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提问关于“龙华载载仰高风_谁可以给我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期末试卷和答案?(不是真...[语文]”的问题,52IJ师说平台通过网络上精心整理了以下关于“龙华载载仰高风_谁可以给我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期末试卷和答案?(不是真...[语文]”的一些有用参考答案。请注意:文中所谈及的内容不代表本站的真正观点,也请不要相信各种联系方式。下面是本网所整理的“龙华载载仰高风_谁可以给我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期末试卷和答案?(不是真...[语文]”的相关信息:
谁可以给我六年级上册苏教版期末试卷和答案?(不是真...
科目:语文 关键词:龙华载载仰高风卷面书写3%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bǔ yù wēi xié chá jué zhōu xuán cái biàn wú shuānɡ
( ) ( ) ( ) ( ) ( )
ɡōnɡ xínɡ tánɡ lánɡ cānɡ lǎo ménɡ lónɡ zhì rén zhì yì
( ) ( ) ( ) ( ) ( )
二、基础知识的练习及词句的积累:(27%)
1、 查字典:(5%)
“盛气凌人”的“凌”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除部首外再查( )画.在字典里“凌”字的解释有四种:①冰;②欺凌、侵犯、欺压;③升、高出;④迫近.在“盛气凌人”这个词中应取第( )种解释.
2、写出三个有关刻苦学习的成语:(3%)
( ) ( ) ( )
3、写出两句珍惜时间的名句:(4%)
4、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6%)
(1)、这学期,全体六年级同学都参加了“我读我演”阅读竞赛活动.
(2)、宣传委赵刚记录并听取了“庆祝元旦准备会”上老师及“班干”们的发言.
5、用适当的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4%)
(1)、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
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
(2)、侍奉吴王的少年没有被吴王处死.
侍奉吴王的少年巧妙地使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一首( ),作者是( )代诗人( ),
“西江月”是( ),“夜行黄沙道中”是( ).(5%)
三、阅读:(30%)
(一)、阅读课文片断,完成后面的练习:(11%)
正当他专心致志写作《史记》的时候,一场飞来横祸突然降临到他的头上.原来,司马迁因为替一位将军辩护,得罪了汉武帝,入狱受了酷刑.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但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便打消了这个念头.他想:“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我如果就这样死了,不是比鸿毛还轻吗?我一定要活下去!我一定要写完这部史书!”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了一行行工整的隶字.
1、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
专心致志( ) 辩护( )
2、你知道“竹简”是什么吗?(2%)
3、请写出“人总是要死的,有的重于泰山,有的轻于鸿毛.”的意思.(3%)
4、很多人都想在自己的一生中做件实实在在的事,读了司马迁的故事,你有什么启发?(4%)
(二)、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19%)
游龙华公园
星期天,我们游览了桃花盛开、曾经洒过烈士鲜血的地方——龙华公园.
进了公园,我们先走向“桃园”.不一会儿,满园桃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这里的桃花品种繁多,有“仙桃”、“白桃”、“日日桃”,桃花的颜色也各不相同,红的像一团火,白的像一片云,还有黄的紫的,真是五彩缤纷!微风吹过,送来屡屡清香.
“你们看,那儿有许多蝴蝶!”一个同学指着前边说.我们望去,一些枝头果然有许多蝴蝶在随风摆动.可是走进一看,他们不是蝴蝶而是一种奇特的桃花.这种花的形状、颜色和蝴蝶十分相像,所以人们称它为“蝴蝶花”.
饱览了桃花后,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纪念碑两旁松柏耸立,四周铺满嫩草,外面围上一圈整齐的冬青,显得庄重、肃穆.纪念碑上刻着:“龙华载载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终,墙外桃花墙内血,一般鲜艳一样红.”读着碑文,我们仿佛看到了烈士们正横眉冷对带血的刺刀,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龙华的桃花……
离开纪念碑,鲜明的路标把我们引向画廊.画廊里展出了许多烈士的照片,照片下有烈士的生平简介,还陈列着烈士的手稿.这些手稿记录着烈士们的战斗历程.
我不禁低语着:烈士们安息吧,我们一定会沿着你们开辟的道路走下去!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4%)
安息:
耸立:
2、短文的第( 、 )自然段是描写桃花的,作者抓住了桃花的( )和( )来描写桃花的.(3%)
3、用波浪线画出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2%)
4、填出作者游览龙华公园的路线.(3%)
5、读了短文,你觉得龙华公园主要是用来纪念什么的?(2%)
请你写出我们南京一个类似的公园名称:(2%)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想法?请结合自己实际谈一谈.(3%)
四、作文:写一件令你感动的事,中心明确,条理清晰,有真情实感.(30%)五、附加题:(3%+2%+3%+2%)
1、我们学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后知道聂荣臻是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请你再写出三个元帅的名字( )、( )、( ).
