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52IJ教育培训网,今天小编为你分享的语文方面的学习知识是通过网络精心收集整理的:“让人难忘的英雄人物_有篇作文不会,请各路英雄好汉指点迷津!(250字~300字...[语文]”,注意:所整理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你有补充或疑问请在正文下方的评论处发表。下面是详细内容。
音乐,给我很大的帮助,因为会拉一点点小提琴我幸运地进入高中,听我妈妈说我还不会走路的时候,对音乐就很有感觉,一听到音乐我就会随着节奏手舞足蹈.
小时候家里有一台小录音机,有很多磁带,有90年代当红歌星的歌,刘欢的好汉歌、九月九、李春波的小芳等等,当时我话还讲不周全,就会唱很多的歌,虽然歌词唱不清楚,但是音调还是像模像样,所以我妈妈只要在录音机里放一盒磁带,我就会安安静静、聚精汇神地听,然后跟着唱,当时最喜欢唱的就是“走四方”这首歌,因为我对走是理解了,所以我只要一走路,就唱这首歌,走到哪,唱到哪,音乐给了我快乐,就这样我和音乐结下了缘分.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带我进入了小提琴的世界,优美的琴声像磁铁一样吸引了我,我渴望自己也能制造出这美妙的声音,所以在我5岁的时候,开始学习小提琴了,真没想到学琴的过程竟是如此的痛苦不堪,不管是寒冬还是酷暑,每天的练琴是万万不能断的,记得刚开始有一个班的学员,估计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了,初二的时候我通过了10级考试,进入上音附中以前,我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想到第一节专业课就给了我当头一棒,专业老师说我的音是不准的,我茫然、我不知所措……
经过了两年多的刻苦训练,在专业老师悉心的指导下,我的进步是明显的,但差距还是很大,虽然谈不上出色,但现在的我至少能拉的像个样子了,也逐步从业余向专业转化.其实练琴的过程就是磨练人的过程,音乐使我坚强、快乐、成长,学音乐不仅是为了有一技之长,还可以培养气质,丰富人生,心灵,生活也会更加多彩.我懂了孕育出优美的音乐必须付出漫长艰辛的过程.要成功就要付出坚持不懈的努力.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够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法自拔的苦难.”
我现在听音乐能分辨业余和专业的区别,不能只求感官刺激,而是要达到心灵共鸣,比如贝多芬的交响曲《命运》,它引起了全人类的共鸣,震撼了全人类的心灵,而那些无病呻吟的所谓的音乐,随着人们音乐素养的提高,最终走向听觉厌烦.我现在越来越喜欢小提琴了,我练过巴赫、莫扎特,顿特等许多伟大的音乐家的作曲,除了练琴我还掌握了许多音乐理论,分辨音律,在繁忙的读书中,当我感觉到疲倦的时候,我就会练小提琴,琴声减轻了我的压力,愉悦了我的心情,我的成绩也提高了.
也许我不能成为演奏家,但我的生活肯定离不开音乐,我可以自娱自乐,我可以用我的琴声诉说我的心声,倾吐我的情感,陶冶情操,缓解工作压力,音乐将会使我获得真、善、美等情感体验,使认知和情绪得到升华和满足,使我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坚定.
其他回答
生活中的所以事物都会影响我们的,我个人认为这种题目可以有很多题目代替。这个题目如果是《成长过程中》那就用这个题目把。如果题目自拟可以写《刻骨铭心的爱》,内容就写家人之间的爱,朋友之间的爱,陌生人之间的爱。。。。
在这篇文章中,你分为三部分。三小点,举你印象最深的,最能使你感动的。。。。文笔不用太花哨,,,因为生活中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平凡才是真!!!!能举具体事例吗,拜托了!!!!!...
其他类似问题
问题1:抗日英雄的作文 300字
抗日英雄
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英雄.抗日时期,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有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现代,有中国首次飞上蓝天的杨利伟;有在跑道上为祖国首次夺得110冠军的刘翔……在我心目中的英雄是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
董存瑞 ,1929年生,河北省怀来县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当过儿童团长,13岁时,曾机智地掩护区委书记躲过侵华日军的追捕,被誉为“抗日小英雄”.1945年7月参加八路军.后任某部六班班长.194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军事技术过硬,作战机智勇敢,在一次战斗中只身俘敌10余人.先后立大功3次、小功4次,获3枚“勇敢奖章”、1枚“毛泽东奖章”.他所领导的班获“董存瑞练兵模范班”称号.
