我想:如果从中华五千年的文化趋势开始的话引用 道德经 好还是论语呢.请详细解答.谢谢谢谢 回答: 《论语》 吧.因为自汉朝以来,唯尊儒术,以儒治国.这方面的资料你需要自己查了!不用谢.
问题3:以经典诵读 感悟成长为主题写出自己亲近国学经典的读书故事感受[政治科目]
这确实要自己亲身体会的,别人不可代替你.
问题4:你读过的国学经典答案全部[语文科目]
“你读过的国学经典”调查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对联寻亲”:下面本是四副完整的对联,但是失散了,请你将正确的一组配成对.
(1)时雨点红桃千树(B) A山静无人水自流
(2)亭闲有竹春常在(A) B春风吹绿柳万枝
(3)无意东风花半露(D) C夜市千灯照碧云
(4)晴空一镜悬明月(C) D有闲春色燕双飞
2.将下列千古传诵的古诗词佳句配成对.
(1)东边日出西边雨(B) A直挂云帆济沧海
(2)此曲只应天上有(F) B道是无晴却有晴
(3)欲把西湖比西子(E) C一片冰心在玉壶
(4)莫愁前路无知己(D) D天下谁人不识君
(5)劝君更尽一杯酒(G) E浓妆淡抹总相宜
(6)洛阳亲友如相问(C) F人间能有几回闻
(7)天生我材必有用(H) G西出阳关无故人
(8)长风破浪会有时(A) H千金散尽还复来
(9)问君能有几多愁(P) I为有源头活水来
(10)天苍苍,野茫茫(N) J安能辨我是雄雌
(11)黄沙百战穿金甲(K) K不破楼兰终不还
(12)双兔傍地走(J) L悠然见南山
(13)问渠哪得清如许(I) M月是故乡明
(14)出师未捷身先死(O) N风吹草低见牛羊
(15)露从今夜白(M) O长使英雄泪满襟
(16)采菊东篱下(L) P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二、根据题目提供的语境,填上相应的诗词.
1.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一个事物从不同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会,真是: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3.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小就在古诗中受到启迪.老师常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引导我们积极参加实践锻炼;人们常用杜甫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面临毕业分别,我们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互相勉励.
4.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与孟子“舍生取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5.人们常用李商隐《无题》中的两句诗来赞美老师那种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两句诗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6.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除了表达与亲人不能相聚的思念之情外,更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表达他对天下有情人的美好祝愿.
三、根据要求默写诗词.
1.默写两句带有“花”字的诗词: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默写两句描写“月亮”的诗词: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3.默写两句描写“雨”的诗词:
(1)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2)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4.默写两句描写“冬天”的诗词:
(1)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2)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5.默写两句描写“友情”的诗词:
(1)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2)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6.默写两句描写“战争”的诗词: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四、填空题:把下面描写“春天”的诗歌补充完整.
1.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4.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5.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7.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8.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9.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10.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12.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1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14.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五、把下列内容补写完整.
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以讹传讹,以牙还牙.
6. 金玉在外,败絮其中.
7.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8.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9.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10.人之初,性本善.
11.性相近,习相远.
12.玉不琢,不成器.
1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5.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1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7.不积跬(kuǐ)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19.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2.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2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2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5.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26.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27.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9.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0.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4.满招损,谦受益.
3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6.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8.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39.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0.言必信,行必果.
41.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42.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问题5:诵读国学经典 品味多彩人生围绕《弟子规》中的相关内容结合周围发生的事来写[语文科目]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这是《弟子规》里面的一段,也是我最喜欢的一段.它告诉了我尊重父母的道理.它主要告诉我们在家里,父母呼唤我们的时候,我们必须马上回应,绝不能不理不睬,或慢慢吞吞;父母有事情吩咐我们时,我们要立刻行动,决不能出现懒散的情况,父母教导我们时,必须洗耳恭听,当我们犯错时,在父母面前要大胆承认错.天气总是千变万化,此时我们应该问候父母是否感到不适.回到家或出去必须和父母说一声.虽然现在的生活环境比古代的好得很,大多数的人都过上无忧无碌的生活,但是,我们却渐渐忘记了古代人的那种尊父母、爱父母、孝父母的那种精神.
大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它讲述的是周文王小时候孝敬父母的事,他每天天刚刚蒙蒙亮就起来,第一件事便是去问候父母,向父母请安.只要发现父亲微有一点点不舒服,就会想尽办法让父亲直到舒畅才放下心中的大石块.他每天每夜都不知疲倦要去和父母问安.这种至诚至孝的精神,我们现代的孩子们为什么做不到呢?主要原因是,我们虽然都有一颗想报恩于父母的心,但我们却没把它摆放在我们心里最高的位置,更没想过让它高高在上的照着我们,成为我们前进途中的灯塔.
为什么它是照亮我们前途的灯塔呢?做大事的人都知道,要做大事要先懂得尊重别人,而尊重别人必须要从尊敬父母开始啊!如果连尊敬父母都不会,就会成为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一个失去诚信的人怎么能干成一番大事业呢?所以,我们不应该太小看此事.
日常生活中,每天问候父母一声,每天听从父母命令,这些事有谁能真正做到,或许问到你,你也会感到羞愧,我也不例外,在家父母吩咐的事总是拖拖拉拉,吃饭只顾着吃自己的,想想自己的所做所为,真想找个洞钻进去.所以尊敬父母、关爱父母那不是一件小事.
从今天起,让我们从国学经典《弟子规》中吸取营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尊父母、爱父母、孝父母的好孩子,为将来建设国家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