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亮:李世石大战人工智能结果尚需理性看待-人工智能
    
    作者:张申亮
    这两天,有一件事让网友们很感兴趣:谷歌AlphaGo挑战韩国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结果李世石执黑186手中盘投子负于AlphaGo。不少网友惊呼:人工智能真的来了!
    这很有点“狼来了”的味道。本是一局棋的输赢,竟引发了大众对人工智能的“恐慌”。有网友就此发出疑问:这是否标志着科技就能战胜人类智慧,人工智能的时代就此到来了吗?甚至有媒体打出了“人类应该欢呼还是绝望”这样的标题。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开始就习惯性地把自己称为“人类”,站在了“机器”的对面。为啥人们如此看重这一盘棋的输赢?说白了,是我们心里“输不起”。此前,李世石曾乐观地表示,自己将以4:1或者5:0取胜,如不出现失误,将100%获胜,多数人对人类的胜利也充满了信心。似乎李世石这首局一败,人类就此将步入这些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奴役时代,颇有点世界末日来临的味道了。
    其实早在1997年,IBM研发的“DeepBlue”(深蓝)和当时世界排名第一的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就曾进行过一次“世纪对决”,结果,卡斯帕罗夫以2胜1负3平败北。只不过“深蓝”靠的是强大的计算能力,而这次的“阿尔法狗”不仅记忆超强,还能够自主学习。面对如此强大的“机器狗”,李世石的败北情有可原,况且胜败乃兵家常事,接下来还有四场比赛,结果还很难说。
    其实我更同意另外一种观点:不管孰赢孰输,都是人类的胜利。不要忘了,AlphaGo再强大,也不过是DeepMind研制的一台超级计算机。就从这点来说,这只“阿尔法狗”本身就是人类科技进步的结果,是庞大的科技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换句话说,再强大的“机器”也仅仅是机器而已,依赖的是人类的智慧和物质的基础。人工智能也许近在咫尺,但再强大的“狗”,也不会变成我们恐惧的“狼”。那些科幻大片中的镜头,永远不会在现实中上演,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不管这次“人机大战”的最终结果如何,我们都该为人类科技的进步而欢呼。“人机大战”,结果还需理智看待。
    建行特约齐鲁时评,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qilushiping@iqilu.com;网上投稿;请关注齐鲁时评官方微博。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