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set接口有如下的特点:
1、不允许出现重复元素;
2、集合中的元素位置无顺序;
3、有且只有一个值为null的元素。
因为java中的set接口模仿了数学上的set抽象,所以,对应的数学上set的特性为:
4、互异性:一个集合中,任何两个元素都认为是不相同的,即每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
5、无序性:一个集合中,每个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元素之间是无序的。集合上可以定义序关系,定义了序关系后,元素之间就可以按照序关系排序。但就集合本身的特性而言,元素之间没有必然的序。
6、空集的性质:空集是一切集合的子集。
package test_set;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Set;
import java.util.Itera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Set;
/**
* @author Qiaofengbo
* @time 2014年7月21日
*/
public class Test_set {
private static Set sets1 = new HashSe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ave_to_set();
// save_to_set_from_list();
bianli();
// binali_sets1_iterator();
}
/**
* 往set里面存值
*/
public static void save_to_set(){
sets1.add("1");
sets1.add("");
sets1.add("3");
sets1.add("1");
sets1.add("3");
sets1.add("2");
}
/**
* 遍历一个set
*/
public static void bianli(){
for(String s1 : sets1){
System.out.print(s1+"\t");
}
}
/**
* 把一个list存到一个set中
*/
public static void save_to_set_from_list(){
List lists = new ArrayList<>();
lists.add("1");
lists.add("2");
lists.add("3");
lists.add("4");
lists.add("5");
lists.add("3");
sets1.addAll(lists);
}
/**
* 使用Iterator遍历set
*/
public static void binali_sets1_iterator(){
Iterator ite = sets1.iterator();
while(ite.hasNext()){
System.out.print(ite.next()+"\t");
}
}
}set为继承自collection接口的接口,set里存储的值的类型通过set<object>泛型来声明;存储值时调用HashSet类的add方法,删除时调用用remove方法。
save_to_set方法往set里面存进去了两个1,两个3,一个2,一个null,但是遍历的结果为null,1,2,3;且显示顺序与存储顺序无关,体现了集合的互异性、无序性的特性。因为set里面可以存储空值,且因为set有互异性,所以只能存储一个空值。
save_to_set_from_list方法作用是调用addAll方法往set里面存储值,参数为一个collection容器,比如list容器,此方法可用于从list重筛选出重复的元素。
binali_sets1_iterator方法遍历set除了用for循环外,还可以使用Hashset类中的iterator方法,返回一个装有set容器无序元素的迭代器,然后再调用迭代器iterator方法hashnext和next来遍历元素。
HashSet 的实现
对于 HashSet 而言,它是基于 HashMap 实现的,HashSet 底层采用 HashMap 来保存所有元素,因此 HashSet 的实现比较简单,查看 HashSet 的源代码,可以看到如下代码:
public class HashSet
extends AbstractSet
implements Set, Cloneable, java.io.Serializable
{
// 使用 HashMap 的 key 保存 HashSet 中所有元素
private transient HashMap map;
// 定义一个虚拟的 Object 对象作为 HashMap 的 value
private static final Object PRESENT = new Object();
...
// 初始化 HashSet,底层会初始化一个 HashMap
public HashSet()
{
map = new HashMap();
}
// 以指定的 initialCapacity、loadFactor 创建 HashSet
// 其实就是以相应的参数创建 HashMap
public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map = new 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
}
public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
map = new HashMap(initialCapacity);
}
HashSet(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boolean dummy)
{
map = new LinkedHashMap(initialCapacity
, loadFactor);
}
// 调用 map 的 keySet 来返回所有的 key
public Iterator iterator()
{
return map.keySet().iterator();
}
// 调用 HashMap 的 size() 方法返回 Entry 的数量,就得到该 Set 里元素的个数
public int size()
{
return map.size();
}
// 调用 HashMap 的 isEmpty() 判断该 HashSet 是否为空,
// 当 HashMap 为空时,对应的 HashSet 也为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map.isEmpty();
}
// 调用 HashMap 的 containsKey 判断是否包含指定 key
//HashSet 的所有元素就是通过 HashMap 的 key 来保存的
public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return map.containsKey(o);
}
// 将指定元素放入 HashSet 中,也就是将该元素作为 key 放入 HashMap
public boolean add(E e)
{
return map.put(e, PRESENT) == null;
}
// 调用 HashMap 的 remove 方法删除指定 Entry,也就删除了 HashSet 中对应的元素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return map.remove(o)==PRESENT;
}
// 调用 Map 的 clear 方法清空所有 Entry,也就清空了 HashSet 中所有元素
public void clear()
{
map.clear();
}
...
