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新闻-人工智能
文/毛小北
在沉着冷静的AlphaGo面前,李世石还是输了。3月9日,在谷歌人工智能AlphaGo和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的首轮切磋中,经过3个多小时的较量,最后以“李世石投子认输”告终。在3月10日第二场比赛中,李世石再次认输。
随着李世石的再次认输,人工智能还能在什么领域战胜人类的讨论成为热点。有媒体便评论道:人类已处在悬崖边缘。
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机器已经可以胜任越来越多的工作,他们甚至已经拥有了自己学习的能力。电影里人类与机器人的交火和专家的一系列警告使人们不禁担忧,机器人是否真的会取代人类,这也就不难解释,一盘围棋的输赢却引起了人们的恐慌。
回想我们第一台计算机面世的初衷,人们希望它们可以代替我们繁琐的工作,使我们可以完全解放出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甚至我们曾经梦想过,人工智能可以超越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完成以前自己做不到的事。而在我们将这些冰冷的机器人逐渐请进我们的生活中来之后,我们却恐慌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并没有真正的人工智能,因为它们并不具备学习能力或者仅能在人类的帮助下学习一些简单的东西。人类无法想象人工智能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因为科技总是带给人们一些惊喜和恐惧,就像我们曾经并不拥有汽车、轮船等现在看起来再普通不过的交通工具一样。
既然人工智能会导致人们恐慌,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他们呢?答案很简单,对人类有利用价值。人工智能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以前人类无法完成的危险作业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完成,科技发展带来的利润和便利让我们忘记风险,忘记了应该对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引导和规范,忘记了限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方向、界限和目的。
但正如专家们所述,盲目无序地使用人工智能最终可能导致人类的毁灭,但亲手毁灭人类的不是人工智能却可能是我们自己。也许有一天,电影中人们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犯罪、军事战争的桥段就会发生在现实之中。而那时候我们呼喊着人工智能带给人类毁灭显然是有失公允的,因为是我们想要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了他们。
所以我们恐慌的不是机器,而是那些藏在机器背后的人。人工智能可以做许多人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却不知道有些事在人类社会是违法的,他们单纯的更像是一个“孩子”,完全听信于人类的教导。当然,也许只是目前是这样。
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战役”其实从他们出生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了,而最重要的一场决战就是人类是否能够控制自己的内心。
围棋输了,我们还可以再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者干脆耍赖,设计一套程序,机器人就必须输给人类。但这只是一场比赛,或者说只是一场游戏。如果在这场游戏外,我们输给了自己,那时候也许游戏就真的结束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