2、你知道爱因斯坦在科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什么吗?
3、学习了《埃及的金字塔》之后,我们知道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 )、( )、( ).
4、司马迁编撰的《史记》里面记录了许多生动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故事分别是按照本纪、表、世家、列传和书这五种体例来记录的,你能写出其中的两个历史故事的名称吗?( )、( ).
《精神丰碑》的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长征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叫《丰碑》.这个故事讲的是一支装备很差的红军部队,要通过冰天雪地的云中山,一位军需处长把棉衣都发给了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的故事.
读了这个故事,我被军需处长的精神感动了.多可惜呀,这么好的一位老战士牺牲了.为了革命事业,他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在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在这个故事中,我最受感动的情节是课文中对军需处长牺牲时样子的描写:“他浑身落满了雪,一时无法辨认他的真实身份.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风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淡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从这段话中,我看出了他舍己为人的精神.他本是负责战士们的后勤工的,是管发棉衣的,有方便的条件得到棉衣,他却把大家的冷暖放在了心头,关心每个战士,唯独没考虑自己.他对革命无比的忠诚.有着极强的责任心,就连将军都没有想到死的会是他.他也很乐观,他死的时候,没害怕这无边的风雪,冻死时也没缩成一团,也没有忧愁的神色,他的死激励战士,克服困难,走出云中山,大家的脚步更加坚定了.
军需处长的精神在现在的社会依然存在,依然需要.在前不久四川发生的大地震中,解放军战士冒着余震的危险,深入到最危险的地方去营救被困的群众,他们和军需处长一样伟大,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把集体放在心中,让军需处长的精神永远铭刻在自己心中!
行吗?楼主,祝你在这次期末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试卷答案[数学科目]即使有也不能告诉你.不过还没有.
问题2: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答案[数学科目]一、 填空题.
1、20千克比( )千克轻10%,( )米比5米长2( 1 ).
2、天平一端放着一块巧克力,另一端放着2( 1 )块巧克力和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恰好平衡.整块巧克力的重量是( )克.
3、一块三角形菜地,边长的比是4:3:5,周长是168米,其中最长的边长是( )米.
4、单独完成同一件工作,甲要4天,乙要5天.乙的工效是甲的工效的( )%.
5、抽样检验一种商品,有48件合格,2件不合格,这种商品的合格率是( ).
6、把8( 7 ):1.5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7、一个三角形的底边长是3厘米,高是5厘米,与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这个三角形的面积的比是( ):( ).
8、某商品在促销时期降价20%,促销过后又涨20%,这时商品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 )%.
9、一项工作,6月1日开工,原定一个月完成.实际施工时,6月20日完成任务,照这样计算,到6月30日超额完成( )%.
10、一台拖拉机6( 5 )小时耕地8( 7 )公顷,照这样计算,耕一公顷地要( )小时,一小时可以耕地( )公顷.
二、 判断题.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
2、甲比乙高5米,乙就比甲矮5米.………………………………………………( )
3、六年级今天缺席4人,出勤46人,出勤率是92%.………………………………( )
4、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减数与差的和的2倍.………………………………( )
5、把8克盐放在200克水里,制成的盐水中含盐4%.………………………………( )
三、 选择题.
1、在含盐30%的盐水中,加入5克盐和10克水,这时盐水含盐百分比是( ).
A、大于30% B、等于30% C、小于30% D、无法确定
2、甲乙两股长1米的绳子,甲剪去5( 4 )米,乙剪去5( 4 ),余下的绳子( ).
A、甲比乙短 B、甲乙长度相等 C、甲比乙长 D、不能确定
3、已知8X + 8 = 24,则4X + 3 = ( )
A、11 B、10 C、9 D、8
4、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甲车行了全程的8( 3 ),乙车行了全程的5( 4 ),( )车离中点近一些.
A、甲 B、乙 C、不能确定
5、用汽车运一批货,已经运了5次,运走的货物比5( 3 )多一些,比4( 3 )少一些,运完这批货物最多要运( )次.
A、8 B、9 C、10 D、11
四、 计算题.
7( 1 )÷7+7÷7( 1 ) 6-(7( 1 )÷2+3) 4( 3 )×88+4( 1 )÷88( 1 )
[1-(4( 3 )+12( 1 ))]×2( 3 ) 99%+91×(13( 2 )-7( 1 ))
五、 文字题.
(1)一个数的60%比32的60% 多32,(2)一个数比20的2%多4,这个数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
六、 应用题.