1948年5月25日,我军攻打隆化城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连队担负攻击国民党守军防御重点隆化中学的任务.他任爆破组组长,带领战友接连炸毁4座炮楼、5座碉堡,胜利完成了规定的任务.连队随即发起冲锋,突然遭敌一隐蔽的桥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锁.部队受阻于开阔地带,二班、四班接连两次对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他挟起炸药包,弯着腰冲了出去.在郅顺义火力掩护下,他一会儿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借着郅顺义扔出的手榴弹的烟雾,站起来一阵猛跑.在枪林弹雨中,董存瑞突然扑倒了,他的腿受了伤,鲜血直流.他忍着巨痛,又爬了起来,迅速冲到桥下.然而,桥下竟没有放炸药的地方,董存瑞急得直攥拳头.这时,身后突然响起了嘹亮的冲锋号声,部队像潮水般地向隆化中学涌来.但是暗堡还没有炸掉,董存瑞为了消灭敌人,他用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底,从容镇定地用右手拉开导火索.董存瑞着高呼:“为了新中国,冲啊!” 桥型暗堡被炸得粉碎.大批部队冲进隆化中学全歼了守敌,解放了隆化.
朱德总司令也曾经用“舍身为国,永垂不朽!”这句话以纪念董存瑞.
董存瑞,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为了战斗的胜利牺牲,你那形象和不屈的斗争精神,鼓舞了我,你真是我心目中的民族英雄啊
问题2:《我心中三国英雄》的作文 300字左右最好是诸葛亮[语文科目]
三国英雄有很多,如:刘备、张飞、关羽……我最喜欢的是“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诸葛亮长得像神仙一样,气度非凡,手上摇着鹅毛扇,身上披着长灰袍,一身散发着儒雅睿智气息.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一位天才,可英雄都是武功高强的,诸葛亮会文不会武,怎能堪称为英雄?那你就错了.诸葛亮足智多谋,帮助刘备兴复汉室汉山,这样一位奇才,难道不算英雄吗?
我敬佩的也正是诸葛亮的智慧.文中,他和刘备在茅屋里交谈时,刘备惊奇的发现:诸葛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仿佛天地间,他无所不知,便被佩服得五体投地.当我看到这时,也不由自主地感叹道:“诸葛亮真是百年不遇的奇才,平时,我自已有一点好成绩,就开始沾沾自喜,自以为是,和诸葛亮比起,真是惭愧、惭愧!”看,我是不是也有了那么一点古代书生的风味!
诸葛亮最喜欢用火,也喜欢用激将法.我记得诸葛亮激周瑜时,有过这样一个可笑的事情.周瑜劝孙权投降曹操,诸葛亮说:“曹操当年曾经说过,他有两大愿望,第一愿望就是统一天下;第二愿望是晚年要和江东美女大乔、小乔一起享受人生之乐.”周瑜一听,大怒:“大乔乃孙策将军的夫人,小乔则是我的妻子,曹操不是欺人太甚吗?”诸葛亮装出惊慌的样子:“对不起,我不知小乔乃周将军夫人,真是罪该万死!”“我要杀了曹操这个老奸贼!诸葛先生!”“我很愿意为周将军出力!”哈哈,是不是很有意思?尽管这只是一个骗局.我想:曹操的第二愿望应该与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有一定的关系.
诸葛亮,诸葛孔明先生,虽然你不会武,但你的聪慧与才智深深吸引隐,我十分敬佩你,你是我心目中的三国英雄!
问题3:心目中的英雄 300字到600字 作文[语文科目]
1.我心中的英雄
英雄是什么?英雄是不怕困难,英勇过人,值得敬佩,而又仰慕的人.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英雄,他能给自己树立榜样,能让自己产生前进的动力,我心中也有英雄,随着成长,我对英雄也有了不同的认识.
我刚刚咿呀学语的时候,在我的心中就一有英雄.因为这英雄个可以杀鸡、杀鱼、可以做出好吃的饭,洗出干净的衣服,还可以用自己的力气把一大块木头劈成两半,当我晚上恶梦醒来时,只要看见她在我身旁时,恐惧的心理就会消失.她就是我妈妈.在我幼小的心里妈妈是一个英雄.
当我上小学的时候,在我童年的心中又多了一个英雄,因为,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他教我文化知识,教我自然科学,教我怎样做人,告诉我做人的道理.我就像一张透明的白纸,是他在这张白纸上给我描出多彩斑斓的图案.他就是我的老师.
