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介绍环节
这是我们历时半年完成的一篇报告,7月份我们中期策略提出计算机正式进入大数据时代,后续围绕大数据发布了十多份报告。未来最有价值的行业是数据价值最大的行业,最有价值的公司是能走出数据变现商业模式的公司。在大数据时代后,可能三到五年或者更久,人类社会最终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如果说互联网是数据的发源地,大数据是数据的加工厂,人工智能就是数据的消费者。今天,国内外所有的IT巨头战略都围绕数据进行,而储备的最重要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现在是非常火的概念,关于人工智能是什么目前并没有明确定义,我们可能用其和传统软件解决问题的差别来阐述会比较直观,传统软件解决的是可以用确定性算法描述的问题,比如从1加到100。而我们现在人工智能所要解决的主要是在无法用特定算法或者数学来定义的问题,其答案取决于人的反应,比如从一组照片中学习辨认出一只猫。简单来说,人工智能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计算智能、感知智能与认知智能。第一个层次计算智能就是传统计算机和软件所体现的 智能;第二个层次,感知智能,就是让计算机具备能听会说,能看会认的能力;第三个层次是认知智能,就是计算机学习、思考、联想、创新的能力。
现在为什么产业界和政府如此热衷人工智能?首先从最基本的需求来讲,目前互联网是没有真正满足人的根本需求。BAT连接人与商品、信息、人与人也好,实际上本质上是解决信息传递效率和不对称的问题,提供给人的还是信息,不是人最终真正需要的服务形态。因为你最终所需要的不是搜索结果,不是满屏幕的淘宝商品不是无数的微信信息,需要的是是帮你解决好的问题找好答案,是根据你的需求和喜好帮你买好商品,是帮你找到微信无数个卖方短信中真正能让你赚钱的那条。一句花概括,信息是被动的,人最终需要的服务是主动的,这种从被动到主动的突破关键就是人工智能。
从IT巨头的竞争战略来看,人工智能可能是未来互联网所有入口的入口,从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谁抓住最根本需求,谁就是最终极的入口。例如最初互联网也有各种各样的门户网站,但人们最终需求不是门户网站,而是其中的信息。所以最终仅仅是一个搜索框战胜了所有门户,Google创始人十多年前就说了创办google不是做搜索引擎,是想做一个AI(人工智能)。相同的道理,个人智能助理实质上未来可能成为人类面向世间万物的唯一窗口,因为你需要的不是3600行业每行都有一个滴滴打车或者O2O的APP,你的根本需求是主动智能的服务。最近百度世界大会已经表露得很明显,度密就是要连接3600行所有的包括O2O服务在类智能助理,其实如果有心可以发现前不久微软小冰已经回到了微信,而window10里也第一有了一个个叫娜娜的助理。这个助理拥有的数据量将是前所未有的全面,这意味着他的智能程度、进化速度和影响力也将是空前的,这也是为什么各个巨头在这个领域投入巨资的原因。
从国家战略角度来讲,人工智能信息获取能力远远超过人类,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人类无法解决的难题,去发展一些高端科技已经不是天方夜谭,例如美国一些机构正在利用人工智能攻克癌症难题,人工智能军备竞赛已经开始,我们最近经常听到的IBM的模仿人类神经元的芯片实际上正是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推动的。从我们国家来看,这个技术没有被垄断,我们有弯道超车的机会,很多机构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发,预计未来会有国家层面的战略出台。
人工智能将从三个方面改变世界,第一个方面,将改变企业的形态,例如,招聘、内部运行机制、客服完全可以用人工智能来代替;第二个方面,将改变我们人类生活中许多场景,最典型的就是教育行业,目前教育行业面临的最大瓶颈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对个性化教育需求的矛盾,不光是内容的稀缺,更是“因材施教”这个动态的教育资源的稀缺,人工智能可以突破这种瓶颈,在金融行业,花旗银行已经引入沃森来做风控,在广告行业,讯飞智能广告颠覆了广告行业,传统广告是被动接受,讯飞的这个广告可以与用户语音交互,让每一个广告成为一个“推销员”;最后一个方面,正如马云所说,机器比人聪明,人比机器人类智慧,两者结合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增强现实、机器人等产业最终都是在拓展人的能力边界,未来很有可能走向人机合一最终形态。
最后回到投资标的的选择,人工智能的商业机会有两方面,一个是提供感知智能、认知智能的核心技术支撑的公司,第二个是运用这些技术提供智能应用场景的公司,但这两者也有交叉。例如百度与谷歌,都投入了智能家居与无人驾驶,因为这是两个跟与人关系最紧密的场景,智能化改造和服务的价值最大。从技术层面来讲,以人脸识别为代表的感知智能技术已经逐步成熟,很多技术已经可以商业化,A股的人脸识别技术重点推荐佳都科技、汉王科技,视频智能识别技术重点推荐东方网力,在认知智能这方面,一旦突破,大量的人类的脑力劳动可以被替代,就中国来说,脑力劳动成本的基本单位是万亿级的,如果替代其中一部分其市场都是万亿级。A股中最有可能突破这方面技术的就是已经启动讯飞超脑计划的科大讯飞,另外就是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有雄厚实力的东方国信、烽火通信;从应用场景智能化改造层面来讲,四维图新已经在无人驾驶方面布局已久,工厂智能化改造上,我们推荐一个市值比较小、弹性比较大的公司科远股份。
二、问答部分
问:人工智能过去也时常提及,现在这个时点人工智能技术有何重大变化?
答:这两年我们看到一些关键技术在突破,例如语音识别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 一个是算法层面,深度学习算法正在飞速进步,一个是数据层面,互联网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使得深度学习算法越来越好,从技术进步的具体情况来看,原有人脸识别没有超过人眼,金融行业绝对不会用,现在已经超过人眼,很多券商已经利用了人脸识别技术。因此,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算法,数据,计算能力的持续突破。
问:产业层面人工智能出现了哪些大的变化?
答:第一个是人才的争夺,百度、google、Facebook都在挖人工智能顶尖人才,最近路透社刚报到苹果大规模招聘80多人的人工智能专家。第二个是个人智能助理成为一个热门趋势,最近最显著的例子,我们看到百度近期正式 推出度秘,将360行的广泛接入、针对每一项接入的服务,百度后台通过全网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的方式,让度秘能够更自然的交互、更智能的理解用户需求,近期产业界巨头微软小冰智能助理也再次入住微信;第三个是感知智能的一些技术突破有了商业化应用的市场,比如人脸识别在金融领域,智能视频分析用于视频广告,讯飞的语音交互开始广泛运用于智能客服等;第四个是我们看到可能整个产业最基础层在改变,intel167亿美元收购全球FPGA巨头Altera,而据百度副总裁王劲透露,其第二代百度大脑就是基于FPGA做的。
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答:简单地说,互联网是大数据的入口,大数据就是数据的加工厂,人工智能是数据的消费者。可以看到互联网最大的产物除了用户与流量,就是数据,各大巨头现在的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的布局核心的目的就是获取数据。各家上市公司和产业巨头正在着力突破大数据领域,很多行业有很多成功的公司在做,比如东方国信、科大讯飞、四维图新,这些大数据的使用者已经做了很多尝试,但是现在还不够智能,只能被动的服务,未来的方向是用户提出很模糊的问题,比如用户肚子不舒服,机器就根据他过去一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建议他休息,多喝水,还是去医院。结合各方面的情况为用户推荐最好的解决方案,这些都需要大数据来进行支撑。所以未来三到五年是大数据的时代,大数据时代之后就是人工智能的时代。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
性感小野猫
2015-10-05 14:38:45发表
-
性感小野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