1、一座桥实际造价2100万元,比原计划多用了8( 1 ),原计划造价多少万元?
2、扬桥村要挖一条48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60%,第二天挖了8( 1 ),两天共挖了多少米?
3、一堆煤,第一天运走的吨数与总吨数的比是1:4,第二天运走4.5吨后,两天正好运走了总数的3( 1 ),这堆煤有多少吨?
4、两个车间共有150人,如果从外地调入50人到第一车间,这时一车间的人数是二车间的3( 2 ),二车间原来有多少人?
5、甲乙两车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7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慢20千米,两车的速度比是7:9,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问题3: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苏教版)答案[数学科目]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期中试卷
一、 填空题( 20%)
1.一个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男生比女生多( )%,女生比男生少( )%.
2.把630本图书按3?4分给五年级和六年级,六年级分得图书( )本.
3.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 )比例.
4.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
5.圆的直径和它的面积( )比例.
6.在比例式X:= :2中,X=( )
7.走一段路,甲用4小时,乙用3 小时,甲和乙行走的速度比是( ).
8.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 ,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10、1 米:40厘米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1、圆柱体的侧面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 ),宽相当于圆柱的( ).
13.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体积之和是28立方米,圆柱体的体积是( ).
1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是一个圆柱底面半径的 ,圆柱的高与圆锥高的比是4:5,那么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
15、一根1米长的圆柱体钢材,截去2分米的一段后,表面积减少25.12平方分米,原来这根钢材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二、选择题.(8%)
1、24个铁圆锥,可以熔铸成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个数是[ ]
A.12个 B.8个 C.36个 D.72个
2、等底等高的圆柱、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相比较[ ]
A.正方体体积大 B.长方体体积大 C.圆柱体体积大 D.一样大
3、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是[ ]
A.3 B.6 C.9 D.27
4、如果A和B成正比例,B和C成正比例,那么A和C成〔 〕
A、正比例.B、反比例.C、不成比例.
三、判断.(12%)
1、底面积和高分别相等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的体积一定相等.( )
2、圆的面积和半径成正比例.( )
3、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8厘米,它的侧面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16厘米.( )
4、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
5、三个圆锥体积的和正好等于一个圆柱体的体积.( )
6、如果x 与y成反比例,那么3 x与y也成反比例.( )
四、求未知数x (12%)
(1)3:8 = x:2.4 (2)x:5 = :0.5 (3) :x = 6
五、应用题(40%)
1、 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分米,圆柱侧面积是62.8平方分米,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2、有一个圆柱形储粮桶,容积是3.14立方米,桶深2米,把这个桶装满稻谷后再在上面把稻谷堆成一个高0.3米的圆锥.这个储粮桶装的稻谷体积是多少立方米?(保留两位小数)
3、一根2米长的圆柱形木料,横截面的半径是10厘米,沿横截面的直径垂直锯开,分成相等的两块,每块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4、一块长方形地,量得它的周长是48米,长和宽的比是5:3.这块长方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反面还有题)
5、用铁皮制作一个底面直径和高都是4分米的圆柱体油桶,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油多少千克?(保留整千克数).
6、两根同样长的钢筋,其中一根锯成3段用了12分钟,另一根要锯成6段,需要多少分钟?(用比例方法解)
7、刘师傅要加工一批零件,每小时加工40个,3小时可以完成,如果要提前半小时完成任务,工作效率需提高百分之几?(用比例的方法解)
8、有AB两个容器,如图先把A装满水,然后倒入B中,B中水的深度是多少厘米?
思考题.(10分)
某工厂四月份(30天)计划生产一批零件,平均每天要生产400个才能完成任务,实际上前6天就生产了3000个.照这样计算,完成原计划任务要用多少天?(分别用正、反比例解)
问题4: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语文科目]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卷面分3%
一、看拼音写词语.10%
áo xiánɡ xīu rǔ kān cè xiàn mù mínɡ ɡuàn ɡǔ jīn
( ) ( ) ( ) ( ) ( )
rèn jìn túo zhē yìnɡ chóu xiǎnɡ shòu hè lì jī qún
( ) ( ) ( ) ( ) ( )
二、先将成语补充完整,再解释要解释的加点字,最后按要求分类.8%
刚正不( ) __________ 一( )一和_________ 喜( )乐见
好( )喜功__________ 惟( )惟肖__________ 字正( )圆
褒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贬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根据要求写出倒顺词.4%
同义: ( )----( ) ( )----( )
不同义: ( )----( ) ( )---- ( )
四、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语句的练习.8%
1、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黄海滩涂是片广阔的土地,那里气候温和,林茂草丰,是麋鹿野生饲养的理想产所.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 )这件事过了许多年,( )我仍然记得清清楚楚.
