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怀着不同的理想不同的信念来到大学,在一个全新的环境认识自己,结识朋友,规划生活。个人理想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而个人之信念决定了发展路径之坚持或修正。全新的环境是发展路径的制约条件,对这种制约条件的积极了解和利用赋予个人理想和发展路径新的元素,这些新的元素迫切我们加深对自己的了解,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参加了一些有意向的活动,选着了具体的生活方式。
也许,上面的有些老生常谈,但作为经历过这段生活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感悟。
专辑一
理想高低不是问题,问题是信念的高低
我在大学生活中见识到了很多志向高远的人(本人也算一个吧)。但经历过大学生活,回首往昔时,就会发现,当初之志高者大多未必有什么特殊成就,唯一的“成就”是给别人留下了一段传说,或是给自己留下了一堆“不良资产”。究竟哪里出了问题,为什么那些看似胸无大志但很务实的人往往更受益于大学体制,更易取得成功?
理想高低不是问题,问题是信念的高低。实现自身价值,受到他人认可,是人之常情,因此,树立高理想自然是对这种常情有强烈偏好的人之首选。但我们往往对理想看的太重,把个人信念忽略了,甚至“妖化了”。对信念忽略的后果是理想持之不久,甘愿选择平常普通的生活。对信念的妖化,后果就往往比较严重了。由于理想是对未来的一种主观愿景,在受到新环境强制加入新元素的影响后,理想所决定的最初道路就得赋予新的内容。如果在具体道路上受到环境综合因素的强烈制约,主观发展将屡遭挫折,这时,如果“意气用事”、“愤世嫉俗”、“盲目坚持”、“死不悔改”,那么,信念就被一步步妖化了,人的发展就会越来越脱离于现实,最后只能在自己的意思领域认同自己并麻痹自己。
为什么说理想高低不是问题,问题是信念的高低。因为,一个人若有高尚的信念,乐观的人生态度,敢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的气度,那么,高的理想,将最终实现。起初低的理想,在自身发展中会向高的理想过度。殊途同归!
那些已经给别人留下了传说,给自己留下了大量“不良资产”的“昔日英雄”,就永无出头之日,或自暴自弃吗?
答案是乐观的。毕竟这些人曾经耗费了常人没耗费过的精力,做过常人没做过的事,积累了坚强的意志和许多尚未成型的思想,这为未来之发展做了很多沉淀。关键是信念,如果那种妖化的信念能逐步转变过来,遇到挫折时能“理性分析”、“善交谦问”、“与时俱进”、“三省吾身”,前途必将无量,毕竟我们还年轻,还有广阔的道路给我们走。
-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