当我走进初中学习生活时,我对英雄又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那些学习中的佼佼者成为我心中的英雄,这些佼佼者他们各个品学兼优,特别是那些家庭不富裕,学习环境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学习条件艰苦,父母不在身边,吃住都要靠自己照顾自己.而且他们学习非常努力,能吃苦,勤奋好学,学习中有股韧劲,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他们不但学习好,而且,他们关心同学,关心班级,肯为同学做好事.在他们身闪耀着新一代青少年的风采.他们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我不断的成熟,也许我心中的英雄也在不断的改变面貌.其实,英雄就是一面大起
问题4:题目是我对英雄的理解 300字的作文希望能写得详细一点,:-D[语文科目]
“英雄崇拜情结”及其悲剧
谁是英雄?不同的时代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如果我们抖去历史的尘封,翻开一部厚重的中华民族史,认真地作一次追本溯源的巡礼,这对于理解我们的主题将是很有益处的.
通常讲中华民族史,大都习惯于从人文初祖炎、黄以降的“五帝时代”开始,那也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发议论吧.
“五帝时代”被称之为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时代”,因为在这时,我们的祖先为了本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和周边其他民族的斗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巨人般的英雄.今天的人们肯定要问,这一时代的英雄都是些什么样的英雄?那时侯的人们对他们面前的英雄怀着什么样的感情?这显然是些并非尽人皆知却又十分有趣的问题.对此,我们还是让古人来回答这个问题更好,古人说:
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非是族也,不在祀典.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故祀以为社.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鲧鄣洪水而殛死,禹能以德修鲧之功,……
这段珍贵的史料为我们保留了什么有关的信息呢?至少有如下几点:
一、 我们民族的“英雄崇拜情结”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原始氏族社会末期.
二、 这时的英雄,都是与本氏族成员同血缘的人物,“非是族也,不在祀典”,即外族的英雄一律被排除其外.
三、 这时的英雄,都是些对本氏族有突出贡献的人,他们不是发明家,就是劳动能手,不是战斗英雄,就是治水专家,等等.
总之,“英雄时代”的英雄与后世那些令人望而生畏,莫敢仰视的英雄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就在于,这些处在“天下为公”这种特殊社会环境中的英雄人物,按照氏族社会的惯例,无一例外都必须来自民众,必须经过氏族成员的考验和民主推举,必须尊重民众的选择,成为英雄之后,还必须回到民众中去,事事走在民众的前面,并且不断地作出更为突出的业绩,否则就会在民众的“选贤举能”中被无情地淘汰,也就是说,英雄的命运掌握在民众的手中.
“五帝时代”最后一位氏族领袖,治水的英雄大禹就是这样一个最突出的人物0.当华夏民族面临黄河这条桀骜不驯的巨龙疯狂肆虐而命运岌岌可危时,大禹——这位由民众推举出来的氏族领袖,毅然率领全体氏族成员,劈波斩浪,因势利导,与滔滔的洪水了一场旷日持久、坚苦卓绝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大禹这位民众的领袖时时站在民众之中,走在治水队伍的最前列,“身执耒锸以为民先,股无跋,颈不生毛,虽臣虏之劳,不苦于此矣.”?为了社会的公益和民众的福祉,他确实称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不过,悲剧的帷幕从此也就徐徐拉开了.
治水的成功,使大禹成了一个声名远播的大英雄.民众向他欢呼,四夷向他膜拜,以此来表达对他的爱戴和景仰之情,这似乎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有谁知道,就在人们陶醉于对英雄的欢呼和膜拜的狂热气氛之际,英雄的形象便被有意无意地放大了,夸张了,严重的扭曲了.在人们的心目中,这场威胁我们民族生存的大洪水似乎仅仅是靠大禹个人超人的智慧和力量才被击退的,那些跟在他后面的成千上万的治水民众似乎可以缩小为可有可无的陪衬.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就会很自然地问,同样是治水,鲧带领着成千上万的民众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呢?可见民众确是可有可无的陪衬,而真正的英雄才是一个民族亟需的救世主!于是英雄的神话产生了:“禹治水,有应龙以尾画地,即水泉流通,禹因而治之”?,在神话中,治水的成功被说成是大禹具有指挥应龙的超自然的神力;与此同时,治水的广大民众却被治水的神话一笔抹杀,淹没在历史的黑暗中.借助于神话,从此大禹便从民众之中脱离出来,逐渐成为一个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万民仰视的民族之神!
