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物理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溴化钠的物理性质_...不用化学方程式,跪求实验的物质的物理性质呀,遇什...[化学]”,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主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的具体实验80例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8.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9.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10.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11.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2.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13.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
14.点燃纯净的氢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15.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6.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7.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8.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9.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变成黄色—棕褐色.
20.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1.盛有生石灰的试管里加少量水: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热.
22.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23.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4.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5.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黄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6.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并有白雾产生.
27.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28.氯气遇到干燥布条不褪色,遇到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退去.
29.加热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有黄绿色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30.给氯化钠(固)与硫酸(浓)的混合物加热:有雾生成且有刺激性的气味的气体产生.
31. 在溴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浅黄色沉淀生成.
32.在碘化钾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再加稀硝酸:有黄色沉淀生成.
33.I2遇淀粉,生成蓝色溶液.
34.细铜丝在硫蒸气中燃烧:细铜丝发红后生成黑色物质.
35.铁粉与硫粉混合后加热到红热:反应继续进行,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物质.
36.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火焰呈淡蓝色(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37.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在火焰上罩上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38.在集气瓶中混合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瓶内壁有黄色粉末生成.
39.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后再加热:红色退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颜色.
40.过量的铜投入盛有浓硫酸的试管,并加热,反应毕,待溶液冷却后加水: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加水后溶液呈天蓝色.
41.加热盛有浓硫酸和木炭的试管:有气体生成,且气体有刺激性的气味.
42.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43.钠投入水中:反应激烈,钠浮于水面,放出大量的热使钠溶成闪亮的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嗤嗤”声.
44.把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里,将带火星木条伸入试管口:木条复燃.
45. 加热碳酸氢钠固体,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6.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的白烟产生.
47. 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钙的混合物: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8. 加热盛有固体氯化铵的试管:在试管口有白色晶体产生.
49.无色试剂瓶内的浓硝酸受到阳光照射:瓶中空间部分显红棕色,硝酸呈黄色.
50.铜片与浓硝酸反应:反应激烈,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1.铜片与稀硝酸反应:试管下端产生无色气体,气体上升逐渐变成红棕色.
52. 在硅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53.在氢氧化铁胶体中加硫酸镁溶液:胶体变浑浊.
54.加热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变浑浊.
55.将点燃的镁条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有黑色物质附着于集气瓶内壁.
56.向硫酸铝溶液中滴加氨水:生成蓬松的白色絮状物质.
57.向硫酸亚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立即转变为灰绿色,一会儿又转变为红褐色沉淀.
58. 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59.向硫化钠水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变浑浊.S2-+Cl2=2Cl-+S↓
60.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肥皂液:泡沫逐渐减少,且有沉淀产生.
61.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62.光照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黄绿色逐渐变浅,(时间较长,容器内壁有液滴生成).
63. 加热(170℃)乙醇与浓硫酸的混合物,并使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气体产生,溴水褪色,紫色逐渐变浅最后褪色.
64.在空气中点燃乙烯:火焰明亮,有黑烟产生,放出热量.
65.在空气中点燃乙炔:火焰明亮,有浓烟产生,放出热量.
66.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带有黑烟.
67.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8.将乙炔通入溴水:溴水褪去颜色.
69.将乙炔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逐渐变浅,直至褪色.
70. 苯与溴在有铁粉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有白雾产生,生成物油状且带有褐色.
71.将少量甲苯倒入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振荡:紫色褪色.
72.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乙醇的试管中:有气体放出.
73.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试管中滴入过量的浓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
74.在盛有苯酚的试管中滴入几滴三氯化铁溶液,振荡:溶液显紫色.
75.乙醛与银氨溶液在试管中反应:洁净的试管内壁附着一层光亮如镜的物质.
76.在加热至沸的情况下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有红色沉淀生成.
77.在适宜条件下乙醇和乙酸反应:有透明的带香味的油状液体生成.
78.蛋白质遇到浓HNO3溶液:变成黄色.
79.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成蓝色.
