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4-01 08:37 来源: 师说 作者:52ij
张家瑜《我开始轻视语言》
年纪渐长,文学心愈淡。不是再不喜欢了,而是大部分的文字都变薄,载不动许多愁。你看过的愈多,纪历得愈多,对文字的要求愈苛刻,甚至会觉得,花巧的不如直白,然后变成只看社科普及书,或是更白痴的流行小说。
读《我开始轻视语言》的第一部分,却让我重执读文学作品的感觉。小巧的散文要写出味道,其实很不容易,但是张家瑜做到了。例如<十三岁野鸽子的黄昏>写童年回忆,由伦敦的鸽子谈到童年时的弟弟养的鸽子,那种孤寂的气氛,并不是我们可以用说明的方法来解释。
??她写的友人P,写陈映真,在淡然的文字中渐次客人起内心的火热。P是作者中学时代的旧友,要好但是又有客人疏离的关系。然后,P病了,精神出了问题,许多事发生了,然后二人再重遇。我们的人生,或多或少也有相似的情况吧?如何把当中微妙的部分,呈现出来呢?为一般人来说,就是‘欲语还休’,因为文字总是不容易驾御,同时又有它无可挽救的限制和缺陷,难以表达真正的感觉,又或是一说出口便俗了。所以书名说‘我开始轻视语言’,正是说出这局限,同时也是作者能深究心情而化为文字的深层反省。
可惜的是,写来灵巧无比的文章,就止于第一部分。所以,要写好的散文,真的不容易呀。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