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散记
想起了石河子高中城,晚上便梦见了东五路秋天的金黄。翻翻以前的相册,那色彩依然在……

小肖的重担压着,老夏去了八师高级中学,小仲第一次上高三,在大连很多老师提及课件一等奖的王玉萍老师。陈琦备了一暑假的区域地理,改上选修,我直说,是浪费时间……
小倪也在高三,聊了几句说想我,我很受用,简直是受宠若惊。梁肖也这么说……
收到冷老师 转的石河子二中最后一笔奖金,很是激动。老高忙的聊天都不回话,郑老师大功告成该轻松过着空巢生活了。我老婆穿着郑老师那件紫色的,自己设计的毛衣,说很适合她。
刘书记估计是老了,只会转发别人的消息。一复制,一粘贴,一发送。问个好,就是“你好!”少华校长估计很忙,总没上线,估计是把QQ密码忘了。一直欠他一个东西,一直心静不下来写,写一个《石河子二中课堂教学的特色和建议》,我答应给他了。不是因为硅化木象棋,而是彼此畅饮时候的淋漓尽致。
这个秋天,非彼秋天。而是时空变换,但心灵深处刻下的记忆,就像这片片的大叶榆在秋日午后的色彩一样辉煌。那个秋天,拾起的黄叶,与这个秋天是一个轮回,无需等候什么,年轮在增加,落叶的静美,在诉说。

这几张照片,记得是骑自行车,下车用手机拍的。清晰度不够,有的比较模糊,像梦。没人能用相机拍出梦的的景色,即使是回忆,相机的效果远远不及文字。这是天主的恩赐和惩罚——他让你经历的人和事儿,在梦里保留,却无法用镜头再一次经历,所谓人生无法复制,就是这个道理。翻阅的老照片即使唤起了那个梦,可那情和缘,血与火、酒和雪,没有了气味和温度,边没有了生命力。而人类的文字,尤其是汉字,却能深深的,像刻刀一样,记录那些梦。这便是天主的恩赐。
翻阅石河子二中的照片,那些孩子都去祖国各地读高校了。唐主任去上海华东师大学习了、宋辉老师依然是那么忙,和二中的那些优秀的女人们一样,上班就忘了自己了。老婆不时提起宋老师送的那十个馕,好吃,香。在新疆出游,坐史主任车我喜欢坐副驾驶位置,可以拍照,可以听他讲,我近乎于在他身上,演练成新疆了。
昨天没写完的日记,今天发现石河子的诸位好友纷纷踏至,激动之情无以言表。曾经的岁月于他们视乎很平常,而对我,确成了永恒。那个自行车棚、那个教学楼的四个座、那些课堂、还有那些绮丽的名字——木合塔尔主任、哈儿丽哈什丶阿依肯、米尔扎提、木讷江、阿曼、胡西塔尔……
这张虚幻的照片,难道不是梦境?那些路灯和我的原创《石河子路灯》深深的留在我的心中……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