80.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成红色.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求救高人〕〔20奖励〕:高一化学所有化学方程式、一些常用物质的俗称及物理性质.急用…谢过[化学科目]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碱金属
2Na + O2 == Na2O2(点燃) 2Na + S == Na2S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2Na2O2 + 2H2O == 4NaOH +O2↑ 4Li + O2 == 2Li2O (点燃)
Na2CO3 +2HCl == 2NaCl +H2O +CO2↑ 2K + 2H2O == 2KOH + H2↑
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加热)
2Na + CuSO4 +2H2SO4 == Cu(OH)2↓ + Na2SO4 + H2↑
2NaHCO3 + Ca(OH)2 == Na2CO3 +CaCO3↓ + 2H2O
卤素
Cu + Cl2 == CuCl2 (点燃) H2 +Cl2 == 2HCl (点燃)
Cl2 + H2O == HCl + HClO 2NaOH +Cl2== NaClO +NaCl +H2O
2HClO == H2O + Cl2O(CuCl2催化) CH4 +2O2 == CO2 +2H2O (点燃)
3HClO == 2HCl + HClO3(加热) 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2Ca(OH)2 + 2Cl2 == Ca(ClO)2 + CaCl2 + 2H2O 工业制漂粉精
Ca(ClO)2 + CO2 + H2O == CaCO3↓+ 2HClO 漂白粉消毒原理
4HCl浓 + MnO2 == MnCl2 + 2H2O + Cl2↑ 实验室制氯气
NaCl + H2SO4(浓)== NaHSO4 + HCl↑(加热) 实验室制氯化氢
2KMnO4 + 6HCl(浓)== 2KCl + 2MnCl2 + 5Cl2↑+ 8H2O
H2 + F2 == 2HF H2 + Br2 == 2HBr (500℃)
H2 + I2 == 2HI (加热且可逆) Cl-+ Ag+== AgCl↓(Br-、I-同样)
2HCl + F2 == 2HF + Cl2(颜色变深)
氧族
S + H2 == H2S (加热) Fe + S == FeS (加热)
2O3 == 3O2 3O2 == 2O3 (放电)
2H2O2 == 2H2O + O2↑(MnO2催化) H2S == H2 + S (高温)
2H2S + 3O2 == 2H2O +2SO2 2H2S + O2 == 2H2O +2S 均点燃
FeS + 2HCl == FeCl2 + H2S↑ FeS + H2SO4 == FeSO4 + H2S↑
SO2 + H2O == H2SO4 (可逆) SO3 + H2O == H2SO4
Cu + S == Cu2S(黑固) H2O2 + H2S == S↓+ H2O
NaSO3 + H2SO4 == NaSO4 + SO2↑+ H2O 实验室制二氧化硫
2H2SO4浓 + Cu == CuSO4 + 2H2O + SO2↑ 加热
2H2SO4浓 + C == CO2↑ + 2H2O + 2SO2↑ 加热
2SO2 + O2 ==2SO3 (需加热、催化剂并可逆)
H2S + H2SO4(浓)== S↓ + SO2 + 2H2O
H2S +2HNO3(浓)== 3S↓ + 2NO + 4H2O
碳族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 + O2 == SiO2↑(加热)
SiO2 + 2C == Si + 2CO↑(高温) SiO2 + CaO == CaSiO3 (高温)
C +2Cl2 == CCl4 (加热) C + Si == SiC (高温)
2H2SO4(浓)+ C == CO2↑ + 2H2O + 2SO2↑ 加热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SiO2 + 4HF == SiF4 + H2O 制磨砂玻璃
NaCO3 + SiO2 == Na2SiO3 + CO2↑
CaCO3 + SiO2 == CaSiO3 + CO2↑ 此二者需高温,为制造玻璃的步骤
金刚石、晶体硅:原子晶体 石墨:混合晶体
8一些别称:
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漂白粉Ca(ClO)2
碱石灰CaO、NaOH的混合物 石膏CaSO4"2H2O 生石膏2CaSO4"H2O
高岭石Al2(Si2O5)(OH)4 石英SiO2
S 硫磺 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
P 赤磷 白磷 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固体) 用物制烟雾弹
C 金刚石、石墨、 活性炭 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
Fe 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于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
P2O5 白色固体、易吸水 用作干燥剂
CO2 干冰 碳酸气 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 人工降雨、工业原料
SO2 ρSO2>ρ空气、有刺激气味、其水溶液为 H2SO3
SO3 ρSO3>ρ空气其水溶液为H2SO4
CH4 沼气 坑气 ρCH4ρ空易燃烧、无味有毒气体 用作还原剂、治炼金属
CaCO3 石灰石 大理石 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固体 用于制CO2及制生石灰CaO
HCI 盐酸 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具有挥发性、腐蚀性.能使指剂变色,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可用来溶解难溶的物质
H2SO4 无色、无味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的一种酸、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稀H2SO4可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还可用于干燥物质
HNO3 无色、无味的一种酸;具有挥发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NaOH 火碱 白色固体
问题2:可不可以告诉我化学方程式的物理性质[化学科目]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没有物理性质这种说法
一般化学变化会伴随物理变化
常见的现象:有颜色变化、气泡冒出、沉淀生成、烟、雾、火焰、发光发热、气味等
问题3:没学很深 易懂点[化学科目]
C2H5OH
无色液体,有酒香;蒸汽压 5.33kPa/19℃;闪点12℃;熔点-114.1℃;沸点78.3℃;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79;相对密度(空气=1)1.59;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于制酒工业、有机合成、消毒以用作溶剂
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成气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烧,常作酒精灯或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上一边汽化,一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问题4:氢溴酸和盐酸与硫酸在物理性质上有什么区别?HBr与Ca(OH)2的化学方程式是什么?[化学科目]
氢溴酸与盐酸都有挥发性,稀硫酸没有挥发性,一般很少讨论酸的物理性质.
2HBr+Ca(OH)2==CaBr2+2H2O
问题5:化学1-20号各个元素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及其对应化合物的性质及反应方程式如果能说明化合物的特点就更好了 谢谢大家[化学科目]
氢
氢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H,原子序数是1,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它的原子是所有原子中最细小的.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它是无色无味无臭,极易燃烧的双原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它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物质.氢原子存在于水,所有有机化合物和活生物中.导热能力特别强,跟氧化合成水.在0摄氏度和一个大气压下,每升氢气只有0.09克重——仅相当于同体积空气重量的14.5分之一.
