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相信每个人都容易上手,但真正赚到钱的就少之又少了,我们谈谈IT创业,借助团购网站案例——从24券团购网站倒闭说起。

一、跟风套路
近几年比较成熟的思路是:互联网创意(原创或者复制国外)、风险投资进入、急速扩张规模、上市、原创团队以及风险投资人获利退出。
之所以百试不爽,是因为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传统资本对互联网行业的不熟悉。
百度赚钱了,腾讯赚钱了,网易赚钱了,淘宝赚钱了,盛大赚钱了,巨人赚钱了,而且都是一本万利!既然这么多互联网企业都赚钱了,这说明其它的互联网企业也能赚钱,于是资本就跟着往里冲!
二、做自己熟悉的
不要以为资本家都是理智的,大部分资本家都是狂热的(狂热的甚至于愚蠢),他们唯一的长处就是:胆大愿意冒险!只有为数不多的资本家胆大心细。
我刚刚毕业的时候参加一个公司的招聘宣讲会,那个老板说:“我们之所以来这里投资,是因为看到许多知名公司来这里投资都赚钱了,没有道理我们不赚!”
有记者不止一次问巴菲特:“为什么你不投资高科技公司?“这个老头回答说:”因为我不懂高科技。“
国内成功的互联网公司背后大都有软银的影子,因为软银的老板懂高科技。
三、金融骗子
其实许多资本家不是不知道许多互联网公司的业务是赔钱的,他们的愿望并不是指望这些互联网公司未来赚钱好给他们分红,他们的愿望跟这些互联网公司的许多创始人一样:把公司做大,然后上市,然后卖掉自己手里的股票。再然后,公司跟自己就没有丝毫关系了。
不仅仅是一些小公司小团队在充当”金融骗子”的角色,许多知名的大公司大团队才是这种骗人招数的发明人!这些金融大鳄的游戏无非就是看准了整个社会的盲目跟从心理,将分散在各个散户手里的资金积聚到自己手里。
人类对金融工具的认识远远不如对枪支的认识,对金融的监管也远远不如对枪支的监管。它们本无好坏,混乱之下,包括那些金融大鳄也难逃玩火自焚的命运。
四、创业就应该做一件天蹋下来都能够赚钱的事情
这句话据说是李嘉诚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么便宜的事情哪里找?不是没有,只是许多小事情不入法眼罢了:比如收废品就绝对是稳赚不赔的。
其实这句话主要是鉴于对创业阶段创业者心理素质的考量。如果创业前两年,非但一分钱不赚,还得自己倒贴不少,有几个还能坚持下去?最大的阻力还不在于是否有后续的资金,最大的阻力在于:“都赔了两年了,这个买卖真的能赚钱么?”
想当年腾讯的创始团队在最危难的时刻把大部分的股份全都“便宜”卖给了别人,现在说不后悔那是假的,可按照当时的情形,不那么做还能怎么做?
创业初期赔钱是一定的,如果既有赔钱的业务保证长期利益,又有短期赚钱的业务保证生存,这当然是最好的。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