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数据库表_笔记1:数据库表
数据库表
表类型
Oracle中主要有以下9种表类型。
.堆组织表(heap organized table):这些就是普通的标准数据库表。数据以堆的方式管理。增加数据时,会使用段中找到的第一个能放下此数据的自由空间。从表中删除数据时,则允许以后的INSERT和UPDATE重用这部分空间。这就是这种表类型中“堆”这个名字的由来。堆(heap)是一组空间,以一种有些随机的方式使用。
.索引组织表(index organized table):这些表按索引结构存储。这就强制要求行本身有某种物理顺序。在堆中,只要放得下,数据可以放在任何位置;而索引组织表(IOT)有所不同,在IOT中,数据要根据主键有序地存储。
.索引聚族表(index clustered table):聚族(cluster)是指一个或多个表组成的组,这些表物理地存储在相同的数据库块上,有相同聚簇键值的所有行会相邻地物理存储。这种结构可以实现两个目标。首先,多个表可以物理地存储在一起。一般而言,可能认为一个表的数据就在一个数据库块上,但是对于聚簇表,可能把多个表的数据存储在同一个块上。其次,包含相同聚簇值(如DEPTNO=10)的所有数据会物理地存储在一起。这些数据按聚簇键值聚簇在一起。聚簇键使用B*树索引建立。
.散列聚簇表(hash clustered table):这些表类似于聚簇表,但是不使用B*树索引按聚簇键来定位数据,散列聚簇将键散列到聚族上,从而找到数据应该在哪个数据库块上。在散列聚簇中,数据就是索引。如果需要频繁地通过键的相等性比较来读取数据,散列聚簇表就很适用。
.有序散列聚簇表(sorted hash clustered table):这种表类似是Oracle Database 10g中新增的,它结合了散列聚簇表的某些方面,同时兼有IOT的一些方面。其概念如下:你的行按某个键值(如CUSTOMER_ID)散列,而与该键相关的一系列记录以某种有序顺序到达(因此这些记录是基于时间戳的记录),并按这种有序顺序处理。例如,客户在你的订单输入系统中下订单,这些订单会按先进先出(first in,first out,FIFO)的方式获取和处理。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有序散列聚簇就是适用的数据结构。
.嵌套表(nested table):嵌套表是Oracle对象关系扩展的一部分。它们实际上就是系统生成和维护的父/子关系中的子表。嵌套表的工作类似于SCOTT模式中的EMP和DEPT,EMP表是被嵌套的表。可以认为EMP是DEPT的子表,因为EMP表有一个指向DEPT表的外键DEPTNO。嵌套表与子表的主要区别是:嵌套表不像子表(如EMP)那样是“独立”表。
.临时表(temporary table):这些表存储的是事务期间或会话期间的“草稿”数据。临时表要根据需要从当前用户的临时表空间分配临时区段。每个会话只能看到这个会话分配的区段,它从不会看到其他任何会话中创建设任何数据。
.对象表(object table):对象表基于某种对象类型创建。它们拥有非对象表所没有的特殊属性,如系统会为对象表的每一行生成REF(对象标识符)。对象表实际上是堆组织表、索引组织表和临时表的特例,还可以包含嵌套表作为其结构的一部分。
.外部表(external table):这些表中的数据并不存储在数据库本身中,而是放在数据库之外,即放在平常的操作系统文件中。在Oracle Database 9i及以上版本中,利用外部表可以查询数据库之外的一个文件,就好像这个文件也是数据库中平常的表一样。外部表对于向数据库加载数据最有用(外部表是非常强大的数据加载工具)。Oracle Database 10g则更进一步,还引入了一个外部表卸载功能,在不使用数据库链接的情况下,这为在Oracle数据库之间移动数据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
本文来源 我爱IT技术网 http://www.52ij.com/jishu/5273.html 转载请保留链接。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