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爱思考
写下这个标题,觉得矛盾。妥还是不妥?纠结了一下,豁然开朗。妥!
因为这个不仅是完成祝校长的任务,更是要改变一下自己的教学,也是为了给同行一个交流的课题。强调一点,“课堂教学技术”是没有学科限制的,也就是说抛开知识的内容的差异,传授知识本质上,就是师生的人际交往。同样,你能把“备学生”的意识分成学科吗?但,“备学生”的内容是有差异的。另外,一个人(包括我本人)改变教学习惯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儿,我们100多年的现代课堂教育和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老师的想象出牌。故思考“备学生”是一痛苦的事儿。
我大致把这个思考分成三个阶段。今天作为第一阶段的开篇——例举课堂教学“备学生”不充分的表现。其实就是反思自己和观摩别人的课堂教学不合理的课堂行为,难道你不认为这是一件痛苦的事儿吗?
广东单枝百合老师例举如下:
1、问题问的太泛,指向不明;
2、对学生的思维特点没备到位;
以上,一例:
设计了一张表格
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 大气运动特征
冬
夏
你会填吗?试一试,学生肯定填的不是你的想象那样。我是不会填。
3在重点校,很多老师上课跳跃性很大,大量以练代学。总认为学生什么都懂了。其实,学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因为知识的生成感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教师把它分解成小问题、小步骤。以练代学,是可以提高考试成绩,但就教学来说,特别是新授课来说,就是急于求成,过于功利。忽略学生学习的情感需要、忽略了学生感悟知识的过程结果就发现,学生做题还行,但知识也许还是囫囵吞枣,一知半解的状态。
感谢 吉林省实验中学郭振宇老师,小郭在我的追问下,例举10条课堂备学生不充分的表现——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设置是否合适倒是能体现出教师备学生的充分程度!
1.问题设置是否合适
2.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调控失效
3.教师对学生问题回答的低级评价
4.教师对学生问题的低级评价(没有思维含量的评价)
(所用课堂的低效都与备学生有关!)
5.课堂没有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流于形式!
6.问题没有设置在学生思维的生长点上
7.课堂纪律不好(学生没有向学性)
8.学生对课堂教学参与的数量和质量不高
9.课堂不和谐(主要是情感方面)
10.学生对作业完成不好!(说明不了解学生)
小郭老师每打出一条,我得心都在使劲一紧,脸也越来越红, 这些我们每天都存在的问题,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算一个开始,请各位教师朋友和读过书的非教师朋友继续例举。我衷心谢谢!如果能把所有的例举穷尽,那么你的教学行为一定发生了变化。
课堂教学独特的魅力,是缺陷美。没有最好的课,只有更好的课。消灭一个不良教学行为,就是我们在职业化、专业化上的一点小小的进步。衷心希望您的回帖是10条课堂备学生不充分的表现——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