我们要问,是谁制造了英雄的神话?最初,肯定地说是民众.他们为什么要制造英雄的神话呢?因为他们需要英雄的神话.当氏族社会的民众还不可能认识到英雄那超人的意志和力量本该是自己的属性时,他们就必然渴望一个能够体现自己意志和力量的英雄横空出世,跪拜在他的面前,以便换取他们所最需要的安全感,这是“英雄崇拜情结”产生的最主要的社会根源.
那么,此时的英雄又是怎样对待民众崇拜的呢?
据先秦古书《吕氏春秋·当务篇》记载说:“禹有淫湎之意.”结合其它的史料,我们觉得《吕氏春秋》的话是可信的.治水的成功,民众的崇拜,权力的集中,地位的上升,很容易使大禹飘飘然,忘乎所以,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最终导致与民众的彻底分离,成为居于民众之上的至高主宰.这点,首先表现在他对手中权力的运用上,治水成功后的大禹在处理事情上就不那么民主了,据另一本先秦古书《国语·鲁语上》记载:“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在当时,这实在是空前反常的惊人之举!要知道在氏族社会中,按其习惯法,对违反氏族社会行为规范的最严厉的惩罚也不过是流放而已,但现在大禹竟然利用手中的权力,未经氏族全体成员的同意,轻易地杀掉了一个部落的酋长.可见,英雄崇拜的结果,从一开始就伴随着权力的滥用,防风氏仅是“英雄崇拜情结”的第一个牺牲品罢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要知道,权力的滥用必然导致权力的独占倾向,因为越是尝到滥用权力甜头的人物就越急切地希望独占权力.在氏族社会末期,氏族显贵出现了,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把民众赋予他们的权力永远据为己有,大禹又何尝不是这样!否则又怎能有历史上“夏传子,家天下”的沧桑巨变呢?总之,大禹死后,社会的最高权力落到了大禹的儿子启的手中.他靠什么作到这一点的呢?当然不是靠氏族传统的“选贤举能”的的“禅让制”.而是靠着家族显赫的地位和赤裸裸的暴力抢夺!
问题是广大民众居然容了这种严重“违法”的行为!所以如此,那是因为中华民族当时正处于由“天下为公”的“野蛮时代”向“天下为私”的“文明时代”作结构性整体转型的关键时刻,新与旧,公与私,野蛮与文明,民主与专制的激烈冲突此起彼伏,并错综复杂的纠结在一起,而这种前所未有的冲突又必然在广大民众内心深处造成难以抑制的焦虑、忧患和骚动不安,于是,“英雄崇拜情结”就开始作怪了,此时,无所适从的民众再次渴望一个大禹式的英雄能够耸立在他们的前面,把他们尽快带出眼前黑暗的混沌中.他们一相情愿地以为,既然大禹曾经拯救过他们,那么,大禹的儿子肯定也会具有如此神通广大的法力,就这样,在历史的最关键时刻,广大民众站到了大禹的儿子启这边来.
然而,广大民众这次却为自己这一虚幻的“英雄崇拜情结”付出了万劫不复的惨痛代价!人类的走过的路无情地告诉我们:每当民众将自己的命运寄托给某个救世主式的英雄时,他们得到的并非是他们所渴望的拯救和解放,而是奴役和枷锁!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不是这么走过来的吗?
阶级社会的第一个英雄——启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铁的事实证明,他不过是个“淫溢康乐”?,动辄就向民众吼叫道“予则孥戮汝”?的无耻君王.顺天应人搞“革命”的汤、武又如何?他们也无非把奴隶主的千年大厦砌得更牢固.事情怎么会闹到这样的地步?原因当然很多,其中主要的则应该是,阶级社会的英雄与氏族社会的英雄已经完全不同了.他们不是发明家,不是劳动能手,不是战斗英雄,更不是治水专家,等等,而是些私欲膨胀,野心勃勃的政治、军事强人,自从这些人物登上历史舞台之后,社会生活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始的公有变而为私有;民主变而为专制,社会公仆变而为专制帝王,社会主人变而为被奴役的奴隶.一句话,一切皆变,遗憾的是只有民众的“英雄崇拜情结”非但没变,反而越发的浓烈!