3、将下面这个句子改成带问号的但意思不变的句子:
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照样子,仿写句子:
夏天,知了不厌其烦地在树上唱着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请根据课文及其相关内容填空.14%(4+4+4+2)
1、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__,又叫人_______,既愿___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
2、《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_________诗,让诗人感到悲的原因是__________.
请再写出一句古代诗人爱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牛郎织女》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从中我们认识了_________________的牛郎.另三大民间传说分别是《 》、《
》、《 》.
4、陈忠实在《青海高原一株柳》一文中重点要歌颂的是高原柳,可他又用许多笔墨写家乡灞河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
鱼与鱼竿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后来,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1、结合短文理解词语.2%
硕 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道扬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先两人中要到一篓鱼的那个人不久后饿死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而要到一根鱼竿的那个人看到大海时还是饿死的原因又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从“后来同是饥饿的两个人同样得到长者的恩赐,最终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一事例中我们明白了什么呢?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吐鲁番盆地
我国的旅游胜地——新疆吐鲁番盆地,它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4米,是我国最低的洼地,也是世界第二低地.它每年六月至八月气温均高于40度,最高可达47度,而地表温度则高达75度以上;加上平均每年要刮七十多次风,每次卷起漫天风沙,所以有“火洲”、“风库”之称.
《西游记》中所描绘的“八百里火焰山”(其实只有一百公里长)横贯整个盆地,那殷红色的山石,褶皱的地貌,远远望去,真像跳动的火苗.在盛夏(猛烈 强烈)的阳光(照射
照耀)下,满山像烧起了大火,热浪灼灼扑人 .
这里夏天人们每天都要洗澡,甚至一天要洗好多次.传说有位县长正赶上大热天,公务繁忙,热汗擦了又流,洗了又淌.为了节省时间,他干脆坐到水缸里办公.有人来找县长,光听见声音不见人,回头一看,哟!他正赤条条地坐在水缸里看文件呢!
夏季去吐鲁番,半路上没有饭店也饿不着.只要带一些鸡蛋,不用找锅,不需生火,把鸡蛋往沙坑里一埋,很快就可以吃上喷香的熟鸡蛋了.再配上随身携带的小菜和饮料,就是一顿十分(精致
别致)的野餐.
吐鲁番人爱植树造林,变沙漠为绿洲.在吐鲁番通往交河古城中间,有这样一条十五公里长的林阴路:两侧树分为三行,一行钻天白杨,一行桃树,一行梨树.据说这是一位五十年代的县委书记领人栽的.他想让后人即有遮阳蔽日之处,又有解热止渴的桃梨.如今白杨已搭起绿色的通道,桃梨已开花结果.多少走得又热又渴的行人,(惊讶
惊喜)地扑到这清凉的树阴下,大口地吃着甘甜解渴的水果,该是多么感激这不知名的种树人啊!
大风、酷热考验了人也锻炼了人,使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像金子一样耀眼、闪光.
1、用音序查字法查“漫”,应先查音序_____,再查音节______.“漫”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五条:(1)水过满,向外流 (2)到处都是 (3)莫,不要
(4)不受约束,随便 (5)广阔,长.“漫天风沙”的“漫”应选第_____条解释.3%
2、用“——”划出文中括号里合适的词.2%
3、人们把横贯整个盆地的一座山称为火焰山,理由有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文中用了两个事例来说明吐鲁番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这两个事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吐鲁番人用_____________
的方法,来改造这儿的自然环境,在林阴路在中钻天的白杨,可以_________________,栽种桃树、梨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吐鲁番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七、作文.30%
2010年刚刚过去,在这一年中,发生了许多不平凡的事,大至国家的,小至个人的,请选择一件你认为不平凡的事写下来.要做到文通字顺,中心突出,题目自拟.(请写在作文纸上)
附加题.5%
1、读小故事,写成语.(2分)
宋朝初年,宋太祖赵匡胤召集文人学者编了一部规模宏大的百科全书,宋大祖赐名为《大平御览》.
据说这部书编成之后,宋大祖每天都要阅览三卷.有时,因事务繁忙,不能按日阅览,他闲暇时也一定要补上.有人认为,皇帝日理万机,还要抽时间读书,实在大辛苦了.宋大祖却不以为然,他说:“只要打开书,便会有所收益,我并不认为这是什么辛苦的事情.”后来,宋大祖说的这句话变成了一句成语,勉励人们博览群书,以增见闻.
