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这么火 翻翻这些书 -人工智能
世界冠军李世石与谷歌AlphaGo围棋(简称“阿尔法”)的人机大战第3局在韩国首尔四季酒店战罢,阿尔法执白中盘取胜,3比0完胜李世石。由于这是一次科学实验,双方还会继续下第4局和第5局的比赛。一场人机大战引发全世界围观,人工智能听起来有那么点玄乎,似乎离我们生活太远,好像又会越来越近。究竟如何了解人工智能?趁着这场围棋比赛激战正酣,看看关于人工智能的科普图书是有必要的。
人工智能小说并不少
在众多关于人工智能的书籍里,由冯·诺依曼所写的《计算机与人脑》是探讨人工智能最早的书之一,这本书是冯·诺意曼在1955至1956年准备讲演用的未完成稿。书中的许多技术推论带有预测性,尚待今后实验研究及进一步探讨才能判断其是否正确。还有一本让AI(人工智能英文缩写)迷津津乐道的书,叫做《奇点临近》,该书讲述了智能问题的数据结构及实现的算法,人工智能的应用。
当然,科幻小说没那么烧脑,读起来就更轻松了。记者发现,在历届的雨果奖里,关于人工智能的科幻小说也有多次获奖,由此可见这个题材相当受关注。经典的人工智能小说包括《安德的游戏》、《太空漫游》等。其中不乏需要动脑筋的地方,但是却有精彩的故事情节。
人类在书中也是输家
关于各种科学问题,网友们时常爱去果壳网交流。就在这场人机大战进行之际,果壳网孵化的独立品牌“未来事务管理局”也发起猜测结局的网友互动。记者昨日采访了“未来事务管理局”首席评论官李兆欣,他表示:“和这场人与机器的围棋大战比起来,国际象棋在小说里出现的次数多得多,但强调人机大战的并不算多。因为在科幻所想象的未来中,人类必然会被数字生命体超过,只有很少的作品会假设人类可以靠一些小手段或者某种人类特质获得胜利。”
李兆欣认为,一些作品也在思考有AI的未来,比如雷·库兹韦尔在《灵魂机器的时代》中展望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十年百年千年的发展,约翰·卡斯蒂的《剑桥五重奏》借五位智者之口,展示了思考这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和概念。
■书籍推荐
记者昨日采访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果壳阅读联合创始人小庄,她向读者推荐了一些有关人工智能的书籍。
《连接组:造就独一无二的你》
作者:承现峻
推荐理由:尽管最近人工智能的话题这么火,但事实上我觉得大家为此着迷的时候不应该忘了,事实上我们还不清楚计算机是不是真正在模拟人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基本上还不知道人脑是如何运作的。“连接组计划”就是一个试图举全世界脑神经科学研究实验室之力来搞清楚大脑中1千亿个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是怎么建立的大项目,意义堪比基因组计划。
《剑桥五重奏:机器能思考吗?》
作者:约翰·卡斯蒂
推荐理由:小说家兼物理学家斯诺、计算机科学家图灵、语言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量子物理学家薛定谔和群体遗传学家霍尔丹五个人坐下来,围着饭桌探讨了一个问题:机器能思考吗?这个虚构的辩论,自人工智能诞生之日就在困扰着人类中的智者,也不知道会折磨到几时为止,或许将直至我们存在的最后一天。
《彩虹尽头》
作者:弗诺·文奇
推荐理由:文奇自己是一位数学家兼计算机科学家,所以他的书中关于人工智能、网络世界的描述在逻辑上较为缜密,具有相当可信性,而他的故事写得也是可看性颇强。
■相关新闻
李世石不服: 我输不代表人类输
虽然在人机世纪大战中落败,但李世石在棋赛中所做的努力和拼搏,令人肃然起敬。赛后,李世石首先表示了抱歉:“无论内容还是结果,我都显得很无力。虽然我有很多大赛经验,但从来没有今天第3局这样感到紧张和压力。”谈到对手阿尔法,李世石表示虽然自己被打败了,但并不能说明就是打败了整个人类:“我的棋力还无法下出完美的棋,而AlphaGo也还未达到神的水平。这次比赛是我输的,不是人类输的。”
重庆著名棋手古力九段也表示与人工智能比赛压力很大:“外界来看李世石九段是背负了很大的压力,如果抛开一切,关上门让我和阿尔法围棋切磋一个月,说不定我的围棋水平会长很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可能只有五个九段棋手一起出马,才能与谷歌AlphaGo一战。”
正如李世石所说,即使这次比赛输掉了,也不意味着人工智能已经比人类聪明。阿尔法的优势在于不知疲倦的自我学习能力,可以每天自我对弈上百万次来提高棋力。事实上,阿尔法是训练了2000万局棋后,才能战胜职业围棋选手,而一个人在成长为职业九段高手前,训练的棋局数量远小于2000万。微博注册网友“破破的桥”也表示,从计算速度来分析,李世石与阿尔法下棋就好比人类和汽车赛跑一样。
?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