原因何在?这里不知是否有人注意到,当这些阶级社会的英雄登上中国的历史大舞台之后,我们民族就不由自主地开始在“兴”、“亡”这两极之间进行周期性的恶性震荡了,于是乎,无权的广大民众便一次次在劫难逃地陷入到“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灾难深渊中去!试想那些手无寸权的纭纭众生,当此漫漫长夜,能不翘首以盼救世的英雄降临人间吗?中国有句尽人皆知的老话,叫作“乱世出英雄”,这句话再直白不过地折射出中国人灵魂深处的“英雄崇拜情节”了.所以,每逢神州大地沧海横流之际,倍受血与火煎熬的人们都会心急如焚地互相追问:救世的英雄何时横空出世?
春秋战国时代,我们民族第一次陆沉于五百余年的大动乱之中,面对着“暴师经岁,流血满野,父子不相亲,兄弟不相安,夫妻离散,莫保其命”?的空前大劫难,此时此刻,包括我们民族的精英如老子、孔子以及其他先秦诸子在内的所有人,不都在不约而同地呼唤着救世英雄的出世吗?
老子故作深邃地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孔子喟然长叹地说::“甚也吾衰矣,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孟子坚定不移地说:“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荀子则焦急期待地说:只有一个“庶人隐窜,莫敢仰望,居如大神,动如天帝”的“绝对圣王”才能收拾眼前这个支离破碎的旧乾坤.
而他的高足弟子韩非更十分肯定地说:这个“绝对圣王”不是什么别人,而是一个深知“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的独裁君王.
在这里,只有庄子发出“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呐喊.
可是在一片甚嚣尘上的英雄崇拜声浪中,他的呐喊又有谁愿意倾听呢?中国的社会精英们尚且如此,又何况广大无知无识的民众了.
为了让这个“绝对圣王”降临人间,战国时代的民众忍受着战争的蹂躏、死亡的威胁、饥饿的折磨、赋役的重压,一代代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这个即将降临的“绝对圣王”铺垫一条铁血之路.
人们呼唤的英雄终于降临人间了,他不是别人,此人就是横扫六合,一清海内的铁腕君王秦始皇.他给望眼欲穿的民众究竟带来了什么?据他说,他给民众带来了和平与福祉,带来了“黎庶无徭,天下咸抚,男乐其畴,女修其业”?的理想生活.可转眼之间,这位以功超“五帝”自诩的大英雄却原形毕露,他“虏使其民”,去修陵墓,开驰道,造宫殿,筑长城,征匈奴,打南越,巡游天下,求仙长生……,然而他就是忘记了民众该怎么活着!原因十分简单,他认为“贤人之有天下也,专用天下适己而已,此所以贵于有天下也.”?原来如此!为此,他可以把秦帝国变成人间地狱,可以把民众推到绝境,可以把民众逼得揭竿而起,可以把社会抛到新一轮的大劫难中.
对于民众来说,夏启、秦始皇之流的英雄太让他们失望了.但这并没有泯灭他们寻找真正英雄的强烈愿望,他们总以为只要找到一个真正的英雄,他们就会获得彻底解放.于是他们去找刘邦,去找刘秀,去找唐宗宋祖……;本族的英雄让人失望,他们也顾不得“非是族也,不在祀典”的祖训”了,就跑去找成吉思汗、努尔哈赤这类外族的英雄.
但这些英雄何曾把民众放在眼里,因为是你们求我啊!英雄的江山哪里来的?他们心里明知是用千百万民众的尸骨换来的.但为了把江山变为私产,为了不去回报民众惨痛的牺牲,为了给自己头顶带上神圣的光环,为了让民众更加驯顺的匍匐在地,任其驱使,于是这些英雄编制了一个又一个的政治神话,(请注意,氏族社会的英雄神话出自民众,而阶级社会的政治神话却是英雄们自己伪造的.)这些政治神话无论多么光怪陆离,却都离不开一个主题:他们是“受命于天”的龙种,他们是救世主,他们是历史大舞台的主角,而民众永远是舞台下的看客!