想一想,这个成语是什么,请写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
庐山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草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5:六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苏教版)[语文科目]一、看拼音写词语.(5’)
yì qiāng rè xuè xuàn rǎn hún qiān mèng rào
(一腔热血 ) ( 渲染 ) ( 魂牵梦绕 )
zhuāng jia dà míng dǐng dǐng kān cè kān chēng
(庄稼 ) (大名鼎鼎 ) (勘测 ) (堪称 )
二、把成语补充完整.(7’)
脱(颖)而出 大名(鼎)(鼎) 神()莫() ()立()群
锣鼓()天 感人()() ()()多姿 ()无()息
三、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5’)
坦() 峻() 敦() 遣() 梁()
袒() 竣() 郭() 遗() 粱()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
1、诵读积累优秀古诗是培养良好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大自然的美丽景象;“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使我们感悟着读书能启人心智,学习知识应知行结合的深刻道理.
2、两耳不闻窗外事,______________ .
3、欲知天下事,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便于思索,_______ 便于记忆.初读好书,__________ ;重读好书,_________ .处处留心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 .
4、这种境界,既使人_____,又叫人____ ,既愿_______,又想坐下_____________ .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6’)
1、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来了.(改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月亮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改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好朋友遇到困难我们要帮助他.(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2’)
1、因为小明的妈妈加班,但是来开家长会的时间晚了.
2、冬天的哈尔滨是一个充满童话色彩而又令人神往的季节.
七、阅读.(30’)
(一)
有一天,我从学校里跑出来,流着泪,很伤心地走回家里.
妈妈抱着弟弟,站在门口.弟弟向我招招手,妈妈亲切地微笑着,欢迎我回来.
但是我淌(tāng tǎng)着泪的脸,使得妈妈很惊奇.她连忙拉着我的手,一边走过去,一边问我:“为什么这么伤心?”
“妈妈,我想做的、我要做的事情,老师不让我做!”我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呜呜咽咽地说.
“呀!到底什么事?”妈妈温和地问我.
“学校里要开家长会……要演剧……但是老师这一次不选我……当主角,却只要我在后台……工作!那小龙反到做了……做了主角了!”我呜呜咽咽地,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妈妈伸出手来,要我看看她戴着的手表.
云 你看看 这手表上面有些什么东西 妈妈一边擦干我眼泪 一面温和地问
“那是一块玻璃,两个指针.”我回答说.
妈妈把弟弟放在一旁脱下手表,把表壳打开,又问我:“你看见了些什么呢?”
“小齿轮和螺(luó ruó)丝!”这时我完全忘记了我的伤心事.
妈妈继续说:“当表的指标不走,或走得不准的时候别人就会说,‘这表是虚有外表’.可是怎样才能使它会走,并且走得准确呢?就得靠这些小齿轮和螺丝,还有许多你看不到的部分.”
停了一会儿,妈妈又望着我意味深长地说:“这没有人喝彩的工作,但却是重要的工作,而且是不能没有的.”
我忽然明白起来,心里便觉得很轻松、很快乐.
1、 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 .(2分)
2、 把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画去.(2分)
3、给划线句子加上标点.(3分)
4、手表是由 _____、_____ 、______ 、 等部件组成的,其中让人喝彩的有 ,没有人喝彩的有 .(4分)
5、老师让“我”在后台工作,“我”为什么哭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后“我”明白了什么?你对妈妈说的话(画波浪线的话)是怎样理解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赏 梅
初春,正是赏梅的大好时节,素有“雪梅十里香”之称的超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公园大门前的小山坡上,有一片默林.朵朵白梅绽开枝头,如片片白雪.白梅有五片花瓣,洁白无瑕,给人一种纯洁高尚的感觉.
进门不远,便是大明堂.在草坪的东北,有一株宋梅,四周用石栏围着.这株古梅,饱经风霜,树皮已成了铁黑色,树枝苍硬弯曲,枯枝已经不少,但枝头却稀稀落落地开着一些梅花,看来它并不服老,像要展示出自己生生不息的顽强意志.
穿过大明堂,在浮香阁前的庭院里,有几株红梅,开得特别艳丽.花瓣层层迭迭,非常饱满,看了使人精神振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从本文中摘录3个成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饱”的字义有:①充分 ②满足 ③充实,充足 ④吃足了
(1)饱经风霜( ) (2)饱满( )
3、文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梅花.其中宋梅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4、在文章结尾的横在线补上总结全文的一句话.(2分)
(可别漏掉哦!)
5、你能写一句与梅有关的诗句吗?(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30’)
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就会让自己多一份自信.在学习、生活中,你一定会因某方面的优点而让自己有了美好的体验.请选择学习或生活中的一件事情,展现自己某一个优点,就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