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的春天
这个城市的春天一向是慢腾腾的蹒跚而来,像个瘸腿的老人,时时要经受沙尘暴的骚扰,不堪忍受蓬头垢面的落魄相,只是在尘沙漫步的喘息之机,展示她稍许妩媚的一面,然后又匆匆的转身离去。
仿佛一夜之间,树绿了,花红了,满目被丰富多彩的色调刺激着,这花展那花展的,跑了一个又一个,人山人海的,置身其中,花草是风景,人勾兑着景致,心情也能好很多。
相机咔嚓咔嚓拍着,数码的,相数极高,不下700万的,存储量也很大,一个单调繁复的景点能被无数人照N遍,排着队,不辞辛苦地摆着各种POSE,生怕这美好的景致少了自己的点缀。
数码时代的显著特征就是表情克隆的廉价,笑了、哭了,只在手指轻轻一摁间,一切都恢复原貌。城市就这么大,却很难有机会走出去,所以年年的风景也差不离多少,电脑里的照片删了又照,照了又删,到最后也没留下几张像样的,再翻翻胶卷时代的照片,颇有些摄影师的风范,张张经典。
风筝飞的很高,天很蓝,风很大,花香中有股淡淡的泥土味,应该是沙尘暴之后的遗留,不过也能忍受,有些乡土田间的泥土芬芳。有人却戴着口罩,花香的引诱对他们来说是毒药,远远的驻足,春天对他们来说,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脚下据说是唐朝的皇家御园,望着天空中飞的很高的风筝,恍惚间就有了一种意想,这一千多年前,唐太宗是不也在春光明媚的早晨,兴致勃勃的簇鞠?太平公主是不也拎着裙脚追赶着天上的风筝?历史在这里重重留下一笔,然后又急促调头,离去,再也没有了些许的眷恋。
那开着车来的,总有些指高气昂,喇叭摁个不停,在熙攘的人群里狂躁不安,可很少有人理会,人们慢腾腾的,都是来游玩的,谁也别想破坏这雅致。于是这女主人从车里探出头,大声吆喝着,可有人故意站在了车前不动,那头就如乌龟般缩了回去。几千年过去了,轿子变成了汽车,这特权思想一点也没变,只是仇富思想更甚了。
前几天看一篇稿子题目叫《日本归来不愤青》,看题目就没点进去。估计那厮去了趟日本,就感觉自己大彻大悟了,跑过来指手画脚的大谈特谈。这樱花的确漂亮,很纯洁,像未经世事的粉面女郎,让人爱怜。走进了端详,每个树下都是树立的牌子,记录的很详尽,某年某月,几月几号,谁谁送的,什么职务,感慨于日本人的事无巨细。只是,却对某些事情犹如得了健忘症般,装疯卖傻。忘却,我们有时是在背叛,有人却赞许着这种背叛。
不知道明年春天还会去哪里,毕竟这里的春天短促,抓不住,又是一年的光景。于是在这里叮嘱自己,明春一定去城东的山沟沟里去,提早动身,去看看草长莺飞,闲花野草,或许那样的春天也是真正的春天,而牵强的附会,只是矫情的美!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