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国际收支逆差_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国际收支逆差_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国际收支逆差_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的相关信息:
科目: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 关键词:国际收支逆差
当一国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的政策搭配是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解析:
本题所描述的经济状况如下图所示。其中Te是充分就业国民收入,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E为当前的内部均衡位置。BP曲线位于E点的上方,这说明该经济系统外部不均衡,存在国际收支逆差;E点所对应的内部均衡国民收入高于Ye,这说明该经济系统存在通货膨胀。
如果该经济系统实行浮动汇率制度,则不需政府干预,经济系统会自行调节,并趋于内外部的同时均衡。这是因为,国际收支逆差会导致本国货币贬值,从而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这在图中体现为BP线和IS曲线都会向右移动。这个过程会不断地进行下去,直到国际收支平衡为止。这个时候,IS、LM和BP三条线将交汇于同一个点,从而实现内外部的同时均衡。(这个位置图中未标出)

不过,内外部同时均衡位置的通货膨胀问题将更为严重。可见,若要内外部实现均衡的同时还要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的干预不可或缺。
总起来说,财政政策应着力于内部均衡的调整,货币政策应着力于解决外部失衡问题。
通货膨胀的原因是总需求过多,因此,为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政府应该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借以抑制总需求。
国际收支逆差的原因有两个:要么是进口相对增加,要么是资本净流出增加。进口相对增加的原因可能是本国物价水平相对上涨或者是本国货币相对升值造成出口减少或进口增加,资本净流出增加的原因是本国的利率水平相对下降。因此,为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中央银行可以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借以提高利率,并抑制物价水平的上涨;或者由政府财政部门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以抑制进口需求。不过,若设法促使本币贬值,借以刺激出口,抑制进口,也可能解决国际收支逆差的问题。但是这需要中央银行放松银根,增加货币供给,即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见,中央银行到底应采取何种货币政策,还需考虑提高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哪一种措施对平衡国际收支更有效。
从本题给出的四项选择来看,紧缩国内支出(即需求)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扩大国内支出将加剧通货膨胀;本币贬值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本币升值将会加剧国际收支的逆差。可见,其意图是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相搭配: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需求,解决通货膨胀的问题;通过买入外汇(相应的就要投放本币),促使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借以解决国际收支逆差问题。但由于货币投放会刺激总需求增加,所以紧缩性财政政策的力度必须很大,借以抵消货币投放的影响。最终的均衡位置如图中的E1点所示。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常规搭配组合形式归纳如下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