中国的悲剧就在这里.由于民众被专制政治无情地剥夺了在政治舞台上表演的权力,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表演的能力,熄灭了表演的欲望.别无它策,他们只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交给几个在政治大舞台上来去匆匆的大小角色去摆布.这点也就注定了中国的看客们对上演的节目的特殊选择:他们不喜欢看生活戏,因为生活够平凡、够悲苦的了;他们也不喜欢看域外戏,因为他们总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自己过得虽然不好,但比别人可强多了.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英雄戏”,看起来最过瘾,最来情绪!一旦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没有了值得叫人喝彩、叫人激动、叫人为他而豁出命来的“大英雄”角色,中国的看客们就会感到百无聊赖,感到世界失去了希望和重心,这时,他们无不认为必须再捧红一个“英雄”,让他雄赳赳,气昂昂地杀上这个大舞台,占据舞台的中央,自己却宁愿跟着跑龙套,把抛头颅,撒鲜血夺来的江山拱手献给几个与自己出身同样微贱的政治、军事强人,为的是让自己喜闻乐见的“英雄戏”继续演下去.一个西方人说“没有英雄的国家固然不幸,然而需要英雄的国家更不幸.”?遗憾的是中国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他们始终需要英雄,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英雄”,特别在陷入绝境时更是? 绱恕?nbsp;
难道我们民族中就没有头脑清醒者吗?有.除了战国时代的思想大师庄子之外,反暴政的农民领袖陈胜不是曾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最强音吗?西晋时代的思想家、诗人阮籍不是也曾指着司马氏这群窃国大盗,愤然地骂道:“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吗?到了蒙古人统治的元朝,知识分子在这些“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异族统治者的铁蹄下,陡然由昔日的社会精英堕入到连妓女都不如的“臭老九”的恶境.不过,这种恶境反倒锻炼了他们所缺乏的反思能力,促使他们冲破了“英雄崇拜情结”的羁绊,看透了英雄的本相.元人张鸣善在他的《[双调]水仙子·讥时》小令中,用一种揶揄的语调对历史上的英雄嘲讽到:
“铺眉苫眼早三公,裸袖揎拳享万钟,胡言乱语成时用,大纲来都是哄.说英雄谁是英雄?五眼鸡岐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角猫渭水飞熊.”
可惜的是,以上的真知卓见尚属偶然的思想闪光.能够真正从理论上破除“英雄崇拜情结”的人物,当属明末清初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他写了一本《明夷待访录》的奇书,此书被专制统治者视为势在必禁的异端邪说,所以如此,就是由于黄宗羲身当神州陆沉、蛮夷滑夏的亡国巨变,痛定思痛,使其思想境界终于超越了传统的忠君爱国的狭小天下,将其目光准确地投向数千年来不断产生“乱世 雄”的君主极权政治制度上来.在深沉的反思中,他勇敢地喊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那么这些以“内圣外王”自许的专制君主之“大害”何在?黄宗羲进而鞭辟入里地指出,这些家伙:
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可悲的是,历史上少数志士仁人振聋发聩的大声疾呼并未唤醒我们民族那麻木的整体意识,因此他们的思想闪光也难以点燃我们民族的启蒙之火,更谈不上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涤荡旧思想的启蒙运动了.因为我们民族类似于“英雄崇拜情结”的文化积淀实在太深厚了,何况还有一层难以击碎的封建专制主义外壳牢牢地禁锢着它,所以,只好等待强大的世界大潮去冲决它.
今天我们终于明白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人类的解放只能靠民众自己的力量.过去有人说“整个世界历史的灵魂就是这些伟人的历史”?(《英雄和英雄崇拜》),而我们则要大声说:不,“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跪着”.
引文
问题5:我最敬佩的爱国英雄 作文300字[语文科目]
我知道的英雄有许多,但是我最敬佩的是岳飞.
他小时家里贫穷,没钱读书.终于有一天,遇到了周侗.周侗看他有前途,能干大事业,于是收他为义子,把所有武功和谋略全告诉了他.后来周侗死后,岳飞日日夜夜练习武功,研究兵法.我敬佩他的意志,人穷志不穷,从小立下志向,为国出力.
有一日,金兵攻打南宋,一路势如破竹,南宋皇帝就派岳飞去反攻,岳飞以少胜多,屡屡得胜.但是有一天,金兵攻进皇宫,把皇帝围在牛头山上.后来岳飞前去救皇帝,金兵又来攻打南宋,叫南宋奸臣假传圣旨把岳飞捉来杀死,但是岳飞的二公子岳雷又带岳家军反攻,终于打败了金兵.
我非常敬佩岳飞,他帮助南宋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却被秦桧害死.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精忠报国、为国捐躯义不容辞的精神.虽然被奸臣陷害,但是他还是以家国为重,忠心耿耿.他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民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在抗击金兵的过程中,不仅英勇善战,有勇有谋,更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爱国将领.我想如果是别人早就叛变了,而他虽然冤枉,但他对国家忠心不二,确实值得我敬佩.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