}由上面源程序可以看出,HashSet 的实现其实非常简单,它只是封装了一个 HashMap 对象来存储所有的集合元素,所有放入 HashSet 中的集合元素实际上由 HashMap 的 key 来保存,而 HashMap 的 value 则存储了一个 PRESENT,它是一个静态的 Object 对象。
HashSet 的绝大部分方法都是通过调用 HashMap 的方法来实现的,因此 HashSet 和 HashMap 两个集合在实现本质上是相同的。
掌握上面理论知识之后,接下来看一个示例程序,测试一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 HashMap 和 HashSet 集合的功能。
class Name
{
private String first;
private String last;
public Name(String first, String last)
{
this.first = first;
this.last = last;
}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
return true;
}
if (o.getClass() == Name.class)
{
Name n = (Name)o;
return n.first.equals(first)
&& n.last.equals(last);
}
return false;
}
}
public class HashSet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 s = new HashSet();
s.add(new Name("abc", "123"));
System.out.println(
s.contains(new Name("abc", "123")));
}
}上面程序中向 HashSet 里添加了一个 new Name("abc", "123") 对象之后,立即通过程序判断该 HashSet 是否包含一个 new Name("abc", "123") 对象。粗看上去,很容易以为该程序会输出 true。
实际运行上面程序将看到程序输出 false,这是因为 HashSet 判断两个对象相等的标准除了要求通过 equals() 方法比较返回 true 之外,还要求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等。而上面程序没有重写 Name 类的 hashCode() 方法,两个 Name 对象的 hashCode() 返回值并不相同,因此 HashSet 会把它们当成 2 个对象处理,因此程序返回 false。
由此可见,当我们试图把某个类的对象当成 HashMap 的 key,或试图将这个类的对象放入 HashSet 中保存时,重写该类的 equals(Object obj) 方法和 hashCode() 方法很重要,而且这两个方法的返回值必须保持一致:当该类的两个的 hashCode() 返回值相同时,它们通过 equals() 方法比较也应该返回 true。通常来说,所有参与计算 hashCode() 返回值的关键属性,都应该用于作为 equals() 比较的标准。
如下程序就正确重写了 Name 类的 hashCode() 和 equals() 方法,程序如下:
class Name
{
private String first;
private String last;
public Name(String first, String last)
{
this.first = first;
this.last = last;
}
// 根据 first 判断两个 Name 是否相等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this == o)
{
return true;
}
if (o.getClass() == Name.class)
{
Name n = (Name)o;
return n.first.equals(first);
}
return false;
}
// 根据 first 计算 Name 对象的 hashCode() 返回值
public int hashCode()
{
return first.hashCod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Name[first=" + first + ", last=" + last + "]";
}
}
public class HashSetTest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HashSet set = new HashSet();
set.add(new Name("abc" , "123"));
set.add(new Name("abc" , "456"));
System.out.println(set);
}
}上面程序中提供了一个 Name 类,该 Name 类重写了 equals() 和 toString() 两个方法,这两个方法都是根据 Name 类的 first 实例变量来判断的,当两个 Name 对象的 first 实例变量相等时,这两个 Name 对象的 hashCode() 返回值也相同,通过 equals() 比较也会返回 true。
程序主方法先将第一个 Name 对象添加到 HashSet 中,该 Name 对象的 first 实例变量值为"abc",接着程序再次试图将一个 first 为"abc"的 Name 对象添加到 HashSet 中,很明显,此时没法将新的 Name 对象添加到该 HashSet 中,因为此处试图添加的 Name 对象的 first 也是" abc",HashSet 会判断此处新增的 Name 对象与原有的 Name 对象相同,因此无法添加进入,程序在①号代码处输出 set 集合时将看到该集合里只包含一个 Name 对象,就是第一个、last 为"123"的 Name 对象。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