在常温下,氢比较不活泼,但可用催化剂活化.在高温下氢非常活泼.除稀有气体元素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能与氢生成化合物.
密度、硬度 0.0899 kg/m3(273K)、NA
颜色和外表 无色
大气含量 10-4 %
地壳含量 0.88 %
原子量 1.00794 原子量单位
原子半径 (计算值) 25(53)pm
共价半径 37 pm
范德华半径 120 pm
价电子排布 1s1
电子在每能级的排布 1
氧化价(氧化物) 1(两性的)
晶体结构 六角形
物理属性
物质状态 气态
核内质子数:1
核外电子数:1
核电核数:1
质子质量:1.673E-27
质子相对质量:1.007
所属周期:1
所属族数:IA
摩尔质量:1
氢化物:无
氧化物:H2O
最高价氧化物:H2O
外围电子排布:1s1
核外电子排布:1
颜色和状态:无色气体
原子半径:0.79
常见化合价+1,-1
熔点 14.025 K (-259.125 °C)
沸点 20.268 K (-252.882 °C)
摩尔体积 11.42×10-6m3/mol
汽化热 0.44936 kJ/mol
熔化热 0.05868 kJ/mol
蒸气压 209 帕(23K)
声速 1270 m/s(293.15K)
电负性 2.2(鲍林标度)
比热 14304 J/(kg·K)
电导率 无数据
热导率 0.1815 W/(m·K)
电离能 1312 kJ/mol
最稳定的同位素
同位素 丰度 半衰期 衰变模式 衰变能量
MeV 衰变产物
1H 99.985 % 稳定
2H 0.015 % 稳定
3H 10-15 % /
人造 12.32年 β衰变 0.019 3He
4H 人造 9.93696×10-23秒 中子释放 2.910 3H
5H 人造 8.01930×10-23秒 中子释放 4H
6H 人造 3.26500×10-22秒 三粒中子
释放 3H
7H 人造 无数据 中子释放?6H?
核磁公振特性 1H 2H 3H
核自旋 1/2 1 1/2
灵敏度 1 0.00965 1.21
氦
氦气为无色无味,不可燃气体,空气中的含量约为百万分之5.2.化学性质完全不活泼,通常状态下不与其它元素或化合物结合.理论上可以从空气中分离抽取,但因其含量过于稀薄,工业上从含氦量约为0.5%的天然气中分离、精制得到氦气.
化学式 He
分子量 4.003
气体密度 0.1786kg/m3(0°C、1atm)
液态密度 0.1250kg/?(沸点)
比重 0.14(空气=1)
沸点 4.3K(1atm)
熔点 1.0K(26atm)
临界温度 5.3K
临界压力 0.228MPa
蒸发热 5.50cal/g、20.4kJ/kg(沸点)
液态与气态的体积比 699(0℃、1atm、以液态体积为1?)
元素名称:锂
元素原子量:6.941
元素类型:金属
原子序数:3
元素符号:Li
元素中文名称:锂
元素英文名称:Lithium
相对原子质量:6.941
核内质子数:3
核外电子数:3
核电核数:3
质子质量:5.019E-27
质子相对质量:3.021
所属周期:2
所属族数:IA
mo尔质量:7
氢化物:LiH
氧化物:Li2O
最高价氧化物:Li2O
密度:0.534
熔点:180.5
沸点:1347.0
wai围电子排布:2s1
核外电子排布:2,1
颜色和状态:银白色金属
原子半径:2.05
常见化合价+1
发现人:阿尔费德森 发现年代:1817年
从金属与酸作用所得的气体中发现氢.1817年,瑞典的阿尔费德森,最先在分析透锂长石时发现了锂.
元素描述:
银白色的金属.密度0.534克/厘米3.熔点180.54℃.沸点1317℃.是最轻的金属.可与大量无机试剂和有机试剂发生反应.与水的反应非常剧烈.在500℃左右容易与氢发生反应,是唯一能生成稳定得足以熔融而不分解的氢化物的碱金属,电离能5.392电子伏特,与氧、氮、硫等均能化合,是唯一的与氮在室温下反应,生成氮化锂(Li3N)的碱金属.由于易受氧化而变暗,故应存放于液体石蜡中.
元素来源:
在自然界中,主要以锂辉石和锂云母及磷铝石矿德形式存在.由电解熔融德氯化锂而制得.
元素用途:
将质量数为6的同位素(6Li)放于原子反应堆中,用中子照射,可以得到氚.氚能用来进行热核反应,有着重要的用途.锂主要以硬脂酸锂的形式用作润滑脂的增稠剂.这种润滑剂兼有高抗水性、耐高温和良好的低温性能.锂化物用于陶瓷制品中,以起到助溶剂的作用.在冶金工业中也用来作脱氧剂或脱氯剂,以及铅基轴承合金.锂也是铍、镁、铝轻质合金的重要成分.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